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应届生身份,你什么都不是
最近在某短视频平台经常刷到大学生的一些视频。
无非是一张图片配文字,而文字的主旨无不都在控诉这么几个方面。
早八!早操!早自习!要命了。
英语四级、六级坑我。
这几次不是计算机二级考试么?一堆大学生在社交网络平台上面多努力多努力,但是因为WPS考的什么什么卷子,然后太难了,所以就被没及格。(我其实个人认为一个玩意儿的难度和他的认可度成正比)
我说实话也挺无语的,本人也有计算机二级、三级证书。分别是JAVA和网络技术,个人感觉合格难度并不大,但是获取高分需要一定的努力。从近几次重邮(双非)的公示来看,WPS在合格率以及选择率上几乎是一骑绝尘。除开缺考的学生以外,合格率大概也在50%往上,还没算一些裸考的哥们。也不是我优越,从数据上来看,说实话真不感觉是什么很难很难的玩意儿。
还有更抽象的,复读单招落榜,败给资本。不只是说这个梗,很多大学生,咋就这么喜欢招借口呢?
说实话,大学生很喜欢用“努力”来感动自己。
个人感觉,也是一种认知缺陷。
为什么很喜欢用努力来强调自己?不就是没产出吗?而且他们所谓的努力,无异于是花了多少时间,做了多少试卷。
我在图书馆坐一天,我也是花了一天的时间,我把答案抄一遍,也是做了一套试卷(比喻)
说白了,如果说单纯吃苦能让人成功,川西大山深处的骡子应该是世界上最成功的。
你说你在幼儿园跑了1000米,大人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很牛逼的事儿,只有你自己和你的爹妈以及你的舒适圈才会“哎哟~你好厉害”
所以尽快成熟起来,去掉“应届生”的保护才是大学生职业的最好发展
小鸡为什么会破壳而出,因为他做好了接受外面的洗礼,虽然尚不成熟。
把“我进行了三个月实习,每天都是按时上下班”改为“我实习中参与了多个项目的重要决策与落地,完成了0到1的突破,达成了5万馒头的业绩”。
把“计算机二级!我恨你”改为“我没过,我就是菜,菜就多练,不服气就别报”
虽然说的有点冠冕堂皇。hh
2年后,你以应届生身份勉强进入的企业因为你的绩效过差把你裁掉。你屡屡碰壁,于是在往上大吼“啊!!我真的好想再要一次应届生身份啊!”
应届生只是让企业对你的容忍下限暂时提高,而非真的可以一直那么包容你。
另外,你觉得能拿签字费的哪些sp牛友们,真的需要应届生身份?人家只是恰好是校招这一批人。
如果把大部分大学生不加任何保护扔到市面上去就业,能找到合乎所学且体面的工作的人,绝对是屈指可数。
对了,一直叫嚣着企业有硬性要求的人可以shut up。央国企除外,这几年经济原因,你觉得以前的学历要求会有目前这么严苛?
学历只是筛子,人太多了,需要大浪淘沙。
淘金知道吧,你会一个个砂砾捡起来看?不是说筛出去的就没有金子,而是筛好的一般是金子。
所以别对自己太好,一直在应届生的舒服圈里。
该科研科研,提升研发能力。
该实习实习,增加工作经验。
改沉淀沉淀,提高自我认知。
#牛客激励计划##如何看待应届生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