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方向就业单位分析——杭州恒生电子

关注我的老粉丝都知道,从软件技术人员角度来说,我对软件厂商的评价一直比较低。
软件厂商虽然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但因为不是搞自己的产品,往往在架构、稳定性等对技术有一定追求,且对软件技术人员成长比较有利的地方都是得过且过。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软件厂商挣钱的模式就是干一单赚一单,利润就是客户给的预算减掉成本,为了多挣钱,当然要拼命压低成本,用最廉价的人,做最短期的技术设计,反正这单干完下单还是不是自己都不确定。
但恒生电子是软件厂商中的例外,他们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公司,因为他们干的是金融行业,这个行业的客户太有钱了。
上周跟一个恒生工作多年的老朋友吃饭聊天,我问他,恒生是怎么做到过去2年保持31%、18%的营收增速的?他笑着说,这简单,系统层面不需要大变化,找几个小功能,稍微改下代码,产品经理包装一下,销售就可以跟客户收个几十、上百万,这点钱对客户来说,毛毛雨啦。
客户有钱就算了,恒生在金融软件领域,尤其是券商、基金公司中属于垄断性的存在,这个领域中的其它公司,像金证、顶点、衡泰、金仕达、海益、兆尹等,在恒生面前就是个小弟弟。
近些年有部分互联网大厂也开始进入数字化领域,用自己这么多年干业务积累下来的技术去搞客户,像蚂蚁、京东数科、360等,但他们更侧重于PaaS层的技术基础设施,互联网领域内的用户运营、营销等产品,对于恒生的核心业务系统,他们短期内搞不了,也不会去搞。

大趋势来判断,数字化国家战略加持之下,金融科技的投入有增无减。
银行软开近几年在全国各个城市遍地开发,除了几个一线城市之外,杭州、天津、西安、南京、苏州、珠海、成都、长沙、合肥、武汉这些二线城市,谁都有几个银行软开。
至于恒生最强势的地盘证券领域,23年初,中证协向券商下发了《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券商未来三年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不少于平均净利润的8%或平均营业收入的 6%
问题来了,指望着券商自己大规模砸钱搞研发那是不可能的,以券商招人只看学校不历不问专业水平、好用不好用不在乎就图个门面的尿性,再多的优秀应届生进去之后也是当当甲方而已。最终预算还是流向恒生、金证这类软件厂商。
整体来讲,对于恒生未来业务上的发展,我是比较乐观的。

接下来看看恒生的核心产品。
证券经纪领域,主要做交易系统,比如,账户管理、资金清算结算、委托订单管理、接入服务(与交易所、中登等交互)等。
财富管理领域,主要做资产配置、产品管理、理财销售、营销服务等。
资产管理领域,主要做投资决策、投资交易管理等系统。
机构服务领域,主要做收益互换、PB2.0、LDP 极速交易、算法总线等。
数据风险领域,主要做数据治理、风险监控、合规报告、流程管理、信息报送管理、反洗钱服务等。
其它还有像现金管理平台和票据业务产品、财险核心系统等。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恒生的这些产品线,那就是业务属性非常强。
看看恒生新签约的一些客户:广州期货交易所、中国水权交易所、上海清算所、上交所、北京绿色交易所,都是属于金融行业基础设施的存在。
以前的时候,恒生里面不乏干上几年跳槽到券商这类甲方公司的,因为他们比甲方更懂业务。当然,最近几年行业内卷严重,这个趋势在减弱。

我在杭州,有恒生的朋友也有阿里系的朋友,倒是可以把恒生的开发跟阿里这种互联网开发做一个对比。

第一、薪资方面
即使不考虑股票带来的收益,恒生绝对比不过阿里系,因为阿里这类互联网大厂做的都是平台业务,一个产品上线就可以推送到万千的商家、亿级的消费者,而恒生是一个个客户、一个个项目地挣钱。
从挣钱效率方面来说,恒生这种软件厂商远比不上阿里这种平台大厂。
第二、技术方面
阿里这类互联网大厂讲究的是超高的流量,多变的业务,快速创新试错快速迭代。十年前这些可能是屠龙技,学到了之后去互联网大厂拿高薪、拿股票,而现如今已经烂大街了,校招时随便面试个应届生,都能把MQ源码给你讲得头头是道,加缓存、分库分表这些更是常识。
而恒生的系统你会发现技术体系相对互联网公司老旧的多,技术架构上跟互联网公司也差异很大,因为他们的核心是业务逻辑。一段代码要不要加,可能取决于监管、法规而不是产品经理。
所以,如果从技术上对两家公司的话,只能说领域不同,各有侧重点。阿里系解决互联网平台的前沿问题,培养了很多优秀技术人员,而恒生复杂的业务壁垒也养活了一批有竞争力的技术。
曾经,有个恒生的老架构师跟我说,把恒生的代码放出去给到别人,他们也干不了,因为别人能看懂代码但却搞不懂业务逻辑。
第三、稳定性
只要是私企,大家的流动性就都不会特别低,但恒生技术人员的稳定性依然比阿里这种互联网平台大厂要低。
可能是业务领域狭窄,恒生作为领域内的龙头企业,要跳槽其实可选择空间不大,不像阿里的技术人员,可选择空间太大。但不得不说,恒生的压力确实比阿里这种内卷无比的大厂要舒服很多,即使大家都有绩效排名,恒生体系也远不如阿里的361残酷。

创新业务中,提一下恒生聚源,恒生旗下做数据服务的子公司,校招会释放一些offer,在长沙有个研发中心。虽然说是子公司,实际管理上就是恒生的体系,跟腾讯云智、蚂蚁数字马力这样在薪酬福利上与集团隔离的技术服务子公司还是不一样的。
倒是恒生金锐,跟腾讯云智、数字马力有点像,属于恒生的全资子公司但其实是资源中心,哪里需要人就去哪里,软件技术人员本身不属于某个产品线,只是流动调配的资源。
作为软件技术人员,如果在组织结构上属于某条产品线,那么日常工作中要参与需求评审、与内部的销售、解决方案、外部客户交流,与下游的质量、交付、运维等协同做研发,专注在一个产品线上,对于产品线技术架构、演进方向、质量等都是直接责任人,工作要求比较高,个人成长也比较快,
而如果只是一个流动的资源,不管去支持哪个产品线都不是核心人员,只是领点任务干活,不需要也管不到其它,别人也不会搭理你,这样的环境坦白说只是有数据权限的外包而已。
另外,恒生在武汉也有个不大的研发中心,最初应该是要服务于区域内的几家券商,这种大客户经常会要求乙方派驻一些研发人员过去,可能后来时间长了干脆搞个研发中心了,反正武汉学校多、人力资源充沛,相比杭州待遇也低,只要当地有业务,是个挺划算的事。
#晒一晒我的offer##如果可以选,你最想去哪家公司##互联网没坑了,还能去哪里?##恒生电子#
全部评论
是不是写错了 稳定性应该比大厂高吧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2-05 15:02 四川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1-23 16:38 浙江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1-22 18:52 安徽

相关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小浪_Coding:个人技能一条测试没有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26
33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