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要不要去海外工作?谈谈学长海外工作后的感受
现在国内的形式大家也都知道,互联网各行各业基本上都已经接近饱和,都进入到了内卷的阶段了,与之相比,海外的市场很多国家还处于一片蓝海,很多业务也都发展的不错,像字节的Tik Tok,拼多多的Teum,阿里的Lazada,还有很多游戏公司的海外市场,小米的海外市场等等,基本上你所知道的大厂都有各自的海外业务,且都在以很高的增速增长着。毕业到底要不要考虑去海外工作,听听过来人是怎么选择的。
个人海外经历概述:楼主21年9月底加入了我司的国际海外业务,其中在海外也呆了3个月(泰国2个月,印尼1个月),对于海外市场有一些简单地心得和大家分享分享,欢迎探讨。
一:海外市场潜力巨大
大家都知道我国进入了少子化、老年化的一个过程中,且趋势不可逆转。但放眼全世界,特别是东南亚这一块,印尼、泰国包括越南这些地方的劳动力都是年轻化,且还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间,以印尼举例,印尼是世界人口第四的国家,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像极了十几年前的中国,巨大的年轻人代表着巨大的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巨大的消费力的市场,又由于当地的互联网没有国内那么发达,所以你会看到海外的各种互联网行业都是在快速的发展,国外也有自己的打车、外卖、电商、交友软件,只是用户体验没有国内的好。现在的东南亚就像是十几年前的中国,只要你去,愿意坚持,那未来可预见的一定会有非常多的一些本地的互联网巨头冉冉升起。
这里补充一点,很多海外国家本地是由家族企业垄断的,就像三星和韩国这种关系,所以基本上新的一些机会和这些家族企业也脱不了干系,所以大家找工作也得留意背后的这层逻辑。
二:诱人的发展待遇
在市场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加入,意味着我们是有机会去获得最初的红利的,这里的红利包括两部分:
①管理机会
你可能去了之后带着中国专业的知识能力,有非常大的概率是去带领当地的本地人,教他们怎么中国互联网的知识体系,而且如果是中国公司,海外工作的员工基本上也会优先得到晋升的名额和机会。管理层大多数还是以国人为主,这是你在国内大家都很厉害的情况下远远达不到的。
②薪资
出国工作我们叫做外派,你派到外面去,不管像华为还是其他公司都会给你专属的外派的激励,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去外面很苦也会有很多人前赴后继的原因,你一年在外国能够多出几十甚至到百万不等的激励,根据你的职级会有不同的激励措施,同时除了这些补贴之外,你可能还会有一些比如说把父母孩子接过去的一些人性化保障措施等等,很多公司为了激励人才往外走,都会有对应的一个保障,这点你大可不必担心,外派钱钱是一定管够的。
三:英语四六级也够用了
很多人总会有个误区,以为去国外旅行,或者工作至少得雅思6.5,托福90分的水平吧。但其实只要你出去一趟,你会发现实际中和你想象的并没有要求那么严格。
不用非常流利的英语,你也能在国外很好的工作生活。拿我个人举例,我的英语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好,也没有考过雅思和托福,去年出去的时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出国,实际中你会发现跟外国同事交流,你并不用非常流利或本土化的母语,你只需要掌握非常简单的一些专业名词和一些基础用语就好。因为英语本身只是一项工具,工具最大的价值是传递信息,而传递信息本身并不要求语法没有错误,用词是否完全正确。
即使你在交流过程中有一些语法错误或一些单词错误,这并不影响你去表达一句话的主要含义,人家也会通过你所说的单词一些词汇去判断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学只是一方面,用是另外一方面,原来我们为了考试所以我们需要让自己变得没有错误,但是当你实际把它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你会发现英语只要你知道怎么去表达你的含义就好了。包括很多一些本地人,他们的一些话中可能也会有一些语法错误,但这并不妨碍你交流。
顺便补充一句向东南亚除了新加坡之外,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所以大家也不要有压力,一般过个四六级就行。且当你真正把英语当做工作语言时,有时候慢慢的你会在这种纯英语的环境下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了。
四:不一样的美食风景和人文
①旅游景点
印尼有巴厘岛,首都是雅加达,沿海国家,靠海吃海,而且印尼是一个穆斯林国家,又是一个岛国,所以周边真的有非常非常多的好玩的景点,泰国更不用说,泰国跟印尼最大的不同在于泰国当地会中文的人很多。因为泰国是一个旅游国家,每年去泰国的旅客里面有大概三分之一的人是中国游客,所以当地的服务员,特别是跟旅游业相关的基本上都会一些中文和英文,英文普及率会比中文高一点,所以不用担心去那不会玩或者不会说。
②美食
坦白来讲,泰国的美食比印尼更好吃,泰国的食物风格更偏向于中国,也会有一些当地特色的美食,比如生腌、榴莲,印尼的食物更偏油炸和甜的,且印尼因为90%的人都信穆斯林,所以基本上不怎么卖猪肉。
③人文
从中国到东南亚,你会发现最大变化是整个节奏会变慢,除了中国之外,东南亚没有加班或内卷的文化,当地人对于生活其实并没有要求那么多,追求更多的是一种及时享乐的消费主义,所以你会发现当地人并不喜欢存钱,也不怎么流行加班,每个月发工资就喜欢立马去消费完,所以有一个节日叫做payday,所以下班的时候你会发现你都找不到人,自然而然你的工作节奏会慢慢降下来,因为你发现你加班也没有什么作用。
五:逃不掉的思乡情绪
你会发现人随着自己年纪增长,他对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这种感情会愈发强烈,即使你在国外可能也会有一些好朋友,但你还是会思念的家乡,思念亲人,这个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六:部分地区更贵的物价
我觉得当地的物质消费水平还是要比国内贵的,特别是我记得我和我同事在印尼当地吃了一顿火锅,两个人花了八百多,但并没有点太多,就真的很贵,而且在泰国用打车软件同样的公里数基本上价格是国内的两倍。
我觉得核心原因还是因为当地的这种供给能力还是太弱了,没有达到从规模降低成本的路径,生产的人太少了所以物价就会很高,但是因为你赚的工资也高,所以你还是挣钱的,至于最后能不能存到钱,这个就看你个人是打算怎么花钱了。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我觉得当下如果要去做一些海外市场,机会非常大,前期的各种红利都非常多,非常值得年轻人去拼,去把握,去尝试。中国的互联网是摇摇领先于全世界的,把国内的模式复制到海外是有巨大的机会的,一旦你把握住了,真的有可能像十几年前那一波选择加入互联网的人一样最后有很好的收获。
但是大家在选择前一定要明白一点:风险和收益总是并存的你的机会越大,你所潜在的风险越大,比如可能这个业务如果持续亏损或者公司战略调整,那也有可能说没就没了,这个根据不同公司的情况来定。你也要考虑自己是否能够接受这种长期外派,以及还有一个不可控的因素: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万一哪一天受政策影响不让发展业务也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所以大家需要自己判断这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当时我在国外的时候也曾被邀请留下来,每年大概也能给我几十万,但最后我觉得我还是一个比较顾家的人,所以就婉拒了。所以大家如果未来遇到这样的offer选择的时候要综合去看整个国情包括公司发展、海外机会等等综合考量。
好的,我是春草,一个喜欢思考,擅长营销运营的终身学习者,关注我,营销运营不迷路~
工作也有小3余年了,在京东的3块不同的业务单元,不同的角色体系,也见过很多不同的前辈,读了很多不同的书,始终保持对于行业的敬畏和热爱,谈谈这几年的收获和感想,大部分是干货,部分是随想,和大家一起共勉学习成长,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