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死骆驼比马大的58同城

2015年在北京租房时家里的燃气灶坏了,作为一个码农,内事不决当然是问百度了,搜索一下就被导到了58同城,上门维修的师傅给我换了个小零件收费200元,我老婆知道之后无奈地告诉我,200块钱可以买个新的燃气灶了。
与我的尴尬相比,2015年却是58同城的高光时刻。

那一年,58同城收购了赶集网,两家公司合并之后的市值接近100亿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中概股基本都在美国上市,而排在58同城前面的只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这几家。
姚劲波一下成了互联网领域的大佬,但这个大佬其实名不符实,因为58同城纯粹是个贩卖流量的中间商,把公交车轰炸、百度投广告换来的流量转手卖给各种生活服务商,赚差价。
这个生意简单,赚钱路线很清晰,但最关键的问题是生活服务都是非标品,而58同城只管卖流量、不管供应链,服务商挣快钱伤害用户体验,长期砸得还是58同城的口碑。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是短期内有信息差,当全中国都知道58同城上面的服务不靠谱的时候,它就再也难以翻身了。

我们先不要骂姚劲波,感慨"肉食者鄙",我们能看到的问题,那些手握数据、视野开阔的老板和高管们更能看得到,包括新晋互联网大佬姚劲波。
他的应对策略是:把生活服务这个大类下面的各个子业务单独切割开来,使用独立的品牌做深做透。
但是在每个领域跟竞争对手开战,结果很不理想:

房产领域,贝壳垄断天下,58同城收购的安居客无人问津,我用过一次,房子这种大件商品,上面的数据毫无质量可言。
招聘领域,既有Boss直聘这样的黑马,也有猎聘、前程无忧、智联这样的老牌玩家,58同城的招聘毫无存在感。
汽车领域,有懂车帝、理想之家的"珠玉在前",58同城"瓦石难当"。
货运领域,货拉拉、快狗打车、滴滴货运几家打得热火朝天,甚至官方都下来拉架,快狗倒是赶在2022年上市了,只是快速冲高让股东套现之后就一泻千里,如今市值听成了一个脚踝斩。
二手交易,转转当然干不过闲鱼。
当爹一定得自己主业提供庞大的现金流或者流量支持,

58同城有三大特点:它的上游流量掌握在百度手中;它的下游供应管控不住;它的竞争对手遍天下。
从2015年的高光时刻开始,58同城奋斗了五年,当2020年退市时,估值大概87亿美元,跟5年前的高光时刻基本一样,真是个轮回。

退市之后的几年,下跌的速度依然没有停止,58同里的市场影响力、公司规模都快速下跌,看看几个核心主体的员工数据:
五八信息技术,从2020年的1399人减少到2023年的350人
五八城市网邻,从2020年的3493人减少到2023年的1807人
五八同城信息技术,从2020年的308人减少到2023年的154人。

毫无疑问的,退市代表了失败,聪明的资本市场不认可这个企业,但凡事都有两面性,退市之后企业不再站在聚光灯下,不用再考虑短期股价影响,运作起来更自由,凡事只要大股东同意就能干。
58同城还能不能涅槃重生?我们不知道,涅槃重生的企业有过,包括被人天天拿来做案例的IBM,但那都是小概率事件,我们不能拿这个小概率事件去看58同城。
正常的企业重生的概率都很低,其实不只是重生的概率很低,企业干成功的概率本来就很低,即使在大街上开个店都是十个里九个亏。

像58同城这个状态,企业走到今天这一步很失败,但姚劲波早已财富自由,享尽人间繁华之后,他还有没有创业的心态?
我们不知道,但肯定还是在挣扎的,动作不断,包括砍掉不盈利的业务保住现金流、组建AI Lab等。
23、24两届的校园招聘也发出去很多的offer,像软件技术类岗位有:NLP算法、产品经理、信息安全中心的风控、上海安居客的后端开发等。

单纯只讲58同城的业务很虚,跟个人切身利益相关,但没有那么直接,更多的软件技术人会关注,58同城在市场上的认可度怎么样?反正只要能干上两年被别裁掉,刷够了简历跳槽就是了。
目前我拿到的信息来看,还是有跳槽到腾讯云智、携程这些地方的人。
整体来讲属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属于有知名度的互联网企业。虽然企业当前这个状态留不住核心人才,但业务的盘子在这里,比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是要强的。

宏观问题的分析可能对个人的微观决策帮助不大,有任何问题欢迎私信交流。
#互联网公司评价##如果可以选,你最想去哪家公司##58同城##校招过来人的经验分享#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3 收藏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