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群面凉经分享,文科生想进互联网的辛酸泪
虽然秋招可能已经快完了,但是还是得继续努力鸭。之前都在实习,没时间写面经、凉经,今天写一写,也算是记录吧。我有四段面试经验,暑期面了一次阿里内容运营,秋招又面了一次阿里内容运营,还霸面了一次腾讯内容运营,均以群面挂结束。小红书二面挂。好,以下具体说。
本人211硕,新闻传播专业,秋招目标就是互联网内容运营和营销策划相关。
1、阿里暑期群面。
这是我第一次群面,8个人,进了1-2个。题目很正常,某在电视台播出了三季的综艺,如何劝节目组把该综艺转到优酷独播,给出说服节目组的理由,并出一套营销方案,让观众来优酷看该综艺。题面很长,且会有存在歧义的地方。首先一个交大女生站了leader,时间太远内容都记不清了。我的角色是建议者,提出劝服节目组要从我们如何留存已有忠实观众、在平台拉新观众这两个角度。然后我们认为年轻用户比较容易接受去网播平台看,通过广告啊什么措施就能拉动他们,年纪比较大的用户就比较难,要做个活动让年轻用户带家里的长辈在优酷开号什么的,记不清了…总之还是蛮乱的,框架并不明显,领导者也没发挥作用,很多人会突然又说点别的,为了展示自己。最后总结者也很难总结,因为太乱了。面试官是全程黑脸,最后问了你们怎么评价这场群面,然后领导者出来说大家很多想法,又是没经验啥的,所以会有点乱。这个回答的挺好的,我觉得就是因为她这个回答和交大的学历,然后她过了群面。
总结:1)我的自我介绍没有很好,尽管至今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自我介绍是好的。。
2)面试官问公开问题的时候要抓住机会,哎,这就需要快速的临场反应啊,QA真的很重要。
2、阿里秋招群面。
一样的岗位,我又去面了一次。8进2。这次题目是优酷要出短视频产品,叫涨知识,要在半年内打出知名度,描述能让人涨知识的视频的特征,然后出一个传播推广方案。
Leader和reporter同一个人,一个中国美术学院的妹子,在哪个互联网做个运营来着,其实和我实习的工作内容差不多。妹子看起来很和善(BTW,真的长相气质啥的是能影响面试官的一点看法的,社会就是这real)。首先就是涨知识视频的描述嘛,讨论了一会没结果,大家就决定先看用户。用户定为90后、00后,这群人爱消费和生产视频。然后好像又有很长一段时间纠结在涨知识视频的描述上,我就觉得没必要用几个形容词描述嘛。这个知识就圈定了一个较小的范围嘛,那按什么书影音、生活常识、冷知识之类的分类不就行了,知识本来就是我们视频的内容上的特色。然后其实我心里一直在想要说下视频是由是pgc和ugc组成,强调下UGC生产啥的。但是没有想好特别完善的框架就没说,然后有几个人疯狂纠结要用几个词定义我们的视频,我真的觉得无语,都不想插话。因为我认为如何通过运营方案打出“知名度”才是重点。这个讨论就很少,leader说传播方案就分内容和渠道。其实我最开始思考的想法是按时期,最开始的冷启动,用户和内容该如何;然后是打爆点的时期,有了一定的内容选取合适的典型模板传播到微博等社交媒体上,这样才能糙出知名度。(就算题目够熟悉也不知道该怎么在群面中控场子,我真懦弱。。。有大佬可以指点下嘛)总之我没说我的想法,就按leader说的内容和渠道两条线去做传播方案了。内容这里我说了先找pgc拍出模板做出示范,通过一些激励政策激励UGC产出,然后说了要培养用户啥的。渠道就大家就七嘴八舌把所有能用的渠道摆了上去,什么线上线下啥的,说了等于没说系列。讨论着我就突然发现这框架好无聊。。。说渠道提到了微博,我就补充了自己想的社交打爆一个内容这种。后来就总结嘛,总结后有人补充,莫名其妙就又开始了新一轮讨论,面试官不控场的,讨论完了面试官说有人出来总结下你们刚才又讨论了啥吗,有个同学总结了下,说得还挺好,这个同学之前还提到了说要搞社区搞知识社交这种的作为一个产品特色,这两个表现挺好,所以最后她也进了。
面试官问谁还能总结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不该犹豫的,也是缘于怕说不好。这次群面真的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不自信,怕总结,不敢提出自己想的框架(在已有框架的时候),在讨论中不能坚定自我。怀疑自己的逻辑框架性是不是真的差。真的想有人让我知道,什么是逻辑什么是系统。
总结:1)不要重复说已经说过的话。我最后去问了面试官我为啥没过,他说我一直在说从内容和用户两个角度,但是没说具体怎么做(其实我也没太明白他的说法,因为我说了怎么做。。)他还说说的多不一定好,会显得不笃定。。我理解是要说到点子上才行吧,废话重复话使人灭亡。2)快速应对能力。人家有框架,我想的点也就融不进去,所以还是非常看临场发挥,能够快速反应太重要了。
3、腾讯霸面。
题目:微信有很多功能。如果你只能选择留一个功能,你留哪一个。请选出五个微信功能排序并说出理由。
我的角色就是建议者。面试总共五个人,两个霸面。全场讨论30分钟。有一个同济男生出来控场,相当于做leader和reporter。一个男生做timer。首先确定排序的四个维度,沟通,社交分享,信息获取和生活服务。逐个讨论打分,最终得出聊天,公众号,小程序,朋友圈和支付。公众号和小程序得分相同,那么从现实使用情况,用户忠诚度方向考虑将公众号排序靠前。有个复旦的男生提出支付作为基础功能不该这么低,leader那个男生说确实不同思路有不同排序结果,但我们已经定好了维度,时间关系就只能这么来。最后总结时,我说了下,对于四个维度的权重,我们默认是相同的,其实可以有不同权重。整场讨论还是leader控场,完全跟着他的节奏走,氛围比较和谐。就没了。
感想:反省!深刻反省!因为不确定有没有霸面机会,其实是半打酱油的心态。批评一下自己,再渺茫的机会也要抓住啊,这可能就是普通人和牛人的差别了。提前没有准备,拿到这个题就懵了,因为没遇到过这种题(实质是产品需求分析),狗die太正常了。我们组这个框架还是有很大问题的,很粗暴哈哈哈哈,不过面试官很nice,我们组还进了两个(提到的leader&timer)。我好啰嗦哦,就先说到群面吧。
现在很丧气,不知道群面怎么破。逻辑思维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总结能力也不是一朝可以改变的,我还能做什么来改变呢。有想法的欢迎交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