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上班还是读研,都不要有过剩的责任心

这种现象在小型企业、部门或课题组尤为常见。领导者或导师往往期望成员"样样通"但不接受“样样松”,并推崇“能者多劳”的理念。就像我导师,明明是做机器人的课题组,却要求学生精通C++/Java/CNN/CV/NLP/SLAM/农业/水利/心理……这种环境下,我们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干活比较厉害的自己是领导/老板的心腹。于是,当个人休息时间与额外工作任务冲突时,往往会陷入"是否应该牺牲休息时间来完成工作"的纠结。

这正是过度责任感与自我认知偏差的典型表现。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并非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唯一成员,那些并非专属职责的任务,在休息时间理应交由他人处理。

如果加班是出于明确的职业发展、晋升机会或加班报酬等目的,这无可厚非。但若仅仅出于"唔,我要帮老板/领导/同事把这个事情做好"的想法,那就是过剩责任心在作祟了。

过剩的责任心实际上会阻碍我们成长为合格的管理者。因为它会让我们产生"任何工作都不如自己亲自完成来得可靠"的错觉,从而难以将权力下放给下属。教不会下属,那累的人永远都是你自己——不仅是工作上累,心态也会很累,我们会无时无刻不再担心,公司/部门的核心任务有没有在你手上,一旦发生转移,你可能就会开始不安、焦虑

要避免这种困境,关键在于从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避免过剩的责任心。合理的责任边界,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全部评论
大佬牛逼!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2-31 10:16 陕西
点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2-31 10:59 陕西

相关推荐

2024-12-10 05:47
天津外国语大学 Java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6
1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