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孔乙己长衫,浅聊一下就业下沉!
其实对于“就业下沉”这个词可以换个简单的说法就是退居二三线,对于这个话题我并感冒,回想大学毕业那一年,也让我想到了很多符合就业下沉这一个词的描述吧~,去年孔乙己长衫话题火的时候,我就曾经点评过:我们不是放不下身段,是不知道该把脱下的长衫叠放在何处。。。。。。。
我应该算幸运的,早早的结束了校招,专心直至的写着论文,看到教务系统弹出论文终稿提交成功的提示时,我的心也随之安静了下来,但是我的室友呢,她就不是很幸运,她学的是传媒,当时的她因为找不到工作就总会给我发一些奇奇怪怪的下乡政策让我帮她细细琢磨一番,"帮我看看这个人才引进公告,县中教师岗硕士每月补贴2000块划不划算?"这已经是她这周给我分享的第七个基层岗位信息。
去年秋招时,我们曾挤在双选会现场,她的简历上清一色投的都是上海的文化传媒公司。直到某次群面,面试官对着她省级大创项目的非遗传承方案说"县城文旅策划不需要这么复杂的模型",那天晚上她蹲在宿舍楼道哭了半小时。现在她的电脑收藏夹里,县城文旅局的招聘页面和迪士尼实习公告并列存在,像是平行时空的两个入口,选哪个都是一条新的路。
再就是我们机械同实验室的学长,他手里捏着某新能源车企的录用通知,用着他的方言打着电话:"试用期8折(8千),转正后派驻到广西。"这个拿过全国机器人大赛金奖的工科生,此刻正在淘宝搜索"防潮鞋垫"和"防蛇喷雾"。他身后墙上的就业光荣榜还贴着三年前某位学长入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照片,玻璃展柜里的奖杯在节能灯下泛着冷光,当时的我看着手里北京大厂不对口的岗位的OFFER,我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当时食堂二楼的麻辣香锅档口是我们的情报交换站。在这里,我听说隔壁班那个总带着单反拍纪录片的男生,回家乡承包了三十亩大棚种草莓;见过文学院总考第一的学姐,把公务员备考资料和诗集摞在一起背;遇见过退了深圳offer的计算机系大神,如今在回老家教辅机构教编程课,他说孩子们叫他"会修电脑的奥数老师"。不锈钢餐盘里的红油渐渐凝固时,我们戏称这里是"梦想凉透观察站"。
临近毕业陪室友去政务服务中心交材料,在等候区的宣传栏里,我意外发现了去年毕业的传媒学长。照片里的他穿着深蓝色制服,胸前别着"服务标兵"的徽章,正在帮老人操作社保认证机器。记得毕业酒会上他举着酒杯说要去北京做"改变行业的传媒人",如今他的朋友圈最新动态是:"今日解锁新成就:成功调解两户邻居的空调外机纠纷。"
宿舍楼下的快递站新换了老板,是个放弃大厂产品经理岗位的学姐。她改造了取件系统,用我们专业课教的SPSS模型分析取件高峰,还给每个包裹贴上手写天气提示。前天我去取快递时,听见两个来寄件的阿姨聊天:"这闺女念过大学就是不一样,寄个包裹都能整得明明白白。"玻璃柜台后的学姐抬头对我眨眼,她指甲上还残留着来不及洗掉的流程图水彩颜料。
辅导员在年级群里转发某县人才政策时,总爱加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鼓励。但真正触动我的,是寒假回家时看到高中同学的朋友圈——那个高考失利读了职校的姑娘,现在领着乡村振兴补助金,在抖音直播卖山货,最新一条视频里她站在挂满腊肉的仓库前喊:"咱们镇上的火腿也能发顺丰冷链啦!"她身后墙上贴着褪色的"决战高考"标语,在补光灯下泛着奇异的光泽。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我删掉了原本准备的"不负青春"之类的话。凌晨三点保存文档时,窗外的梧桐树上传来早起的鸟鸣。或许我们这代人注定要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学会游泳,就像我的室友那样最终签约的县城文旅局,其实正缺懂非遗数字化的人才就像机械系学长的工厂日志里,开始出现"带工人改造自动化产线"的记录。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下沉中重新定义"体面",也许某天我们会发现,真正的成长不是脱下孔乙己长衫,而是学会在泥泞里种出新的春天,就业下沉像一场无声的春雨,把曾飘在云端的理想浸润成脚下的泥土。那些在县城中学推广STEAM教育的师范生,在社区医院建立电子病历系统的医学生,在田间地头调试智能灌溉仪器的农学生,正在用知识重构"基层"的定义。或许我们注定要经历幻灭与重生,就像校门口那棵被台风刮断的老榕树,在被锯掉的伤口处,又抽出带着晨露的新芽。
不是什么大佬,汽车制造跳产品运营的杂学鼠鼠,给大家分享一些我来时的经验,避免再踩雷,校招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想知道校招和职场干货的友友,速速订阅! 偶尔正经偶尔发疯的小涵学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