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中,养老保险是什么?比起退休,还是先给我份工作吧
养老保险的作用和缴费规则
根据《社保法》和相关政策,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的 基本养老保险费 的比例一般在社保缴存基数的 16% 左右(此前的比例在 20%,但近年来国家进行了阶段性下调)。实际比例会根据地方政策有所调整,但 一般不会超过社保缴存基数的 16%,这部分钱会进入 统筹账户,用于社会化分配,以保障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
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比例通常为 社保缴存基数的 8%,这部分钱直接计入 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中的资金是职工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一个来源,属于个人所有,且可以继承。
注意:养老金的缴纳年限有一个最低标准:你需要累计缴满最低缴费年限,才能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
而根据最新法律,从 2030 年起,最低缴费年限将逐步从 15年提高至20年。每年延长6个月,直到达到 20 年为止。
如果你在职期间累计缴满最低缴费年限,可以选择提前退出职场,但你仍然需要在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后(男性 63 岁,女性 58 岁或 55 岁,视具体岗位)才能开始领取养老金。
养老保险的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
养老保险的缴费去向分为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每个账户的资金来源和用途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的分配情况:
- 统筹账户:由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进入 统筹账户。用于支付所有退休职工的 基础养老金。这部分资金是社会统筹基金,保障每个退休职工都能领取基本养老金。
- 个人账户:由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全部计入 个人账户。主要用于 积累 个人的养老金储蓄。这部分资金由个人所有,退休后按月领取。同时,个人账户会按一定利率计算利息(一般略高于银行定期存款),每年年末进行结算后划入个人账户。
因此,养老保险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统筹账户中发放的基础养老金,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中累积的储蓄。
退休后,每个月能领到多少养老金
不考虑企业年金等因素,养老金的常规计算公式为:每月领取金额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 = ( 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 个人退休时的月平均缴费工资 ) × 缴费年限 × 1%。
个人退休时的月平均缴费工资 指的是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的 社保缴存基数 的平均值(因为社保缴存基数每年会动态变化)。
而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其中,个人账户储存额 就是在个人每月缴费累积形成的账户金额。
计发月数 顾名思义就是养老金的计划发放月数,它是由政府按照职工退休时的年龄确定的,退休年龄越晚,计发月数就越小,每个月的养老金就越多。
一般情况下,60 岁退休时,计发月数为 139,55 岁为 170,50 岁为 195。
如何领取到更多的养老金
- 缴费年限足够长: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越长,你未来领取的养老金金额越高。
- 缴费基数足够高:社保缴费基数与工资挂钩,税前工资越高,你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越多,未来领取的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
- 寿命够长:养老金按月发放,如果寿命较长,领取的养老金总额自然也会更多。
从小,似乎没有人教过我们怎么去生活、去认知世界。 我们被要求好好读书,而直到毕业那天,才猛的被推到现实面前,独自面对社会。 然而,许多社会常识我们并不具备:学校以为家庭会教,家庭又以为学校会教…… 结果呢,当我们碰壁时,往往被一句“大学生连这都不知道?”轻轻带过。 常言“出社会自然会懂;吃过亏就明白了”,可经验值得传承,所以,我决心撰写此专栏。 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一起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