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等金融科技岗校招求职攻略:2.2 银行科技值得去吗?
【专栏介绍】银行、证券等金融科技岗一直是很火热的校招求职方向,但有很多应届生由于对这个方向认知不足而没有留意机会,也有很多同学擅长互联网、但却不知道如何准备金融科技岗的笔面试,特别是对金融科技岗的工作性质、行业形势、就业前景等也不太清晰。因此,作为混迹多年金融科技行业的打工人,哨哥决定整理专栏《银行等金融科技行业校招求职攻略》,通过职场真实经验分享减少金融科技岗的校招求职“信息差”,帮助牛友们摆脱学生思维,摆脱误导信息,拿到满意offer!
【作者介绍】作为创作者,哨哥已经持续多年为在校生们提供求职辅导和职业规划,也持续多年和金融科技职场人士交流,覆盖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公募基金、私募、信托、期货、监管等各机构大佬。同时,也和互联网厂子里的大佬们保持着联系,覆盖阿里、腾讯、百度、华为、字节、拼夕夕、JD等。当然还有一些国企央企大佬来指导工作,涵盖了烟草、电网、军工等,欢迎大家多互动交流~
银行是金融行业最早开始大力搞金融科技的机构,基本各个维度都比较稳定和成熟,甚至说算法的应用等也会相对自如一些,自研的一些能力也会用得相对多一些,不像券商科技更多会是做项目管理的工作。不过,近年来房地产走弱、让利实体经济、降息...银行业一直在承压和维稳的路上,自然福利、待遇、晋升就没那么乐观,整体HC也在明显缩减,对于应届生并不友好。当然,中大小银行是有差异的,国有大行薪酬还算稳定、就是晋升通道更卷了,比以前也更辛苦了,佛系一点看待的话,也算稳稳当当的。其他银行的话可能就没那么稳了,多少年终可能也会被“摆一道”,平时辛苦程度也会增加得比较明显一些。
那么,有哪些大中小银行可以投递?在银行可以躺平到退休吗?去银行了技术是不是就废了?选择银行科技意味着什么?...哨哥后续将在专栏一一为牛友们揭晓,欢迎订阅哦~
今天哨哥继续给大家介绍,银行科技岗是不是真的毫无技术?银行科技岗适合躺平吗?...
(记得关注哨哥,订阅专刊哦~)
1、大部分同学选择银行是为了“稳定”和“安逸”
看过哨哥的文章,多少可以肯定的是,这几年央行系统内至上而下发了很多关于金融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几大国有行、地方银行等都逐步在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规划,金融科技一定是大势所趋,不存在“消失”的风险。另外,银行科技大部分还是不存在毁意向、毁约、卡实习期、裁应届生等情况,当然个别可能有问题,所以只要你规规矩矩打工,不要犯大错,“稳定”还是杠杠的。
至于“安逸”,这几年会比较难,确实行情不好,导致金融行业整个都在强监管、降本增效,然后还要提质增效,所以整体来看银行科技现在的状态是“活更多了、要求更多了、但薪酬福利待遇却被限制着”,总之就是没有行情好的时候那么舒服自在了。因此,在这时候,选对公司也很重要,有些银行科技也超级卷、没少被骂,有些券商就更别提了...选对公司会舒服不少,所以把握“信息差”非常重要,欢迎来找哨哥聊,一般体量越大的银行受此影响会越小一些,相反原来非常“安逸”现在很多都没那么好过了。
所以,选择银行,更多还是希望追求“稳中有进”,在“稳定”的基础上寻求舒服的位置和相对“安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如果你还无法接受金融科技会有行情差的时候,还无法接受被各种条条框框约束,还想要追求超出预期的薪酬等,那就别去银行~
随口多说两句,时不时就会听到,某某同事的老公35岁以后没工作了,年轻员工感受肯定还不深刻,什么是稳定,等到年纪上了可能体会才会更深刻吧,年纪大了国企招聘也都不太愿意招,所以跳槽不易,大家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还是不要想当然吧~
2、建议大家带着“职业规划思维”选择银行科技
虽然哨哥有时候会说“要抱着一辈子就在银行里搞事业的心态去选择银行科技”,但有些同学入职后就是会发现适应不了这样那样的环境,那么这个时候还有机会跑路吗?答案是“有机会”,为什么这么肯定呢,因为还是有挺多这样的案例的,有跳出来去券商基金的,也有跳出来去互联网的,不过一般跳槽的都很优秀,所以如果你在考虑选择银行的后路,注意多提升自己、自然就有机会。
特别是,对于有职业追求的同学来说,不想躺平、想要在金融科技方向做出点东西,那么更需要带着“职业规划思维”去银行科技,如果你对银行科技的内容不是很了解的话,可以去翻看哨哥之前写的的金融科技专栏,这里再重复总结下:
(1)自上而下,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所谓自上而下,就是如果可以在最开始拿到一个金融科技大平台,那么后面的跳槽相对来说就会简单很多。理由也很简单:大平台提供给你的职场内容是小平台所不能沾边的,无论是视野、还是资源,还是具体项目的开展,都可以让你学到更多东西。
这里提到的金融科技大平台,可以有多层理解:
① 选择了体制化非常浓烈的金融国企大平台,像XXX总部、XXX监管机构这种的,那么未来工作很大概率是不会和代码有很多挂钩,你可能可以接触到更多公司业务的实操,学习金融科技的布局,清晰金融科技的落地应用场景建设等等。
对于这条路,需要你积累更多丰富的业务理解,以及将科技赋能金融场景的项目管理经验。优点很明显,未来你“至上而下”的机会在于选择性比较多,包括业务方向、包括金融科技方向、甚至包括技术方向。缺点也很明显,你的风险在于,体制化比较浓烈的国企,很容易让你被“官僚主义”折磨到,不能“居安思危”,已经“躺平”了,所以明确目标、保持动力是很重要的。
② 选择了技术氛围较浓烈的金融科技国企大平台,像XXX总部、XXX监管机构下面的研发中心、技术公司,那么未来工作很大概率还是会和代码联系,很多大佬会有“技术洁癖”,希望有技术积累、那么就会选择这个方向,因为既稳定、又有技术。
对于这条路,和① 的区别在于,可能再往业务方向靠的机会没那么多了,你对于业务的理解也会相对有限。优点很明显,就是有一定的业务积累+技术实践经验。缺点也很明显,这类型的平台有的技术自研能力较强、可以接触很多业务和技术,但有的技术能力则很弱,“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是有点鸡肋,你好像有技术、又好像觉得自己不行,不上不下就真不好跳槽了。
③ 选择了头部的金融机构,像XXX头部券商,XXX头部基金,XXX知名私募这种的,那么未来的工作大概会分成三大类:①很技术的,包括研发、测开、运维等。②项目管理的,负责外购项目的推进,需要和各方打交道,推动应用落地。③做策略研发、策略开发相关的,听着就很高大上,更多是偏交易策略方面了,一般做得好的也都是大佬了、也有很多倒下的,门槛相对比较高。
对于这条路,和① ② 都不太一样,毕竟“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还是要讲究效益的,不像① ② 相对来说靠着平台就能活着。优点很明显,你的发挥空间会比较大,能学到东西、你的能力也能得到金钱兑现。缺点也很明显,肯定会更辛苦一些,收入会随行情波动,你选择了①②③某个方向,可能未来更多就在这个细方向上做文章了,想要更多、则需要更强的自驱力。
(2)自下而上,是金子迟早会发光
所谓自下而上,就是如果刚开始很难拿到一个金融科技大平台,那也不是说在这个领域就没有希望了。哨哥见过很多经过职业路径规划、一步一步走到自己非常满意的舒适圈,因为他们自下而上、充分利用了所谓“小平台”的资源,进行了大量的积累。
这里提到的金融科技小平台,可以有多层理解:
① 典型就是“金融科技公司”,很多人会喊它们“XXX金融机构的外包公司”,这些金融科技公司依托于XXX总部的资源,其实也可以吸收很多内容,只是相对来说会有点互联网的工作模式,没有那么稳定,这也是大家吐槽比较多的地方。从发展来看,每年也有很多优秀应届生加入到这个类别,也能拿到很不错的收入,如果是白菜的话,哨哥提醒你要多接触几个业务场景的开发,在技术层面多提升(这也是这类平台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优势所在),未来想要到更安稳的地方、拿到不错收入,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② 还有就是“金融技术公司”,很多人也喊它们“专注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公司”,刚刚哨哥不是提到了,头部机构很多都是通过外购系统嘛,没错,这些外购系统就是这里的“金融技术公司”开发的,它们专门卖这些系统。所以,这个类别比较难的就是,既要被自己本公司的老板们压榨(这里互联网模式更直接,或者说就是互联网模式了),又要被甲方老板们压榨,甲方有啥需要就要随喊随到。从发展来看,每年也有很多伙伴从乙方积累一段时间、摸清甲方套路以后加入了甲方,然后开始折磨“曾经的自己”。
③ 当然还有一些是地方性的、私企的金融机构,当然还有很多小伙伴一开始选择了回到地方、或者加入一些偏向私企的金融机构,这里可以分为两方面来介绍吧:一方面是像一些头部的股份制银行,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完全不输XXX头部机构啥的,当然整体来说是层次不齐、除了头部的都有很多可以吐槽的点。想要有所建树,还是需要像前面提到的那些优秀金融科技机构看齐。当然这方向好处还是在于整体稳定性较高、收入也不错。还有一方面是地方性的XXX金融机构,这块哨哥说实话,很难有很多金融科技方向的积累,因为确实资源就差比较多,而且平时也不太可能做很多金融科技的实质性工作,所以更适合想要回家舒服点的同学们。
(3)走进围城,互联网尽头是国企
当然没有绝对的“上”和“下”,毕竟每个人思考角度不一样,最后讲讲“金融科技”围城的里面和外面的情况吧。
① 互联网 --> 金融科技
哨哥看到社招有很多互联网的简历过来,但我们还是会说“XXX很难招到人”,原因在哪里呢?大概就是现在的金融科技社招对于应聘者的“技术”和“业务”都有要求,很多人觉得我是互联网大厂来的、金融科技怎么会不要我呢,但事实是我们确实拒绝掉了非常多互联网来的同学,因为确实没有很多“业务积累”,而现在金融科技在金融机构里分得很细,每个团队都在做具体业务的内容,招聘自然也是瞄着“有相关业务背景”的“懂技术”的同学,反而前面提到的“金融技术公司”比“互联网”可能更好跳槽。
当然,这里哨哥多说一句,有些小伙伴是在“互联网金融”方向做过一段时间,这个我觉得和“金融科技”的招聘要求会契合很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未来想来金融机构从事金融科技,那么要是要有意无意多了解业务背景,因为你本身就有机会了解。这里就包括很多方面了,有的可能是偏“消费金融”方向的业务开发,有得可能是偏“支付清算”、“互联网银行/保险”,还有一些更对口的“互联网理财”,应该说这些都更好直接跳槽到金融机构,不过有些待遇不一定比跳之前高哈哈哈哈哈...
② 金融科技 --> 金融科技
所谓“围城”就是如此,金融行业的金融科技从业者们其实和“互联网”的跳槽模式一样,也是在互相腾挪坑位,待遇上有一定提升。像银行、保险、券商、基金、期货...都有人口流动的,有的是金融科技互相跳,有的想去业务部门做科技...当然也有很多人习惯了在各自平台里安稳发展,毕竟在金融科技方向上好的平台总是能给你提供舞台,只要和技术直接相关的团队,只要你有技术能力、或者业务很熟、或者项目管理很牛...你都可以成为团队长,向上发展。我想,这点和互联网还是不太一样的,在金融行业,比互联网好的就在这里,“技术可以有生长”,但“并不是只有技术才可以生长”,欢迎加入哈哈哈~
3、关于银行科技方向的offer比较和职业选择
最后再提醒几点吧~
(1)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应届生来说,每个人的学历、经历、渠道、背景等都不同,自然金融科技行业在大家面前也就可大可小(门槛确实也都不一样),大的可以看到量化、高频交易等,小的可以看到银行、保险科技等,建议大家还是要多打开视野,总有适合你的坑位啊~(特别是如果你比较早接触这个方向,其实是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突破一定的门槛、为自己铺垫更多的可能性)
另外,很多小伙伴问总行和分行的对比、研发中心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对比等等,个人意思是,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经济压力、背景、认识、规划等等都是不一样的,从客观看总行当然比分行好、研发中心也比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熟...但是如果你未来选择回地方发展,包括发展的路线、想要从事的岗位等等,这些都会影响你选择的,还有如果你暂时没有更好的选择、那就好好干。
经过多年和应届生、职场的互动交流,真的就是有的人适合总行,有的人适合技术公司,并不是子公司就比总部垃圾,也并不是总部就比子公司厉害,所在的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你的路线不同、未来的可能性也不同,各有优劣,还是要看清两者的区别~
当然,如果你就想要追求一个名头的话,那当我没说哈哈哈...
(2)职业规划+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是金融科技嘛,所以技术岗位也是会接触到很多业务场景,会关注到银行的业务生态。然后技术栈也还是会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的,当然实际开发过程中,还是会结合业务场景再看如何应用和重构,不会贸然就用最新技术、会选择最适合的。
所以,哨哥已经反复提了N次了,搞银行科技一定既要多学习深入业务,又要多扎实技术能力,这样的话,如果是想要跳槽的话,外面同行业、或者券商基金保险等都是有金融科技相关岗位的社招的,现在还真不少,很多金融机构都缺这样的复合型人才。
当然,很多金融科技职场人士可能并没感觉到已经身处金融科技浪潮中,因为平时工作就是在重复着研发、运维等等的常规工作,并没机会接触业务。这里想说,并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要懂业务,有认识以后,你可以选择深入技术,也可以选择尝试别的可能,一切都是需要自己去主动接触了解,甚至有的时候是逃离舒适圈,就算还是回到原来的路线上,你的选择、经验是真实积累了的。
(3)什么科技岗位都有合适的位置和路径
金融科技的投入场景、落地应用是在不断增加的,细分领域也在不断发展,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政策支持,现在无论是证监会系统,还是央行系统等,都在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包括关键技术研发、 数据治理、伦理建设、信息安全、中心建设、网络架设、敏捷体系、风控合规、智慧运营、数字金融服务、渠道建设、监管科技、标准建设、复合人才培养等等。二是行业竞争压力也大起来了,数字化转型也是金融机构蜕变、各方面业务更上一个台阶的机会,大势所趋面前、机构不前进就等于是退步了啊。
涉及到的技术前面历史帖子也说了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大概就是除了传统的前端后台数据网安测试运维产品等等常规技术岗,就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算力计算低延时边缘计算区块链等等前沿技术,总之能满足大部分互联网技术的就业需要。
关于不同细分领域技术的落地应用情况,目前银行和证券还是金融信创快速发展的两个领域,保险信创也在逐步发展当中。其中,银行是最先开始搞金融科技的,所以校招银行也是互联网人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了,算是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券商紧随其后,因为门槛问题互联网人关注的就没那么多了,保险科技就相对少了。总之,不管哪个岗位一定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和成长路径。
(记得关注哨哥,订阅专刊哦~)
【减少信息差】也许你在网上听到过很多喷金融科技的声音,躺不平、钱少、和互联网一样卷、降薪...那么,哪些信息真实有效,哪些信息只是“嘴嗨”...这就是哨哥想要写《银行等金融科技行业校招求职攻略》专栏的意义,希望通过本专栏,牛友们能够尽量减少信息差,不要被网上“张口就来”的过来人经验误导,很多真的只是“门外汉”的“道听途说”~
【有事找哨哥】长期来看,房地产也许有黄昏,互联网红利也许会过去,但国内金融仍在成长期,感兴趣的伙伴们欢迎关注哨哥,订阅专栏,更深刻认识金融科技的求职就业准备,并更好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最后感谢牛友们的一键三连,欢迎留言和私聊互动~
★★★ 哨哥的公众号:吹哨人笔记 ★★★
#银行科技岗##金融科技##银行##我的求职思考##25届#银行、证券等金融科技岗一直是很火热的校招求职方向,但有很多应届生由于对这个方向认知不足而没有留意机会,也有很多同学擅长互联网、但却不知道如何准备金融科技岗的笔面试,特别是对金融科技岗的工作性质、行业形势、就业前景等也不太清晰。因此,作为混迹多年金融科技行业的打工人,哨哥决定整理此专栏,通过职场真实经验分享减少金融科技岗的校招求职信息差,帮助牛友们摆脱学生思维,摆脱误导信息,拿到满意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