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被分手:破茧重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还是忘不了那个让我心痛的时刻,在秋招最开始的时刻听到了让我心痛不已的消息,真的好难受,北京的阳光还是会温暖我的吧
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
秋风萧瑟,我站在落地窗前,手中紧握着那封公司录用通知书,鲜红的字迹仿佛在无情地刺痛着我的心。与此同时,手机屏幕上的那条消息——“我们分手吧”,却像是在心底炸开的惊雷,轰得我耳鸣目眩。
那个和我同校毕业、从校园恋爱一路走到如今的女友,曾是我在这座陌生城市的唯一依靠。我们约定好,今年秋招结束后,就一起去南方的海边城市开始全新的生活。然而,一周前,我刚刚拿到心仪公司的 offer,她却提出了分手。
“为什么?” 我在咖啡厅颤抖着声音问她,她眼神闪避,轻声说:“我觉得我们不合适了,我不想再拖累你,你一个人也挺好的。” 她的话像是划过心尖的冰刃,我攥紧拳头,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静:“可是我们在一起四年了,我们一起熬过了那么多困难,为什么现在反而不行了?”
回到出租屋里,我躺在那张被岁月磨得有包浆的木床上,手机屏幕亮着她发来的消息:“真的结束了,我也不好受,你以后会遇到更好的。” 泪水顺着耳畔滑进枕套,我在绝望中紧攥着手机壳,反复看着我们曾经的合照,那些照片忽而变得刺眼,我猛地起身,把所有照片删了个干净。
第二天,我强迫自己戴上耳机,走进了那家刚发来录用通知的公司大楼。前台的玻璃后,同事们交谈的低语声清晰又陌生,我挤出一个生硬的笑容,对着前台大姐说:“您好,我是来入职的。” 她抬头打量我一眼,旋即露出热情的笑容,递给我一张工牌:“欢迎加入咱们公司,小伙子有前途哦!” 那一刻,我机械地点点头,工牌的冰冷触感,像是在提醒我,要开始新的生活。
公司分给我的导师是位三十多岁的姐姐,她留着利落的短发,眼神透着精明与温柔。在第一次培训会议上,她指了指隔间的门,笑得笃定:“进去吧,大家都等着你。” 推开门,同事们的目光聚焦,我僵硬地鞠躬致意。坐在工位上,电脑里满是陌生的文件名,我呆坐许久,忽闻身后一声轻笑:“怎么还愣着,赶紧动起来啊。” 我回头,是位笑容灿烂的年轻同事,名叫小林。他递给我一瓶水,压低声音说:“别紧张,其实大家都挺容易相处的。” 那瓶水的温度,暖得我眼睛发酸,我轻轻点头,开始投入工作。
下班后,我漫无目的地走在街头,路灯将我的影子拉长又缩短,忽而一阵手机震动,是母亲打来的电话:“儿子,工作咋样啦?别累着。” 我强装轻松:“妈,刚入职,一切都好。” 挂了电话,我看着夜空里闪烁的星子,暗下决心,不能再沉沦。
我开始尝试各种新的活动,报了夜跑团,认识了爱写诗、戴黑框眼镜的阿远;加入读书会,遇到爱讲冷笑话的苏苏。休息时,我学着网上教程,开始弹吉他。指尖磨破皮,鲜血浸透绷带,我依旧坚持着。一晚,我坐在楼顶,对着月亮弹唱起我们常听的那首歌,旋律滑过心间,我竟在轻声哼唱中,找到了一丝慰藉。
当一个月后的某天,我独自在出租屋里弹着新学的旋律,手机突然响起,是小林:“嘿,下个月有个跨公司交流会,你要不要参加?挺有意思的。” 我看着手中渐熟的吉他弦,眼中闪过光芒:“好呀,我正想找机会认识更多人。” 挂了电话,我对着镜子笑起来,尽管还有些生涩,但我知道,这笑容,正在变得真实。
如今,我依旧会偶尔想起那些和她一起看过的风景、吃过的美食,可更多的是,我会想起这个秋天的自己——那个在秋招被分手的低谷里,咬着牙一步步走出阴霾的男孩。我现在明白,或许失去是另一种形式的成长,而成长路上,那些跌倒的瞬间,正是我们拥抱新生活、遇见更好的自己的开始。
#牛客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