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中计算机网络方向
一、补充高频问题
1. 应用层协议细节
- FTP的主动模式 vs. 被动模式主动模式:客户端开端口,服务端主动连接(可能因防火墙失败)。被动模式:服务端开端口,客户端连接(更通用)。
- SMTP、POP3、IMAP的区别SMTP用于发送邮件,POP3仅下载并删除服务器邮件,IMAP支持同步和管理服务器邮件。
2. 网络设备与协议
- 交换机 vs. 路由器的区别交换机(数据链路层,基于MAC地址转发,用于局域网)。路由器(网络层,基于IP地址转发,连接不同网络)。
- NAT(网络地址转换)的作用及类型解决IPv4地址不足,类型包括静态NAT、动态NAT、PAT(端口复用)。
- VLAN的作用及实现原理划分虚拟局域网,隔离广播域,提高网络安全性。
3. 综合场景题
- 用户访问网站失败的可能原因及排查步骤本地DNS解析问题、TCP连接失败(防火墙阻挡)、服务器故障、路由错误等。
- 如何用ping和traceroute诊断网络故障?ping检测连通性,traceroute跟踪路径并定位故障节点。
4. 无线网络与移动网络
- Wi-Fi的CSMA/CA机制对比有线网络的CSMA/CD,解释“冲突避免”机制(如RTS/CTS握手)。
- 4G/5G网络的核心技术改进5G的低延迟、高带宽、大规模连接(mMTC)特性,网络切片技术。
二、进阶与扩展方向
1. 云计算与网络虚拟化
- SDN(软件定义网络)的核心思想控制层与数据层分离,通过控制器集中管理网络流量。
- Overlay网络(如VXLAN)的作用解决传统VLAN的4096 ID限制,支持跨数据中心的虚拟网络。
2. 网络安全进阶
- 数字证书的验证流程(如HTTPS握手)浏览器验证证书颁发机构(CA)、证书有效期、域名匹配等。
- DDoS攻击的常见类型及防御手段类型:SYN Flood、HTTP Flood;防御:流量清洗、CDN分发。
3. 新兴网络技术
- 边缘计算对网络架构的影响数据在靠近用户端的边缘节点处理,降低延迟和带宽压力。
- QUIC协议的特点(HTTP/3底层)基于UDP实现可靠传输,减少握手延迟,支持多路复用。
三、华南师范大学复试特色
- 可能结合本校研究方向关注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研究方向(如物联网、网络安全),提前阅读相关论文或项目简介。例如: 物联网中的网络协议(如CoAP、MQTT)。教育信息化中的网络应用(如在线教育平台架构)。
- 编程与网络结合问题用C++实现简单的Socket通信(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多线程如何处理并发网络请求?
- 英语提问示例Explain the purpose of DNS.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TTP and HTTPS?Describe the process of TCP three-way handshake.
四、备考策略
- 知识结构化用思维导图梳理网络分层模型、协议栈、关键算法(如RIP/OSPF路由协议)。对比记忆相似概念(如TCP vs. UDP、IPv4 vs. IPv6)。
- 实战演练抓包分析:用Wireshark分析HTTP/TCP数据包,理解握手、挥手过程。模拟面试:针对高频问题录制回答视频,检查逻辑和表达是否清晰。
- 关注技术博客与论文阅读《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中的案例。浏览知乎、Stack Overflow上的网络技术讨论(如“如何设计一个高并发服务器”)。
五、注意事项
- 回答技巧:遇到不熟悉的问题时,可尝试从基础知识延伸,展示分析思路(如:“虽然我对XXX了解不深,但根据网络分层模型,我认为它可能涉及……”)。
- 态度与表达:保持自信,语速适中,避免背诵感,多用“首先/其次/最后”结构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