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图报:巨人网络(为主)游戏策划面经

#巨人网络秋招# 10.31 OC

10.24 秋招基本结束了,前两天接了个巨人最终测评,期待oc。秋招期间对我帮助最第二大的就是牛客上各位前辈的面经了(第一是女友,表白一下),于是也提键盘写一个,算是知恩图报,也算是攒攒人品求快点oc。

bg:本硕985,软工出身。无实习,除了本科有游戏设计的课程之外毫无相关经验。计算机水平不行,但是脑袋还算灵光,加上由于很喜欢巨人的某款卡牌类游戏(名字大伙应该都知道),所以秋招开始目标就比较明确,就想去巨人!于是游戏公司的投简历策略是先投几个次一等想去的公司试水,隔几天再投巨人,最后留了几个大厂,想着巨人要是没上也还积累了经验,也算是给自己缓冲时间和学习时间。
除此之外还投了一些大中厂(豚子,华子等)或国企(主要是三大运营商)的产品岗,还在进行中,后续有结果可能也许大概再开贴。
----------------------------------------------------

9.6笔试
金鱼脑子。只记得笔试选择题游戏相关知识和概率计算占了大头。
大题是三选二。第一题不记得,应该是概率计算类的。第二题是思考你玩过的一个处于稳定运营期的游戏,如何通过增加一个新模式增加日活。我就直接头铁写了巨人的那款游戏,大概内容是通过推出怀旧乱斗类的模式来吸引回归,加快游戏进程,提高用户对当前版本设计的认同度。第三题是给一款MMORPG类游戏写活动文案。没玩过MMORPG,也对语文一窍不通,这题没答。

思考:忘得差不多了,可能是因为整体难度不高的缘故,记得当时感觉答得很好。增加了一点自信。

9.24 群面
一进面试间吓一跳,十几个人。结果是同一题目分两组进行设计回答。分组后,自我介绍完就开始了讨论。题目具体就不说了,大概是挑词进行游戏设计,要有成长线。
一开始就担任了timer的角色。但气氛有点冷,感觉大家比较内向,所以又承担了leader的角色。所以讨论期间我真的说了非常多话。最终呈现效果也还行,组内氛围也调动起来了。汇报之后面试官进行了总结和提问,还额外出了附加题,算是有点考察热爱游戏的程度吧。

思考:多说话但是不要抢着说话。要照顾没有发言的同学的情绪。

9.29 单面一面
面试前很紧张,因为第一次单面一面就给了最想去的巨人,属实难绷,感觉投递策略和简历书写出了问题,但事已至此硬着头皮也得上。进面之后就不紧张了,面试官很温和,完全消除了紧张,和前辈们一样给巨人的面试体验打满分。
1.简单聊聊炉石,想到什么说什么。
2.给炉石酒馆战棋设计一个新英雄。
3.炉石酒馆战棋要以你这个新英雄为主角出一个新资料片,设计配套的棋子或机制。
4.英雄太多了,删一个。说说为什么删除ta,有什么好处?
5.英雄删除之后,玩家论坛出现了强烈的反抗情绪,怎么安抚?
嘴欠说了一个推出该英雄的近似但进化版本的思路,于是
6.说说你刚才的思路,说说为什么玩家们会有这么高涨的反对情绪,设计一个你说的近似但进化的对应英雄。
7.问问项目demo,设计过程中最大的矛盾是什么,怎么解决的?

反问环节:问了一下项目组,竟然不是卡牌类的项目。于是话题引到了做某一品类的游戏时需不需要对其他品类也保持很深度的了解。面试官人很好,鼓励并肯定了我好几分钟哈哈。

思考:面试官会不断地从一个问题出发,向后续设计环节可能的问题方向继续深挖。要保持头脑专注,也要预设一些可能会被挖到的问题先尝试回答一下。

10.12 单面二面
没有那么紧张了,期间学了非常多策划相关知识。个人感觉成体系学习去b站,碎片知识补充通过游戏相关公众号。
1.聊聊demo里你做的部分,当时为什么选择这种设计思路。
面试官提了一嘴幸存者like,幸好有学到这是啥。
2.聊聊月圆之夜吧。先抛出一个很难的问题,月圆作为一款基本免费的游戏,通过什么手段能提高月圆的营收?
3.聊聊酒馆战棋和镜中对决的区别,做的好与不好的地方。
4.三国杀三服的区别,为什么坚持玩手杀,其他服不吸引你的点是什么?
5.月圆或三国杀,挑任意一张卡牌或角色,修改并说出修改理由。
还出了一道附加题,但和面试相关性低,不展开了。
无反问环节,面试官好像很忙没开摄像头,但是面试体验还是很好的。

反思:明显感觉到问题变宏观了,而且暴露了平时对游戏横向积累的不足。

10.17 HR面
HR面反而有点吓到了,虽然面试官同样温和,但竟然还有业务问题。后续了解到是因为面试官也是资深卡牌类游戏玩家,所以问的多了些哈哈哈。
1.为什么想进入游戏行业
2.商业化角度,如何做卡牌品类创新。(其实有点类似于二面第二个问题)
3.炉石和月圆的异同点(其实完全类似于二面第三个问题)
4.月圆之夜上线联机模式后,出现了口碑下降问题,说说原因?
5.期望加入的组
6.怎么没实习
7.说说学校这边的项目吧,有没有沟通能力的锻炼
8.期望薪资
9.之后能不能先来实习
反问环节:问了房补问了定组的一些事

思考:还是不能掉以轻心,HR面也要好好准备。

10.22测评
求一个oc

---------------------------------------------------
其他的要不有人再讲吧,也基本都是笔试凉经了,参考价值不大。
最后求个早点oc。

#游戏策划##游戏策划面经#
全部评论
兄弟,你有加过hr吗,我现在单面一面完了一周了还没消息想问下结果发现没有hr微信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2-06 13:35 四川
兄dei,你是收到具体的邮件了嘛,我刚刚是打电话oc,说还要一周审批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1-06 17:23 江苏
兄弟 太全面了 感谢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0-25 00:50 罗马尼亚
兄弟同啊,我也到做测评这一步了,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给oc😂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0-24 22:19 湖北
西八我今天才收到笔试邮件😂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0-24 18:49 重庆

相关推荐

关于面试——你要准备什么,大公司以及小公司这次让我们分享一点水水的干货吧,可能对于大家用处不大www在这之前,万变不离其宗的,冷冰冰的现实问题——你的BG是什么?如果是从事技术岗位,那么大家应该都能在牛客或者类似的网站上面刷到这个词(笑BG(个人背景)——作为实习生,主要分为几大部分:学历(985/211/双一流/专业普本(比如杭电,西政)/普本/专科) GPA 专业证书(含竞赛,论文等)以及项目经验和隐形加成你要清楚的知道,大家在这个时候都是作为一张“白纸”来面试的,你如何能从无数“白纸”之中脱颖而出,学历比拼确实是一个很冰冷的现实,特别是作为一个实习生来说。学历在通过简历初筛之后用处就变得没那么大了,所以接下来的面试可能更残酷,是比较纯粹的软硬实力的比拼。另外由于是北京人,所以找实习的base(工作地点)全是北京,另外在找大公司实习的时候如果突出自己是本地人(或者在当地学校)可以有隐形加分(突出你的稳定性,不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请假OR离职),所以找实习如果对口的话,最好也优先考虑家附近/学校附近的公司。由于每个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需求都不同,所以在这里不多表述,但是有几个共同点,我认为需要说一下。关于面试流程:大公司技术岗位通常需要经过3-4轮的面试(比如字节和腾讯是三轮(两轮技术一轮HR/一轮技术一轮主管一轮HR)小公司基本上只需要1轮或者两轮就可以结束战斗另外字节从三面结束到给offer足足审批了⑨天的时间,还以为被横向对比刷掉了(泪) 大公司的审核流程往往长一点也是正常现象而某个小公司从面试到发offer仅隔了一天时间,跟字节中间横跨几乎一个月大相径庭大公司面试的规章制度往往十分完全,业务问题也大差不差,具体看你的岗位JD和相关面经小公司面试相当水,我记得之前的一次线上面试,面试官甚至还跟我说“哇身高有一米八欸”(充分证明了草台班子哪里都有)1:给简历做包装可以,甚至可以说是必要的,但是自己不会的就是不会,特别是面试大厂的时候(回忆面试腾讯被拷打的悲惨经历)一个优秀的面试官(主要指大公司),除了基本的业务考察之外,主要是围绕你的简历出题(没错,他真的会问)所以你不会就是不会,简历写了然后一问三不知是很掉分的行为,在某些非常看重面试评价公司(比如某四字大厂)是很掉分的,甚至可能会终身挂掉你的所有面试机会——但是反之,如果你一面面评不错,那么对于看重面评的公司来说,在接下来的几轮面试(如果有的话)就会很加分。具体如何包装可以把简历扔给deepseek(虽然一开始可能包装的很过头,自己再稍微改改就好了)2:某四字公司在考察内容里面表达了这样的一句话(适用几乎所有除学历厂以外的大公司):“我们主要考察通用型的业务问题和过往的项目经历,价值观和软性技能也是我们选择人才的重要因素”如何在面试中表现出你的软技能和价值观也是核心因素——也是我通过面试的核心重点之一简而言之:态度不怯场,不卑不亢   对于大公司,理解对方的文化氛围(网上多的是,自己查就好了) 以及最重要的一点:面试前认真把岗位JD看一下,然后选择自己(起码是比较感兴趣的)擅长的去投,在面试中表现出你有明确的岗位认知(切记万不得已不要海投!!不要海投!!不要海投!!!) 最好真的提前知道你这个岗位到底是做什么的,然后表现出自己很乐意去做(如果这是真心的那就最好了) 3:掌握信息差和时间差 以及勇气每天的岗位都在变化,很多时候机会和运气也很重要。“金三银四”是绕不开的话题,很多时候投的早可能这个岗位就是你的。关注招聘信息,同时敢于投递。(如果你不是特别想去某家公司也可以投一下,当面试经验练手)4:扪心自问,就目前以你的能力来说,你真的想做这份工作吗?这是作为实习生(特别是暑期转正实习)而言,我们自己需要思考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岗位在薪资待遇和发展上的水平都很高,但那不一定适合你,当然也不一定适合我。人成长都是要有路线的,能刚毕业就一口吃成个大胖子的人往往是极少数的,少数中的佼佼者。有人一开始就赶上了好时机,踏上了时代的浪潮,在大公司赚到了很多米,也有了很好的生活有人一开始表现得不好,在外包公司或者做着很基层的工作,但是后来居上也拿到了很好的成就当然大多数人也只是一辈子在自己的岗位上安分守己,过着很平常很普通也很满足的小日子或许这只是一些简单的安慰的话,但希望我跟大家都可以过上自己满意的生活,愿和各位一起努力。最后留下一段小小的聊天记录(来自某位学长在深夜突然给我发的)当时没太多感触,一年多之后再次回首,还是有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的(笑)                             ——记录于语雀文档#应届生简历当中,HR最关注哪些?#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6
23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