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 | 第四期------实习选择

就业环境如此恶劣,许多公司都在尽量减少正式岗位职工,外包实习生在部分企业也是相当一部分主力。因此选择一个好的行业、好的实习做好秋招准备十分重要。

牛友本人是控制专业,属于是通信、电气、计算机都沾一点,但是关于控制行业本身的岗位可能远不如其他几个转业,所以我们自己经常自嘲自己是二流专业,提及专业也是希望同学们从专业出发,尽可能让自己在起点就占据优势,当然跨专业也是可以的。

就实习而言,我还是建议牛友们能摆平老师的情况下,去核心城市,一线城市去实习,租房实习也是可以。在我实习经历中见过有每天通勤3-4小时的华理同学,也有远从东北来上海租房实习的同学。打开boss有一个很直观的对比,就是在城市的行业丰富性和岗位数量根本就是二三线城市无法比拟的,我自己本人也在家中刷过boss,可选岗位和公司非常有限,但是在核心城市,所选行业就非常多,非常全面,这也极大的扩展了自己求职路线和事业。

其次,我建议牛友们开始针对自己的专业选择合适的行业实习,避免在面试中遇到面试官的疑问“我看你是xxx专业为什么选择投递这份实习”。第一份实习是比较重要的,我比较建议有实力的同学在一份实习找一个中大厂实习,这样你可以在一个规模化的公司了解企业的运行机制,职场的生存法则,包括对行业的敏感度,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认知才能帮助你在后续的毕业求职走得更加长远,也更能准备充分。你的mentor包括对接的同事都是你获取认知的途径,一起中午吃吃饭,看看他们说什么,混熟了之后请教一下问题,职业规划什么的,他们都很乐意回答的,尤其是他们已经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很多年了多行业的技术发展路径再熟悉不过。

还有就是在我的求职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实习经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面试官对你的第一印象和认为你的岗位匹配度,尤其是你有一份完全对口的实习经历,你介绍自己的实习项目与工作,其实就像和你mentor汇报一样,非常得轻松,一些技术问题也非常好回答,这对你的秋招加分非常大,有基础和没有基础的差别太大了。

最后我建议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进行两份实习,在第一份实习中快速了解行业,了解这样一个产品一般需要什么部门有什么组织架构,产品的技术路线和岗位有哪些,哪些是适合自己发展,哪些是钱少事多的,一定要通过项目经历和实习把自己包装得“贵气一点”。在第二份实习中,你需要快速解决mentor布置的日常任务,尽可能地去接触更层次的任务,或是去了解mentor的工作内容,走进来然后慢慢沉淀下去非常重要。

最后一点,写好wiki,我非常感恩电子笔记的发明,你也可以理解为飞书文档,留下你的项目的足迹,留下你学习的路径,这些是沉淀的智慧,也是你回顾项目最快捷的方式,学习、记录,希望牛友们在春招和实习中顺利呀。最后放几张不明意义的实习随拍。

#实习要如何选择和准备?#
谈谈心 解解惑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人生短短,很多问题不胜求解。 你我难得相遇,在这里或许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或许你的经历也能帮助我来解决人生的问题,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过来聊会天,谈谈心

全部评论
trace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21 20:29 北京
接好运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02 18:57 广东

相关推荐

AI大模型产品经理的职责和能力要求需要结合技术深度与产品管理的广度。一、职责上1. 产品战略与规划- 制定大模型产品的长期愿景与落地路径,平衡技术可行性、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 探索垂直场景(如医疗、金融、教育)的应用,定义产品形态(API、SaaS、嵌入式解决方案等)。2. 需求洞察与优先级管理- 深度理解用户痛点(如企业降本增效需求),转化为技术需求(如模型微调、Prompt工程)。- 权衡需求优先级,例如在模型效果(准确率)、成本(算力消耗)和用户体验(响应速度)间找到平衡。3. 技术协同与模型迭代- 与算法团队合作优化模型性能,参与关键决策(如选择基座模型、调整训练数据分布)。- 推动模型迭代闭环,设计评估指标(如任务完成率、幻觉率)并分析用户反馈数据。4. 数据与合规治理- 构建数据飞轮:设计用户反馈→数据标注→模型优化的链路,确保数据合规(如隐私脱敏、版权审查)。- 制定内容安全策略(如敏感词过滤、输出结果审核机制),应对伦理风险(偏见、误导性生成)。5. 商业化与生态建设- 设计盈利模式(按调用量收费、定制化训练服务),探索生态合作(开发者社区、行业伙伴共建场景)。- 推动市场教育,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如提供低代码工具、行业最佳实践案例库)。二、核心能力1. 技术理解力- 掌握大模型核心概念(Transformer架构、RLHF、LoRA微调),能评估技术方案优劣(如选择开源模型 vs 自研)。- 了解工程约束(推理延迟、显存占用)及优化方向(模型压缩、分布式推理)。2. 场景抽象能力- 将碎片化需求抽象为通用能力(如客服场景中的“多轮对话管理”模块),提升模型复用性。- 设计领域适配方案(如法律场景的术语增强训练、医疗场景的检索增强生成)。 #牛客激励计划#  #聊聊我眼中的AI# #产品经理#  #聊聊我眼中的AI# #产品每日一题# #牛客AI配图神器#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3
5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