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link相对轻松我是没想到的

相关推荐

02-15 00:19
福州大学 C++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投递搜狐畅游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大概十几年前的时候,工作原因经常从北京出差到杭州,有时项目紧了周末回不去就一个人在杭州转。 西湖景区去的最多,杨公堤、白堤、雷峰塔、灵隐寺、龙井村、九溪、西溪湿地、拱宸桥这些地方我熟悉到闭着眼都能走一遍。最近这十年定居杭州但从来不去景点,一个是人太多、周末景区交通必爆,再一个也是之前转吐了。对一个城市的体验一定不能听媒体流量,反倒是我这种跑过全国所有一、二线核心城市,又在杭州定居过多年的人,经验、体验值得一听。十几年刚接触杭州时印象最深的是三点:物价高、房价、就业机会。一、物价我周末在杭州瞎转时,一般不在景区边吃饭,找个社区附近的餐饮会更实惠,但这也跟当时北京立水桥、惠新西街那些我活动的四、五环地区低不了几个钱。二、房价当初考虑是留在北京还是南下杭州时,认真对比过两地的房价。在两地都选好了定居的目标区域,在北京我集齐几个钱包可以买个刚能容身的小房子,到杭州可以住大house了。就拿二胎这事来说,在杭州敢、在北京不敢,老二长大了就没地方住。最近几年房价持续下行,北京、杭州的房价都跌了不少,北京的五环让很多人可以看到希望了,而杭州从市区开车半小时的地方却可以让一个中厂码农干几年就自己付首付。三、就业机会讨论物价、房价这个事,一定要跟就业机会放到一起,要不然我回农村好了。杭州的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仅次于北上深,远超广州、苏州、成都、南京、武汉、西安、天津等一堆所谓的二线城市。招软件技术岗的公司除了互联网,还有各行业大企业的数字化业务,待遇没有互联网那么高,但数量很多。有阿里系这样的龙头引水:通过校招、社招把大量人才吸引到杭州。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接水:阿里系人才、资本外溢诞生了大量的创业公司,传统行业的数字化业务等等。政府那几年刚开始搞“最多跑一次”工程,还有一堆私募风投扎堆涌到杭州。决定来杭州之前我们纠结了很久,有一天晚上我跟老婆说:这个地方我赌它能行。不求蹭上风口、挣大钱,但求好找工作、能过日子。综上,如果要用一句话说明我十年前为什么选择杭州,就是:相比一线城市,杭州的房价没那么贵;相比二线城市,杭州的就业机会不那么少。前有一座房价、物价、就业机会这三方面比较平衡的城市,后有孩子很快就上大需要找地方定居的压力,于是我就一头扎进了杭州。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再谈这个话题,我的想法又跟那时不一样了,因为我喜欢上了杭州:来之前选择杭州,是因为房价、物价、就业机会比较平衡。来之后喜欢杭州,是因为这里山好、水好、讲秩序。说这里山好、水好,来过的人都会同意,我就重点讲讲秩序。从小到大,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三十年,我从出生的北方农村一路走到县城、市里,去西安上学、工作,再到北漂。南下北上、东奔西走,听到、遇到过各种让人无奈的坑。所以特别不希望在一个办事麻烦、潜规则遍地、本地外地人受不同待遇的地方。为什么?因为我没关系、没门路呀。为啥平民老百姓的孩子聪明点、有能力的都往大城市里钻?因为小地方的土豪、权贵可以无视社会规则,而大城市里即使权贵也得注意影响、讲秩序。在讲秩序的地方,大家各忙各的,他有他的朱门酒肉,我有我的快乐周末,彼此不打扰、没有冲撞。但凡有冲撞,我往往是那个受伤的人,因为我是平头老百姓呀,烂事碰到过太多了。各地风土人情不同,但我今年四十岁了,自己的看法是:热情不一定是好事,讲秩序一定是好事。在杭州跟政府、街道办、110、餐馆、孩子学校、医院等各种角色打交道时,规则明确、流程清楚、简单省事。平时安心当牛马,加班、赚钱、养家、消费、交税。工作累了,开车20分钟就可以找到青山绿水,搭帐篷、放风筝、蹓娃、发呆。个人感受不成体系,如果有考虑杭州定居的软件技术人,欢迎私信交流,愿为大家答疑解惑。 #牛客激励计划#  #牛客创作赏金赛#  #杭州#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牛客热帖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