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读研吗?
大家好,我是KaiSarH,三年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了,回想自己三年的时间,自己确实成长了很多,也有一些感悟,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真的需要读研吗?什么样的同学适合读研?
我的本科是山东的一个普通二本,物联网专业,本科软件硬件都要学,但是什么也没学精,加上环境和个人心态所致,本科更多的时间是在玩。当我发现我的能力不足以支撑我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时,我决定和女朋友一起考研,希望可以再用三年的时间提升自己。最终我也成功了,考到了北京。
我相信大部分同学考研的目的应该是和我类似的,我不是来搞科研的,我只想拿到研究生毕业证,然后可以更好的找工作,所以我本能的以为读研和本科一样,时间随意自己支配,随便混一下就毕业了。可是当我真正来到学校的时候,才发现我把读研想的太简单了。
我们学校专硕研一需要把课程学完,而我导师要求我上学期就把课程修完,然后研一下学期之后就要么跟着他做项目,要么就搞科研。于是研一上学期基本没有自由时间,除了上课就是上课。之后就疫情了,但是在家也没闲着,也要跟着他做横向项目,同时还要照顾自己的课题,做实验,为毕业准备。。就这么一直搞着,自己只能抽时间学习,做好自己的计划,基本读研后就没有了什么娱乐项目。一直到研二下学期找到工作,到了研三才基本结束了这种高压生活。
当然这是我的案例,也会有同学过的比较洒脱,继续参加学生会、参加各种社交生活,当然我从一开始就明确自己读研就是提升自己,所以过的比较艰苦。总的来说读研是有一定科研压力的,就算不给老师做项目,想要毕业,相对本科来说也是困难一些,如果是学硕,基本必须要有小论文,然后可以有比较好的成果,专硕就是工作量够大就可以。
我也整理了一些问题,以问答的形式记录在下面。这些都是我的个人经验- -,肯定是一家之谈,所以大家看着参考一些就好。
- Q:硕士与本科有什么不同?
A:第一个是培养方式不同,本科的时候大家的任务就是上上课,然后毕业做毕设就可以,但是硕士要求会更高一些,读研计算机专业一般都是三年,大部分第一年就需要把课程上完,甚至第一学期就要上完,剩下的时间你需要自己做科研,或者说跟着老师做项目,硕士毕业需要有自己的课题,毕业的时候要么要有一定的创新点,要么工作量要达到,要求还是要比本科高一些的。其次就是硕士没有了老师,班级的概念。三年与你联系最多的就是导师、实验室的同学和舍友,当然有的同学可能会参加学生会之类的就不一定了。硕士上课不再以班级为单位,可能只有刚开学的时候大家坐一起选个班委,然后班长就给大家发个消息通知,很少能像本科一样大家一块玩一块上课之类的。而且导师也不会像本科班主任一样照顾大家,导师也有自己的科研任务,很多导师基本上给你订个方向,一周开一次组会,偶尔和你讨论一下进展,发论文的时候帮你修改一下,其他时间更多都是你自己在决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第三就是时间,本科的时候大家上完课基本就自由活动了,但是研究生大部分导师都会要求学生没课的时候到实验室学习、科研,具体的时间不同导师会有所不同。硕士有大把的时间由你自己掌控,而怎么消耗这部分时间,基本就决定了你能达到什么高度。
- Q:计算机可以从事哪些岗位?不同公司有什么特点?为找工作做了哪些准备?
A:计算机读研后续方向主要就是三个,互联网公司、国企(公务员)、升学。选择哪一个主要是看自己的家庭情况,未来打算在哪里发展,科研能力而定的。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就是薪资高,当然也需要你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工作时间也会更长,而且需要不断学习进步,否则就会面临年纪大点后被优化掉。国企单位、公务员的好处就是稳定,基本属于铁饭碗,而且会给户口,工作时间也相对轻松,但是薪资水平会低一些,而且有些国企比较看重学校,公务员只能针对专业报考,可选择性不多。读博的好处就是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不管在学术还是未来就业都更有竞争力,不过就是需要自身有比较好的科研水平和成果。
因为我是想着去互联网挣钱,所以我求职的时候全都是投的互联网公司,硕士在自己学习的时候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我在学的时候基本前端后端各种语言都会学,所以掌握得比较多,现在也是在公司做全栈开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敲代码。不管是做科研还是学技术,都需要你不断学习,科研需要你不断读论文了解别人的想法,然后努力做出自己的创新,学技术需要你不断去了解新的技术、框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等真正求职的时候,需要抓住提前批的机会,没有笔试,相当于多一次机会。自己意向岗位做针对性的准备,比如在牛客网等网站多看看面经,不断总结。也可以先从小公司开始投起,不断面试找感觉总结经验,最后冲大公司。大家可以从事的岗位是挺多的,算法、前端、后端、大数据、测试等等,具体以后会干什么,主要看大家对什么感兴趣和以后会做哪方面的研究。我面过挺多的公司的,主要可以分成三类,外企、中小厂、大厂。外企会比较注重英语能力,会有很多轮面试(微软会有5轮),会多方面考察你的能力。中小厂就比较应试的感觉,经常会在八股文里出题,出的题目也比较死板。大厂一般会比较灵活,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也会经常和你交流讨论,基础是一方面,比较看重你的发展潜力。大部分公司都会比较看重实习经历,比如你如果在腾讯实习了两年,学到了比较多的东西,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会比较顺利。但是应届生更多还是看基础,因为大部分硕士是没办法出去实习的,所以比拼的就是基础,掌握得越扎实,机会就越多。项目经验也比较重要,如果平时自己可以找机会练手,多做几个项目,也会比较好。
- Q:如何选择报考院校?
A:我觉得报考院校主要看自己的想法,你是想搏一搏,考个985、211,还是说稳一稳只要能考上就可以,是想去大城市体验一下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还是说安逸一点的继续学习生活。我觉得大家刚开始把目标定高一些,给自己高点的目标,可以更有动力去复习准备,最后确定报考的时候,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报考院校。报考院校很重要,考得好不如选的好,有可能你成绩不高,但是报巧了,就能去一个好的学校。然后就是大家的考研目的,如果是想提升技术,最好还是选一个大城市,可以去实习最好,大城市会有更多的实习机会,如果目标是搞科研,最好是找一个好点的学校,学科评估好一点的专业。 - Q:真的要读研吗?
A:我觉得如果大家志不在科研,同时觉得自己专业能力够硬,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就可以不考研,很多公司还是更看重技术的,学历其实并不是特别重要,你工作三年所积攒的经验不会比读三年硕士差。但如果是没有比较好的技术,还没有做好进入工作的准备,还是更推荐大家考研的,继续提升自己,考研是最后一次相对公平的改变你自己命运和生活的机会了。
有的同学读研是热爱科研,希望可以有一番成就;有的同学读研是为了提升学历,更好就业。而不管怎么选,目的都是为了有更好的生活,所以大家好好斟酌,希望大家可以选择对自己发展最有利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