一颗好杏仁 level
获赞
314
粉丝
75
关注
38
看过 TA
1419
武汉理工大学
2025
产品经理
IP属地:湖北
211小硕,秋招产品上岸党(2ssp、1sp)
私信
关注
2024-12-13 23:41
已编辑
武汉理工大学 产品经理
好久之前复盘了我的秋招历程,当时发奋图强、励志坚持创作,为每一个粉丝大大奉上优质内容……奈何本人执行力有待加强,距离上次创作已经过去了好久,还没开始发布新的内容,惭愧惭愧。终于,今天,我又打了鸡血,写一写上次大家格外关注的问题:“大家都在关注的产品sense,到底要怎么理解?”这个问题,我将从几个部分,谈谈我的理解…1⃣这段时间我在做啥?声明下哈,这段不是我在水字数,我觉得为了文章的可信度,还是要说一说的这段时间在搞大论文、小论文(希望快点拥有一作ssci一区);之前的offer陆陆续续开奖,开出来了两个产品ssp、一个sp,还有若干个国企/制造业;这段时间也有在好好思考产品sense是啥2⃣产品sense,我是咋理解的?2.1 “古典产品经理”是什么?这两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词“古典产品经理”,给了我醍醐灌顶的感觉。什么是“古典产品经理”呢?核心在于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通过深入用户场景、讲好用户故事,做出来让用户满意的产品。所以,显而易见的,“古典产品经理”是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归属点和价值所在。说实话,这一价值观基本与2020年、甚至更早时候的产品sense一致,即 用户思维。那个时候,如何创作出一个让用户满意的互联网产品,是很多公司、pm的追求。2.2 产品sense的新变化?既然“古典产品经理”已经是五年前流行的概念了。到今天,产品sense是否发生了变化呢?从最近的实习、今年秋招的经历和观察来看,产品sense应该是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了。其实,从最近的实习、秋招面试经历来看,“用户思维”已经不再是产品sense的核心,至少权重已经没有当初那么高了。从面试来看,除了拼多多还在格外关注用户思维外,其他的主流大厂已经越来越不关注这一方面了,相反,“问题思维”已经成为新的关注点。换言之,在当下的环境中,产品sense更应该被理解为“问题思维”,而非“用户思维”。哎呀,我要检票了,[好无辜剩下的内容下期再谈——“问题思维”应该咋理解,我保证,本周一定创作出来下一篇[打气] #牛客激励计划# #秋招# #产品#
齐伟:现在大部分的pm:这家这个功能好,我借鉴借鉴,尤其是C端产品,产品形态都快接近统一了
投递拼多多集团-PDD等公司10个岗位 牛客激励计划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到昨天,我的秋招正式结束啦【文章最后有惊喜!!!!!!!!!!】从暑期实习转正失败,到最后收获7⃣个offer、目前3⃣家流程中,甚至可能开出sp offer。。。我计划这段时间出一个系列,好好总结、复盘一下经验……帮师弟师妹们避坑、成长师弟师妹们可以关注关注,后面有内容更新及时收到通知1⃣ 个人bg双非本,211硕,经管类五段大厂实习,两段运营、三段产品2⃣ 秋招offer情况7个已offer:a)快手,平台产品(策略向)b)携程,产品管培(有加面)c)美团,闪购营销产品(已拒)d)童心制物,管培e)歌尔股份,人才发展f)某大型央企,党政办助理(已拒)g)某家电厂,软件产品(已拒)3⃣ 面试评价基本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几乎是投一个挂一个、面完秒挂,被评价为没有产品sense,太过于执行。。。后面好好复盘了一下,改了简历和项目复盘,之后面评变得特别好。面试的时候被评价为“经验和成熟度明显超出同龄人”“是几十个候选人里面非常适合做产品的”“思考深度让人吃惊”……也获得了携程COO加面、快手三面直接给了口头offeranyway,个人情况介绍完啦。4⃣ 最重要的!!!总的来说,今年秋招积累到了相当相当相当多的经验之后打算出一期内容系列,记录面经、产品岗求职经验、深度思考、重点问题解读等目前初步确定了以下选题。如果有其他没有包括进去的选题,小伙伴们评论区告诉我哈!!!选题:1、产品岗实习规划2、产品sense是什么?(预计两到三期)3、如何培养产品sense4、面经系列5、导师不让实习,如何备战产品岗?6、内容推送全链路解读7、触达系统解读(业务+技术)8、如何打造一份好的产品简历? #想实习转正,又想准备秋招,我该怎么办# #非技术求职现状# #产品人求职现状#
在投简历的鳄鱼很想潜水:想知道,关于前面面评:过于执行,到后面面评:有思考有逻辑。思考路径主要发了什么变化,求佬分享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03-19 18:25
已编辑
武汉理工大学 产品经理
#双非应该如何逆袭?# 最近两三个月没怎么闲着,除了把大论文搞完之外,还在弄小论文返修(话说那个审稿人真让人服了,不看文章就瞎提建议),也搞了一些副业,包括论文辅导、数据分析、简历辅导、面试辅导啥的【重要公式在文末,but,看完全篇,才能更好理解文末公式】搞这些副业除了赚到了一些钱之外,最主要的是也发现——问题能力的确是一个,极其极其重要,但也极为稀缺的能力我记得好像是哪个名人名言说的,“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是强调了问题能力的重要性。人的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去做的事情却是无限的。要决定去做哪些事?要怎样去分配自己宝贵的资源?这便涉及到了问题能力。我觉得,问题能力应该被定义为——对现状能够明确梳理,确定关键目标,并将关键目标拆分、定义成关键todo的能力。所以,问题能力实质上包括了两部分——确定目标的能力、制定方案的能力。其实,很多情况下,大家都会说自己的问题能力很强,包括我自己之前也是。但这段时间好好想一想,其实很多人对问题能力的理解有误,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会错误地以为自己拥有比较好的问题能力。实质上,问题能力,并不等同于提出一个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个系统性的、复杂的事物,问题能力体现为:1、化繁为简的能力。这里可以结合系统论的观点去理解。任何一个复杂的事物,必然都是由很多简单的系统构成的。将复杂系统拆分、明确为几个互相关联的小系统,有助于对系统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商业系统本质上由供给、需求、供需撮合三个子系统构成,基于此,达成商业成功则可以进一步考虑如何干预不同的子系统。2、抓住重点的能力。提出来一万个问题,不代表问题能力就很强。相反,很可能问题能力是很差的。这里可以结合矛盾论的观点来理解,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继续以商业成功举例。已经将商业系统拆分为三个子系统了,那为了取得商业成功,要怎么做呢?这时候,就需要抓住主要矛盾了。在此时此刻此景,可能扩大需求量是商业成功的必需和关键。此时,如果能够明确将问题仅定义为——如何扩大需求量?,那就可以认为问题能力很强。反而,如果提出来了一千、一万条问题,即使偶尔有问题命中扩大需求量这个问题,也不能认为问题能力很强。3、系统和逻辑思考的能力。既然提出来了关键问题,那就可以开始行动了吗?肯定不可以。提出来关键问题,不代表这个问题就是可操作的。例如,如何扩大需求量?这个问题,就很抽象,因为这个问题完全没办法去指导设计解决方案。所以,明确了关键问题之后,就需要去对问题进一步拆分、定义,以让它更好被操作。如何定义问题呢?我觉得包括两步骤——定义相关概念、拆解形成方案。首先,针对如何扩大需求量,“需求量”的定义是什么?“需求”的定义是什么?,不同情境下,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千差万别。在电商情境中,“需求量”可能等同于GMV;在内容情境下,“需求量”可能等同于停留时长……。这里,对关键概念明确定义,并不是老学究。而是,定义关键概念,才能明确目标、也方便问题复盘。其次,便是拆解形成方案。以提升GMV为例,GMV=曝光量×下单率×客单价,那么,为了提升GMV,就要考虑怎么从这三个部分下手了。进一步地,根据“抓住重点的能力”,这三个部分也有轻重缓急。4、评估的能力。解决方案落地了,那怎么去评估解决方案的效果呢?问题有没有被解决呢?这里就涉及到,如何评估问题了。这里其实更多是和上述能力的综合,不再展开。综上,虽然很多情况下我们都认为自己有“问题能力”,但实际上似乎并不是真的有。问题能力,集中体现为,将复杂系统化繁为简,并从中抓住重点、提出关键问题,并将关键问题拆分定义为可操作的子问题,进而设计方案的整体的、综合的能力。最后,回到帖子引用的第一个话题。双非如何逆袭。逆袭,是指把一手烂牌打好。怎样把烂牌打好?就需要集中资源,做关键、重要的事情。所以:逆袭=问题能力×执行能力问题能力帮助确定去做什么,执行能力决定了做到什么程度。二者结合,就是逆袭 #牛客激励计划# #牛客AI配图神器#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2024-12-16 12:00
已编辑
武汉理工大学 产品经理
1⃣ 前情回顾之前的帖子对产品思维进行了分析,提出 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产品岗已经走出了原来的“古典产品经理”阶段,产品思维本质上也从用户思维变成了问题思维。这一篇帖子,将分享我对问题思维 背景、概念、职业规划 的理解。如果有小伙伴还没有看过之前的帖子,文末可快速导航~~2⃣ “用户思维”向“问题思维”的转变互联网的大趋势是从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增量市场的逻辑是攻城掠地,通过做出新的产品,覆盖用户新的使用场景。这个阶段,如果一个产品真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便能够实现快速扩张。所以,产品经理能否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是否能提出创新的方案来满足用户需求,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但之后随着互联网进入存量市场,用户的使用场景已经被大量的app占领尽,产品经理再想做出一个划时代的产品没有那么容易。此外,公司的盈利压力比较大也逐渐变大,对于app的盈利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个阶段,产品经理不得不去全身心地思考如何达成业务目标,而不是用户体验。“问题思维”变得越来越重要。3⃣问题思维概念的界定一言以蔽之,问题思维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其实有一套可以参考的sop经管专业的同学可能会比较熟悉,《管理学基础》那本大厚书第二章就介绍了解决问题的流程,分别是:定义问题、明确目标、制定规划、推进执行、项目复盘,若未达成目标则重新定义问题类似地,问题思维可以遵循上面一套流程。这套流程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对“问题思维”进行定义,那从更形而上的角度,“问题思维”是什么呢?首先,定义问题。定义问题需要能够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现在,不妨试着回想一段实习中曾负责的工作,试着理清楚上下游的合作链路,并明确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点。这便是定义问题。类似地,明确目标。需要注意的是,目标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涉及了从顶层设计的战略规划,到微观执行的数据指标。作为pm,既要能理清楚战略目标,又要能把战略目标拆分成各个阶段的、小的规划,又要能进一步明确数据指标及达成情况。4⃣职业规划建议我只从如何规划实习拿到校招offer的角度,展开这一部分哈1、运营转产品:因为产品目前越来越强调问题思维,问题思维本质上是懂业务。运营实习能帮助更好地理解业务。2、实习要宏观到微观都理解:宏观上能从ld的角度理清楚各个业务的沟通、合作逻辑,并能因此确定自己的工作在整个大部门业务中的定位。微观上能聊清楚每一件事的前后逻辑。【很多时候会疏忽宏观的部分】3、锻炼逻辑思维:实习中要时刻总结,也可以接触下科研。个人经验,经管类的英文实证论文真的很锻炼人的逻辑思维。4、差异化优势:例如很强的数据分析能力。5⃣下期预告下期将介绍 问题思维的能力框架,预计用两到三篇帖子讲清楚。大家可关注下,大家的关注是我创作的动力(合集的功能我还在摸索,大家先凑合看)如果有小伙伴还没有看过之前的帖子,可快速导航👇#牛客激励计划# #产品# #秋招#   从暑期转正失败到秋招斩获ssp,原来“产品sense”是这样的…【一】_牛客网 https://www.nowcoder.com/share/jump/1732575542986044789
草莓是草没味:牛!感谢大佬分享,真的很有用!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2024-12-13 23:41
已编辑
武汉理工大学 产品经理
好久之前复盘了我的秋招历程,当时发奋图强、励志坚持创作,为每一个粉丝大大奉上优质内容……奈何本人执行力有待加强,距离上次创作已经过去了好久,还没开始发布新的内容,惭愧惭愧。终于,今天,我又打了鸡血,写一写上次大家格外关注的问题:“大家都在关注的产品sense,到底要怎么理解?”这个问题,我将从几个部分,谈谈我的理解…1⃣这段时间我在做啥?声明下哈,这段不是我在水字数,我觉得为了文章的可信度,还是要说一说的这段时间在搞大论文、小论文(希望快点拥有一作ssci一区);之前的offer陆陆续续开奖,开出来了两个产品ssp、一个sp,还有若干个国企/制造业;这段时间也有在好好思考产品sense是啥2⃣产品sense,我是咋理解的?2.1 “古典产品经理”是什么?这两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词“古典产品经理”,给了我醍醐灌顶的感觉。什么是“古典产品经理”呢?核心在于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通过深入用户场景、讲好用户故事,做出来让用户满意的产品。所以,显而易见的,“古典产品经理”是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归属点和价值所在。说实话,这一价值观基本与2020年、甚至更早时候的产品sense一致,即 用户思维。那个时候,如何创作出一个让用户满意的互联网产品,是很多公司、pm的追求。2.2 产品sense的新变化?既然“古典产品经理”已经是五年前流行的概念了。到今天,产品sense是否发生了变化呢?从最近的实习、今年秋招的经历和观察来看,产品sense应该是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了。其实,从最近的实习、秋招面试经历来看,“用户思维”已经不再是产品sense的核心,至少权重已经没有当初那么高了。从面试来看,除了拼多多还在格外关注用户思维外,其他的主流大厂已经越来越不关注这一方面了,相反,“问题思维”已经成为新的关注点。换言之,在当下的环境中,产品sense更应该被理解为“问题思维”,而非“用户思维”。哎呀,我要检票了,[好无辜剩下的内容下期再谈——“问题思维”应该咋理解,我保证,本周一定创作出来下一篇[打气] #牛客激励计划# #秋招# #产品#
齐伟:现在大部分的pm:这家这个功能好,我借鉴借鉴,尤其是C端产品,产品形态都快接近统一了
投递拼多多集团-PDD等公司10个岗位 牛客激励计划
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关注他的用户也关注了: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