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踩过的那些坑(实习转正、头衔给的高、浮动绩效)
初入职场的时候,非常容易遇到很多很多的坑,能躲就一定要躲。🤣
就我的经历,和大家谈谈我当时的情况,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
1、“先实习,表现好的可以转正”
经历
秋招前,我的一家实习公司。
入职前说的就是”先实习,表现好的可以转正“,但是没有说清楚具体的转正时间和转正流程。
等到了秋招时间,心里着急,就主动问hr,结果hr让等秋招系统开放,自己投,我琢磨着这个和内部转正没有什么关系。
就联系了直属领导,直属领导说这个岗位是日常实习,只能通过校招。
组里面有很多的实习生,根本不可能把名额给日常实习的实习生的,特别是非技术岗。
后来实习转正流程一拖再拖,没有人举办,只好自己申请离职,换了一家公司实习,第二家有说明确的实习转正,最终也给了转正offer(因为地点、薪资的原因也没有接)。
心得
讲真的,实习生转正的机会微乎其微。
实习期留用的机会,确实是有的,这样说的目的无非是想让你有一些盼头,心甘情愿的卷,拿着微薄的工资,干着全职的工作。
除非你特别喜欢这个岗位,并且珍惜这个锻炼的机会,如果单纯是为了转正,那么不要选择说这样话的实习岗位。
如果你选择相信企业给你的承诺,那你要请企业务必明确转正时间、转正流程、何为表现好等具体细则。
2、三千的工资,三万的头衔
经历
我毕业后进过一家初创公司,入职时没有问清楚组内的产品岗位情况,进去后发现只有我一个产品经理,老板们因为是初创公司,会直接和我对接,对接商务、合作方、技术方等等,完全就是产品总监的活,老板给说的规划和未来期许都非常好,但是这样的公司,本来就在初创期,不可能给你很快的涨薪升职,后续我问hr涨薪制度,被告知是没有的。
心得
头衔是最便宜的奖励。各行各业的title现在已经是高的顶天了,工作一年的新人很多都叫总监了。这样的公司往往缺乏系统的升职和加薪体系,内部的管理也是非常混乱的,权责分配也是非常不清楚的。可能三年以后你还是那个拿着3000工资、3万的总监。
3、工资先发60%,浮动绩效40%
经历
我入职的一家公司,工资开了22k,但是最终被告知有2k的绩效,绩效具体内容说入职定,入职的前一天,也是说到了之后再说。结果第一个月快结束的时候,给了我一份网上的”产品经理绩效考核“,我一搜,和百度文库里面是一模一样的,也不算特别苛刻,我答应了。结果第一个月给了我满绩效2k整,我还是蛮开心的。但是第二个月绩效就直接是0,我知道公司因为疫情的原因确实这个月效益不好,也不好问什么。所以在这样的公司,含绩效的话,平时工作的非常辛苦,每个月还得提心吊胆,真的非常累。
心得
为了更好的激励你,我不知道这种方式是怎么出现的,美其名曰是管理者的抓手,难过的是,现在无论大小公司都用这种方法,有没有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我不知道,但让员工更加苦不堪言了是真的。对于有公信力的大企业还好,不会欠你这个钱,但是有的小企业做着做着就倒闭了,每个月都没有拿到40%,最终40%也不可能找谁要得到。你们自己判断企业存续的风险吧,大厂还行,创业公司要是给你开这样的工资,你一定要谨慎。
如果可以的话,请大家帮忙给文章评论+点赞+收藏+转发~(不甚感激)
#职场初期踩过的那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