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产培面经 | 过程和结果同样值得珍惜
一、起源
和产培的初遇是在18年不经意间看到腾讯招聘的一则推文,对这个字眼感觉陌生,被“热爱”、“梦想”、“现实”这些勾起了儿时关于未来的畅享,彼时正在做游戏的我还尚未对产品动心,后来接触了越来越多在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前辈,也开始对未来有了一些规划和思考,求职一路接受了众多前辈的指导和输入,看了很多的面经,也想写一份总结来给到未来的产品经理们参考。
二、产培流程
从前到后依次为:笔试、简历筛选、群面、初试、复试、测评、情景测试、钻木取火、双选
去年由于疫情,前面的从笔试到复试均采用了线上形式。双选是一部分无法到现场的同学采用线上,其他同学在滨海大厦进行。其中测评、情景测试、钻木取火都是去年新增的环节。钻木取火安排在双选前一天,也是今年产培的灵魂环节。每一轮的表现都会综合起来给到后面轮次作为参考,整体的产培面试下来也是对身心的一次综合考验吧。
1.笔试
笔试还是得多多注意,笔试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选择题可以提前做一些行测题来准备,简答就依赖于长期对产品的理解和思考,早早做准备才不容易翻车。
2.群面
与往年有所区别,去年没有标准意义上的群面环节。一共有6名同学,采用15分钟思考 + 每人五分钟的汇报展示 + 互相提问 的形式展开,汇报的形式大都是通过制作word、xmind来投屏解说。这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群面的一些偶然因素,能给到每个人更公平的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
整体产培按照时间场次分配题目,楼主抽到的题目是为鹅厂某个产品设计社交切入点。当时的想法是针对“目前业务缺乏产品化互动方式,难以激发用户分享和互动热情”这一痛点出发,参考底特律变人、隐形守护者这样的一些视频游戏,制作一些多分支剧情内容,围绕将剧情与大家分享的这一核心来展开社交故事。当时取了一个slogan,每个人都是电视剧里的导演。
需要注意的不仅是展示环节,后面的提问和回答也十分重要,每个人只有一次提问机会,可能因为楼主的思考方向比较有新意,有三四位同学都对我的设计提了相关问题,让我也能从多个方面对设计进行补充讲解。最后通过的是楼主和一位小哥。
3.初试
初试还是与往届类似,针对指定的题目来进行汇报。在第二天上午9点与群面一起通过的北大小哥进行1v1展示,展示完毕后还是互相提问,每个人可以提三个问题,提问完毕后面试官也会进行若干提问,主要是针对内容,也有一些HR常规问题,虽然说是PK,但是也可以一起晋级,楼主和小哥也都通过了这一轮初试。
4.复试
复试算是整场产培流程里最像常规面试的一环,不过时间略短。GM来自各个部门,包括负责技术的总经理、产品总经理,面试体验和时长因人而异,因为楼主有一些电商经历,主要话题重心都落在的电商市场上。也问了很多和实习相关的问题,包括在实习中的收获心得、各个公司的体验差异、有没有一些思考沉淀这些。
GM面考察的更加全面,因为面试官都是来自各个部门的中干大佬,也是各个领域里的先驱人物,能够很快速把握到每个人的响应情况,没有一系列主题也很难去提前准备,还是需要依靠长期培养的产品理解和思考深度去让面试官感受到你的热情和潜质。
整体上这一环应该是楼主所经历的最惊险的一轮,感觉有些问题回答的不恰当,没有把心中所想完整的表述出来,面试结束一度情绪低落,以为产培之旅到此为止,直到后来收到双选短信。
5.测评 & 钻木取火
去年新增了两轮测评环节,包括心理测评和情景测评,没有直接的淘汰机制,不过分数也会给到双选作为参考依据,心理测评在线上完成,情景测评在现场答题。
钻木取火必然是今年产品的灵魂环节,以至于产培私下小群的名称也叫 钻木取火的产培们。主要是户外的一系列活动,其中会穿插一些任务需要大家一起完成。
6.双选
双选安排在滨海大厦,采用线下形式,少部分在海外的同学采用线上。根据你选择的和选择你的岗位安排面试。最后根据面试情况互相排序,就像高考填志愿。因为面试场次比较多,每个面试官口味和看法也都不太相同,就不一一展开介绍具体面试情况了。双选落选的同学里也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去处,大致上每个人都有优先被选择的机会。
楼主在双选算是比较顺利吧,傍晚出结果,也去到了很心仪的岗位,交到了一些很有趣的朋友,加到了很多面试官前辈们的微信,感觉产培也是一场找到知己的好去处,过程和结果同样值得珍惜。
三、写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