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实习经历与感受
01 背景介绍
来阿里实习是6.24号,之前是在美团实习,其实选择去阿里也是纠结了蛮久的,当时是腾讯云和阿里二选一,阿里在网上的评价一直都不好大家也都了解,而腾讯云其实也一般,相比之下阿里的技术更好一点,所以最后就决定去阿里了,不去看看真的觉得有点可惜,如果那些传言都是真的,再跑路准备秋招也来得及。
脉脉上的经典阿里味
入职前的准备工作,就是给自己起个花名,我给自己起的名字叫,狼海。光看这两个字还是挺难理解其中的含义的,其实是两个人物的组合:Jon snow和章北海。如果看过《冰与火之歌》和《三体》,就会了解这两个人性格,都有些深沉、有些冷酷、执行力max,都对未来有自己的打算,都有着要承担的责任且对于这个责任有着自己的思路,这些我都很喜欢,我想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
虽然章北海现在还没有剧照,但我也觉得没人能演章北海
02 Outing
入职的时间点是比较巧的,正好是618大促之后组里人准备出去outing,所以我一个并不需要放松的人此时就厚着脸皮跟大家一块放松了,借着这个机会也把组里的人认齐了,这次玩的是很开心的,也了解到了大伙生活中的一面。
一共是出去了五天,实习生是没有outing补贴的,这一块是组里大伙帮忙凑的补贴,组里还有人请吃饭有人请洗jio,所以回来后自己就拿了200多块钱,呜呜呜,感动。
03 需求开发
组里的业务是用户增长,个人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离C端用户很近,这次为了不泄露信息,就用字母来表示做过的需求了。
A需求:这是第一个周接的需求,当作是练手,是一个关于手机天猫的拉新项目,在一期的基础上做后续的改动,技术方案已经给出来了,我照着来实现就行,通过这个项目算是入门了一些阿里中间件的使用。不过这个项目有个槽点,就是跟业务方接触比较多,运营总是在任何时候@你,无论大事小事,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烦滴很,后来借助现有的平台给他们写了个工具,让他们自己去排查问题,结果是产品先会用了,运营还没学会,真难搞。
B需求:一个运营平台接内部审核工具的需求,自己出技术方案,这个需求我觉得是蛮有意思的,考验方案设计能力,让它正常运行且具有复用性,显然我当时并不具备这种能力,第一版技术方案被吐槽考虑太不完善了,但确实说的没错,当时的设计除了正常流程,其他流程都不能做到完整的状态流转。后面改了好多版,其中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从使用者角度考虑造成的,这次算是学到了,感谢前辈的耐心指导。
C需求:是一个crud需求,缓存+数据库,从头开始写,也是自己出技术方案,我也挺喜欢的,虽然只是crud,但是这个需求提供的能力是很关键的,不能出问题,考虑到异常兜底、数据一致性、峰值QPS、拓展性、响应速度等问题,用到的知识就比较多了,在这方面师兄也针对我的技术方案给出了很多的指导。
其他:因为入职的时间比较晚,怕答辩的时候产出不够,就周末的时候又看了一个中间件的源码,叫switch,是个通过反射来实时修改项目中的变量的值的中间件,比较简单,看完后整理了文档,在答辩PPT上以一张图片的形式过了一下。
04 807事件
感觉这件事情当时对大家的冲击还是挺大的,无论是正式员工还是实习生,我也挺想聊聊这个事。
我个人的话,说实话不是喜欢吃这种男女关系瓜的人,如果我不是在阿里实习,我不会关注这个事,但是我喜欢当前的工作环境,我想留在这里,所以我不希望阿里不好,这次阿里高层的举动确实让人有些失望,响应很慢,我觉得我师兄说的很对:要公司在法律之前做出判断,是很难且不合理的,但是在结果未定之前,要把自己该做的做好。显然是阿里没有做好,无作为也无人情味,我并不关心真相到底是男QJ女还是女GY男,这个对我来说都无所谓,我在乎的只是公司的态度。
虽然阿里无情,但阿里人有情,阿里人在帮扩这件事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暂不管真相是什么,先发声,再寻求公正,不就是现在的环境吗?声音都发不出去,后面就什么都别想了。借用《大明王朝》里的一句话,“百姓不知道什么是朝廷,百姓心里的朝廷就是我们这些当官的”,同理,我不知道什么是阿里,我心里的阿里就是我认识的前辈们,我所在的环境目前看来是好的,那阿里对我来说就是好的,虽然整体还有大大小小的问题,但我也改变不了,我只能做好自己。
05 答辩
答辩时间是8.17,这时候手里已完成需求一个、进行中需求两个,三个挑两个拿出来讲讲产出就够了,全拿出来讲就超时了,这个PPT是我自上学以来,做的最认真的一次,同时也第一次觉得,做PPT还挺有意思的。
做PPT
几号开始做的现在记不得了,应该是蛮早就开始了,第一次是周五自己做了一版大纲,师兄看完后给了很多建议,我周末就按照建议重新设计,第二个周组里整了个评审,就是在主管和其他前辈的面前过一遍PPT,听听他们的建议,之后自己再改一改,同时也跟组里另一个实习生(后面用LY表示)一块交流交流怎么做好PPT,周末的时候自己在公司演练,为的是做到脱稿与熟练,第三周组里过最后一次,这次就是计时+脱稿展示,做最后的修修补补,之后就正式答辩了。
在这里是非常感谢组里的前辈们和同一届的实习生的,尤其是我的师兄,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给了很多关键性的建议,帮我理清了展示的思路,知道了展示的侧重点在哪里,这个过程中的收获已经超出了答辩本身的收获。
项目的展示
一个项目的展示思路:我理解的所谓答辩或述职,就是让评委在短时间内了解你近期所做的工作,并认可你的产出,我理解的作为业务开发,答辩的重点应该放在业务上,而不是技术细节上,技术细节固然重要,但是不适合在这里讲,这里是要直接拿结果的,要说评委想听的且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听明白,要是技术细节太多了我感觉他们就困了,所以我一个项目大概只有10%的时间是在讲技术,其他都给了业务与思考。
一个项目的展示流程:
-
简单讲清楚项目的背景,即基于什么逻辑提出的这个需求,还有业务价值。
-
介绍项目的简短的整体链路,可以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这里不应该复杂,因为听众是没有前置输入的,太复杂他们听不明白也没兴趣。
-
指出自己负责其中的哪些部分、如何做的。
-
说明项目中遇到的难点,以及如何解决的。
-
展示项目的成果,有数据就上数据,对于自己写的每一个数据,都应该清楚来源、变动原因,不然很容易就被问住了。
-
讲讲项目的后续规划,体现自己对项目有理解、有思考。
-
总结在整个过程中自身的收获。
杀手锏
在师兄第一次指导我PPT的时候,就提过我可以对比一下美团和阿里的实习体验,说他们也没跳槽过,可以讲讲这个同时也给他们做些输入,当时我还没有什么思路,所以第二版PPT没有加对比的内容。第一次组内过PPT的时候,主管也提到了这一点,可以对比一下之前的实习,再加上感觉LY的PPT内容很充实,我的显得有些干瘪,所以就决定加上这一块,放在最后面。
仔细思考了一下,回想之前在美团优选的工作体验,决定从培养、节奏、研发体验等角度展开对比,形式采用图表的方式更为直观,对于我觉得更好的一方,我就用对应公司的颜色标注,阿里是橙色,美团是黄色,第一版做出来之后,黄色只有几条,发给LY看了下,他说有跪舔嫌疑,我回头一看,确实,就改第二版,黄:橙=6:7,这次算是OK了。
这个表在答辩的时候效果是超出预期的,评委们的关注点都在这上面,问答环节大概有60%以上的时间都是针对这个提问的,我也提前准备了一些问题的答案,这一块问答还算是顺畅。
美团优选与阿里猫超对比图,细节就不说了
答辩与结果
答辩的时候自己讲了23分钟,评委提问应该是7分钟出头,感觉表现得还可以,下面的技术和HR都挺认可产出的,项目问题问了一个A项目的数据变动原因,问了C项目的QPS是怎么估的,还有C项目的能力为什么自己做而不复用等等,剩下的都是围绕上面的对比图来问的,具体的就不说了,从结果来看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再次感谢组里前辈们的指导。
06 团建
众所周知,工作日时间里的团建才叫团建,8.31周二十三点出发的,先是越野车,再是真人CS,最后是烧烤,一直到晚上八九点,玩的很好。
阿里P8,在线烧烤,三块一串,十块三串
07 答辩之后
答辩完之后,活就少了,这个时候开始想自己要做点什么,以及回学校之后要做点什么,后来想到,要不自己造一套简单的轮子吧,通过这种方法来学习,因为之前做个一个RPC的,所以下一个想做MQ的,就把《RocketMQ深度剖析和实战》给看了。
主管后来说其实日常的开发基本是不需要自己去写个RPC、MQ什么的,重点是学习下高手怎么写的代码,他们的代码结构、规范,那个是最重要的,听完后深以为然,觉得这方面确实要好好提升一下,就把《clean code》拿过来看了,不得不说很有收获,因为也看过一些中间件的源码,所以这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明白了某些地方如此设计的原因,这些都是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后面还接了个D需求,但这个被我搞砸了,这个需求看似简单,但是要理解整个项目的设计,当时是想着,把这几个功能点做完就行,就不去了解那么多了,因为后面马上就离职了回学校也用不到这个了,想干点以后还能用到的,后来发现这个思想很有问题,太以自己为中心,结果就是误人误己,算是长了个教训,还是应该认真对待的,没站好最后一班岗,有点遗憾。
工作之外,周末抽时间去了趟上海玩,做公司的幸福大巴很方便,公司门口直达上海,本来周五晚上走,周一再请假去迪士尼,三天玩遍上海是很合理的,但是没想到正好赶上台风”灿都“来了,周一迪士尼停止营业了,就只好离职后再抽时间去了:闲里偷闲,上海三日游!
08 生活
这次算是吸取了北京的教训吧,开始找能让自己放松的事情了,免得一直压力过大,出现情绪极端低落的问题,所以在休息日的时候,除了在公司学习、做PPT,还找了三件事情做:王者荣耀、小说和电视剧、箫。
王者荣耀
想找个东西放空下自己,但又不想过于放空,即使是娱乐也想找个能稍微研究下的东西,所以就下了王者荣耀,之前大学的时候玩过,也不算新手了,当时正好赶上云缨新出,感觉很不错,用枪很帅气,人物也很美观,有位移有控制打团强单带强单挑强,目前看是找不出什么缺点,我感觉后面一定会削。
然后就用云缨打到了星耀二,云缨胜率是72.4%,有一次周六我玩了一整天后,我察觉到我的状态不太对,我好像太想上分了,有点太想赢了,这导致我在这上面花了不少时间,而且有时候打完了也会生气,我感觉这不是我想要的状态,就给卸载了。
小说和电视剧
也就是随便看看,下班后是没有什么精力去看工具书的,脑子有点转不动了,随便看点小说消遣一下,看了《围城》、《子夜》、《醉步男》、《流浪地球》、《鲸歌》、《朝闻道》、《文心》,电视剧是看了《大明王朝》和《觉醒年代》。
箫
想学一门乐器的想法是很早就有了,因为我唱歌很一般,但我又比较喜欢一些歌,那既然唱不好就借助乐器吧。然后是选型,基本就是在吹的里面选,一开始想到的是亚索吹的那个,查了下叫尺八,好吧,虽然亚索吹起来很帅,但是这个乐器的外观我不太喜欢,就另外看了笛子和箫,笛子声音太欢快了感觉并不适合我,之后在B站看到了河伯吹的《天行九歌》,被惊艳了,就选了箫。
箫是6.27到手的,一开始还不算忙的时候,回去会吹个半小时左右,到十点半之前,再往后就扰民了,后来准备答辩的时候比较忙,那阵也就没练了,直到答辩结束之后才再次开始,到现在只练了两首:《大鱼》和《天行九歌》,虽然吹得还很烂、错音很多、气也不顺,但我还是把《天行九歌》放出来了,来作为一段经历的收尾,算是有始有终吧,现在在学校应该是不会再吹了,独居的环境没有了,就很难找到不影响人的地方去练习,会找一个新的东西玩一下。
(牛客不能显示视频号,算了)
虽然整了一些活,不过该emo的时候还是emo,情绪一直是个问题,每个周五下午是最开心的,而周五晚上又是最难受的,不想面对周末,经常感觉不到活着的意义,好像很好强,又好像什么都不想要,不过这个事慢慢来吧,往后的路还长着呢。
09 感受
如果看了前面我写的,那么大概是可以体会到我的感受了,我对这里的工作环境是蛮有好感的,之前有时候也会对职业生涯感到迷茫,也不知道前面的路是什么样子,但是见过组里的一些前辈以后,我大概是明白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了,非常感谢我的师兄,review我的代码的时候给很多思路上的指引,包括技术与业务,每次review之后我都会写文字记录,有时候是可以写上千字的。
再就是宽一点的感受,实习期间是认识约十多个阿里的实习生吧,大概只有两个人觉得组里有网上说的阿里那些毛病,其他的人感觉都是蛮好的,所以也不要被脉脉忽悠瘸了,黑阿里已经是脉脉的一种文化氛围了,还是要有自己的判断。
最后,无论我毕业时选择了哪家公司,这段实习体验都让我感觉很好,感谢这段经历,感谢这段经历中遇到的人!
#我的秋招记录##阿里巴巴##公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