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工作体验

我现在正好是三十五岁上下的职场尴尬期,入职中联重科也有几年了。记得当时是15年16年,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于低谷,公司人员缩减得厉害,号称一半人在全国各大区前线。但我还是应聘上了职能岗位,这说明不管行业多低谷,还是需要新鲜血液的。也侧面印证了,凭实力吃饭才是硬道理。

说到福利,这几年中联重科的管理确实进步了不少,越来越人性化。之前我一直埋头苦干,没怎么关注福利。突然有一天,人力部门通知说可以报销加班餐费了,接着又有加班补贴制度了,再后来还能调休了,食堂的饭菜也有了质的飞跃。端午节还发了小一千的京东卡,意外的私房钱,真是开心^_^。

工作强度方面,我在的部门是双休,但遇到项目还是得加班。怎么看待这个事呢?我觉得进了职场,修行更多靠内驱力。你可以得过且过,但要想清楚,现在有啥人是不可淘汰的?技术在进步,方法在进步,大环境在改变,大家都在卷啊。我们部门90后是中坚力量,00后也开始入职了,真是能干又能拼,各个顶呱呱,我都扛不住了。工作强度大概一年十二个月,有1/3时间是需要连轴转的。干得多赚得多,付出一般有回报。作为苦逼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在身体能承受的范围内还是宁愿多赚点。

人际关系方面,我以前在外企大厂工作,来中联重科后确实适应了一段时间。中联重科这种老科研院所的风格还是挺明显的,上下级之间不是特别等级森严,但和外企那种直呼其名的氛围还是有差距。公司人际交往相对单纯,部门内年纪相仿的一般组成饭搭子,刷刷公司食堂,偶尔加班一起去小饭店吃个饭。也有爱跑马的,踢足球的,泡吧的,玩乐队的,啥人都有。

我是从北京回长沙的,回来时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虽然不想回长沙,但没拿到北京户口,买不了房买不了车,成家也面临实际问题。回来这么久,我还是不后悔,在长沙买房成家养娃一条龙。这一两年特别明显,我当年在北京的同事有不少被裁员了,大部分被迫转行了,有的去友邦卖保险甚至去做健身教练了,只有少部分还在坚持。回长沙,中联也是上市公司,上班整体来说节奏稳,比较适合我的性格,一点点做,但主动做,积极做,总会有回报。

#中联重科#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