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运营二面已过(少说人话,多说黑话🐮)
多去跑一些新媒体运营面试,你就会发现面试真的挺水的……
从听不懂HR在说什么到面试游刃有余,面试一定要学会话术包装啊啊啊而且大部分公司的运营面试题都是差不多的,比如”把公司账号交给你,你会怎么运营?“基本上只要提前做了准备,就能用得上,小小offer拿来吧你!给大家分享几个面试小tips,几十次面试总结出来的面试干货来牛客攒功德
1、海投约面,起初先在外地投递同岗位,邀约率没问题,再回到本地投递。如果外地不支持线上面试,可以在本地先投没那么想去的公司,不断重复面试来加深印象,惯和 hr 对话,聊天会更加从容自信,掌握主动权
2、给简历做加减法:hr 关注的多写,hr 爱挖的少写。简历中放大对口经历,落地项目尽量往岗位需求靠;同时以数据化方式精简用词,有把握的内容点留有余地,不要写全,增加面试谈资。比如在某公司实习期间,短视频作品赞评均 50w+, 并发布在其粉丝体量 200w + 的官号上。数据化的描述比语言解释更有效果,也更容易勾起他们的好奇心,顺着我们的预设往下问
3、可使用AI工具预判 hr 的基础问题,盘点对策。根据前面的面试经验,大概预测 hr 会问哪些问题提前预备答案,再准备一些通用回答模板去应对不熟悉的领域;最后一点可以过度到职业规划方向,这样面试可聊的东西就多起来了
4、反问环节学会向 hr 套话,借了解岗位工作,询问项目是如何运转的,大到团队分工,小到必用软件,都可以参考学习一下。有用的拿去其他公司岗位的面试做谈资,没用的反正学了也没损失
5、最后给大家举一些互联网专业话术例子,欢迎牛客大佬们补充指正~(还有很多可以看下方图片,攒人品ing,仅供参考)
- 促活:防止新用户潜水
- 量化:数据化
- 标化:固定流程
- 颗粒度:做事的细致程度
- 毛数据:数据不够细致
- 私域:拉群
- 建联:加上 VX
- all in:把钱一次花光
- roi:投入产出比
- cpc:广告被点一次的成本
- cpm:广告每千人展现的成本
- cpt:广告每个时间段的成本
- UV:独立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