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初始化 第五部分
内核初始化 第五部分
与系统架构有关的初始化后续分析
在之前的章节中,
我们讲到了与系统架构有关的 setup_arch 函数部分,本文会继续从这里开始。
我们为 initrd 预留了内存之后,下一步是执行 olpc_ofw_detect
函数检测系统是否支持 One Laptop Per Child support。
我们不会考虑与平台有关的东西,且会忽略与平台有关的函数。所以我们继续往下看。
下一步是执行 early_trap_init
函数。这个函数会初始化调试功能 (#DB
-当 TF
标志位和rflags被设置时会被使用)和 int3
(#BP
)中断门。
如果你不了解中断,你可以从 初期中断和异常处理 中学习有关中断的内容。
在 x86
架构中,INT
,INT0
和 INT3
是支持任务显式调用中断处理函数的特殊指令。INT3
指令调用断点(#BP
)处理函数。
你如果记得,我们在这部分 看到过中断和异常概念:
----------------------------------------------------------------------------------------------
|Vector|Mnemonic|Description |Type |Error Code|Source |
----------------------------------------------------------------------------------------------
|3 | #BP |Breakpoint |Trap |NO |INT 3 |
----------------------------------------------------------------------------------------------
调试中断 #DB
是激活调试器的重要方法。early_trap_init
函数的定义在 arch/x86/kernel/traps.c 中。这个函数用来设置 #DB
和 #BP
处理函数,并且实现重新加载 IDT。
void __init early_trap_init(void)
{
set_intr_gate_ist(X86_TRAP_DB, &debug, DEBUG_STACK);
set_system_intr_gate_ist(X86_TRAP_BP, &int3, DEBUG_STACK);
load_idt(&idt_descr);
}
我们之前中断相关章节中看到过 set_intr_gate
的实现。这里的 set_intr_gate_ist
和 set_system_intr_gate_ist
也是类似的实现。
这两个函数都需要三个参数:
- 中断号
- 中断/异常处理函数的基地址
- 第三个参数是
Interrupt Stack Table
。IST
是 TSS 的部分内容,是x86_64
引入的新机制。 在内核态处于活跃状态的线程拥有16kb
的内核栈空间。但是在用户空间的线程的内核栈是空的。 除了线程栈,还有一些与每个CPU
有关的特殊栈。你可以查阅 linux 内核文档 - Kernel stacks 部分了解这些栈信息。x86_64
提供了像在非屏蔽中断等类似事件中切换新的特殊栈的特性支持。这个特性的名字是Interrupt Stack Table
。 每个CPU最多可以有 7 个IST
条目,每个条目有自己特定的栈。在我们的案例中使用的是DEBUG_STACK
。
set_intr_gate_ist
和 set_system_intr_gate_ist
与 set_intr_gate
的工作原理几乎一样,只有一个区别。
这些函数检查中断号并在内部调用 _set_gate
:
BUG_ON((unsigned)n > 0xFF);
_set_gate(n, GATE_INTERRUPT, addr, 0, ist, __KERNEL_CS);
其中, set_intr_gate
把 dpl 和 ist
置为 0 来调用 _set_gate
。
但是 set_intr_gate_ist
和 set_system_intr_gate_ist
把 ist
设置为 DEBUG_STACK
,并且 set_system_intr_gate_ist
把 dpl
设置为优先级最低的 0x3
。
当中断发生时,硬件加载这个描述符,然后硬件根据 IST
的值自动设置新的栈指针。
之后激活对应的中断处理函数。所有的特殊内核栈会在 cpu_init
函数中设置好(我们会在后文中提到)。
当 #DB
和 #BP
门向 idt_descr
有写操作,我们会调用 load_idt
函数来执行 ldtr
指令来重新加载 IDT
表。
现在我们来了解下中断处理函数并尝试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当然,我们不可能在这本书中讲解所有的中断处理函数。
深入学习 linux 的内核源码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会在这里讲解 debug
处理函数的实现。请自行学习其他的中断处理函数实现。
#DB
处理函数
像上文中提到的,我们在 set_intr_gate_ist
中通过 &debug
的地址传送 #DB
处理函数。lxr.free-electorns.com 是很好的用来搜索 linux 源代码中标识符的资源。
遗憾的是,你在其中找不到 debug
处理函数。你只能在 arch/x86/include/asm/traps.h 中找到 debug
的定义:
asmlinkage void debug(void);
从 asmlinkage
属性我们可以知道 debug
是由 assembly 语言实现的函数。是的,又是汇编语言 :)。
和其他处理函数一样,#DB
处理函数的实现可以在 arch/x86/kernel/entry_64.S 文件中找到。
都是由 idtentry
汇编宏定义的:
idtentry debug do_debug has_error_code=0 paranoid=1 shift_ist=DEBUG_STACK
idtentry
是一个定义中断/异常指令入口点的宏。它需要五个参数:
- 中断条目点的名字
- 中断处理函数的名字
- 是否有中断错误码
- paranoid - 如果这个参数置为 1,则切换到特殊栈
- shift_ist - 支持中断期间切换栈
现在我们来看下 idtentry
宏的实现。这个宏的定义也在相同的汇编文件中,并且定义了有 ENTRY
宏属性的 debug
函数。
首先,idtentry
宏检查所有的参数是否正确,是否需要切换到特殊栈。接下来检查中断返回的错误码。例如本案例中的 #DB
不会返回错误码。
如果有错误码返回,它会调用 INTR_FRAME
或者 XCPT_FRAM
宏。其实 XCPT_FRAME
和 INTR_FRAME
宏什么也不会做,只是对中断初始状态编译的时候有用。
它们使用 CFI
指令用来调试。你可以查阅更多有关 CFI
指令的信息 CFI。
就像 arch/x86/kernel/entry_64.S 中解释:CFI
宏是用来产生更好的回溯的 dwarf2
的解开信息。
它们不会改变任何代码。因此我们可以忽略它们。
.macro idtentry sym do_sym has_error_code:req paranoid=0 shift_ist=-1
ENTRY(\sym)
/* Sanity check */
.if \shift_ist != -1 && \paranoid == 0
.error "using shift_ist requires paranoid=1"
.endif
.if \has_error_code
XCPT_FRAME
.else
INTR_FRAME
.endif
...
...
...
当中断发生后经过初期的中断/异常处理,我们可以知道栈内的格式是这样的:
+-----------------------+
| |
+40 | SS |
+32 | RSP |
+24 | RFLAGS |
+16 | CS |
+8 | RIP |
0 | Error Code | <---- rsp
| |
+-----------------------+
idtentry
实现中的另外两个宏分别是
ASM_CLAC
PARAVIRT_ADJUST_EXCEPTION_FRAME
第一个 ASM_CLAC
宏依赖于 CONFIG_X86_SMAP
这个配置项和考虑安全因素,你可以从这里了解更多内容。
第二个 PARAVIRT_EXCEPTION_FRAME
宏是用来处理 Xen
类型异常(这章只讲解内核初始化,不会考虑虚拟化的内容)。
下一段代码会检查中断是否有错误码。如果没有则会把 $-1
(在 x86_64
架构下值为 0xffffffffffffffff
)压入栈:
.ifeq \has_error_code
pushq_cfi $-1
.endif
为了保证对于所有中断的栈的一致性,我们会把它处理为 dummy
错误码。下一步我们从栈指针中减去 $ORIG_RAX-R15
:
subq $ORIG_RAX-R15, %rsp
其中,ORIG_RAX
,R15
和其他宏都定义在 arch/x86/include/asm/calling.h 中。ORIG_RAX-R15
是 120 字节。
我们在中断处理过程中需要把所有的寄存器信息存储在栈中,所有通用寄存器会占用这个 120 字节。
为通用寄存器设置完栈之后,下一步是检查从用户空间产生的中断:
testl $3, CS(%rsp)
jnz 1f
我们查看段寄存器 CS
的前两个比特位。你应该记得 CS
寄存器包含段选择器,它的前两个比特是 RPL
。所有的权限等级是0-3范围内的整数。
数字越小代表权限越高。因此当中断来自内核空间,我们会调用 save_paranoid
,如果不来自内核空间,我们会跳转到标签 1
处处理。
在 save_paranoid
函数中,我们会把所有的通用寄存器存储到栈中,如果需要的话会用户态 gs
切换到内核态 gs
:
movl $1,%ebx
movl $MSR_GS_BASE,%ecx
rdmsr
testl %edx,%edx
js 1f
SWAPGS
xorl %ebx,%ebx
1: ret
下一步我们把 pt_regs
指针存在 rdi
中,如果存在错误码就把它存储到 rsi
中,然后调用中断处理函数,例如就像 arch/x86/kernel/trap.c中的 do_debug
。
do_debug
像其他处理函数一样需要两个参数:
- pt_regs - 是一个存储在进程内存区域的一组CPU寄存器
- error code - 中断错误码
中断处理函数完成工作后会调用 paranoid_exit
还原栈区。如果中断来自用户空间则切换回用户态并调用 iret
。我们会在不同的章节继续深入分析中断。
这是用在 #DB
中断中的 idtentry
宏的基本介绍。所有的中断都和这个实现类似,都定义在 idtentry
中。early_trap_init
执行完后,下一个函数是 early_cpu_init
。
这个函数定义在 arch/x86/kernel/cpu/common.c 中,负责收集 CPU
和其供应商的信息。
早期ioremap初始化
下一步是初始化早期的 ioremap
。通常有两种实现与设备通信的方式:
- I/O端口
- 设备内存
我们在 linux 内核启动过程中见过第一种方法(通过 outb/inb
指令实现)。
第二种方法是把 I/O
的物理地址映射到虚拟地址。当 CPU
读取一段物理地址时,它可以读取到映射了 I/O
设备的物理 RAM
区域。
ioremap
就是用来把设备内存映射到内核地址空间的。
像我上面提到的下一个函数时 early_ioremap_init
,它可以在正常的像 ioremap
这样的映射函数可用之前,把 I/O
内存映射到内核地址空间以方便读取。
我们需要在初期的初始化代码中初始化临时的 ioremap
来映射 I/O
设备到内存区域。初期的 ioremap
实现在 arch/x86/mm/ioremap.c 中可以找到。
在 early_ioremap_init
的一开始我们可以看到 pmd_t
类型的 pmd
指针定义(代表页中间目录条目 typedef struct {pmdval_t pmd; } pmd_t;
其中 pmdval_t
是无符号长整型)。
然后检查 fixmap
是正确对齐的:
pmd_t *pmd;
BUILD_BUG_ON((fix_to_virt(0) + PAGE_SIZE) & ((1 << PMD_SHIFT) - 1));
fixmap
- 是一段从 FIXADDR_START
到 FIXADDR_TOP
的固定虚拟地址映射区域。它在子系统需要知道虚拟地址的编译过程中会被使用。
之后 early_ioremap_init
函数会调用 mm/early_ioremap.c 中的 early_ioremap_setup
函数。
early_ioremap_setup
会填充512个临时的启动时固定映射表来完成无符号长整型矩阵 slot_virt
的初始化:
for (i = 0; i < FIX_BTMAPS_SLOTS; i++)
slot_virt[i] = __fix_to_virt(FIX_BTMAP_BEGIN - NR_FIX_BTMAPS*i);
之后我们就获得了 FIX_BTMAP_BEGIN
的页中间目录条目,并把它赋值给了 pmd
变量,把启动时间页表 bm_pte
写满 0。然后调用 pmd_populate_kernel
函数设置给定的页中间目录的页表条目:
pmd = early_ioremap_pmd(fix_to_virt(FIX_BTMAP_BEGIN));
memset(bm_pte, 0, sizeof(bm_pte));
pmd_populate_kernel(&init_mm, pmd, bm_pte);
这就是所有过程。如果你仍然觉得困惑,不要担心。在 内核内存管理,第二部分 章节会有单独一部分讲解 ioremap
和 fixmaps
。
获取根设备的主次设备号
ioremap
初始化完成后,紧接着是执行下面的代码:
ROOT_DEV = old_decode_dev(boot_params.hdr.root_dev);
这段代码用来获取根设备的主次设备号。后面 initrd
会通过 do_mount_root
函数挂载到这个根设备上。其中主设备号用来识别和这个设备有关的驱动。
次设备号用来表示使用该驱动的各设备。注意 old_decode_dev
函数是从 boot_params_structure
中获取了一个参数。我们可以从 x86 linux 内核启动协议中查到:
Field name: root_dev
Type: modify (optional)
Offset/size: 0x1fc/2
Protocol: ALL
The default root device device number. The use of this field is
deprecated, use the "root=" option on the command line instead
现在我们来看看 old_decode_dev
如何实现的。实际上它只是根据主次设备号调用了 MKDEV
来生成一个 dev_t
类型的设备。它的实现很简单:
static inline dev_t old_decode_dev(u16 val)
{
return MKDEV((val >> 8) & 255, val & 255);
}
其中 dev_t
是用来表示主/次设备号对的一个内核数据类型。但是这个奇怪的 old
前缀代表了什么呢?出于历史原因,有两种管理主次设备号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主次设备号占用 2 字节。你可以在以前的代码中发现:主设备号占用 8 bit,次设备号占用 8 bit。但是这会引入一个问题:最多只能支持 256 个主设备号和 256 个次设备号。
因此后来引入了 32 bit 来表示主次设备号,其中 12 位用来表示主设备号,20 位用来表示次设备号。你可以在 new_decode_dev
的实现中找到:
static inline dev_t new_decode_dev(u32 dev)
{
unsigned major = (dev & 0xfff00) >> 8;
unsigned minor = (dev & 0xff) | ((dev >> 12) & 0xfff00);
return MKDEV(major, minor);
}
如果 dev
的值是 0xffffffff
,经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用来表示主设备号的 12 位值 0xfff
,表示次设备号的20位值 0xfffff
。因此经过 old_decode_dev
我们最终可以得到在 ROOT_DEV
中根设备的主次设备号。
Memory Map设置
下一步是调用 setup_memory_map
函数设置内存映射。但是在这之前我们需要设置与显示屏有关的参数(目前有行、列,视频页等,你可以在 显示模式初始化和进入保护模式 中了解),
与拓展显示识别数据,视频模式,引导启动器类型等参数:
screen_info = boot_params.screen_info;
edid_info = boot_params.edid_info;
saved_video_mode = boot_params.hdr.vid_mode;
bootloader_type = boot_params.hdr.type_of_loader;
if ((bootloader_type >> 4) == 0xe) {
bootloader_type &= 0xf;
bootloader_type |= (boot_params.hdr.ext_loader_type+0x10) << 4;
}
bootloader_version = bootloader_type & 0xf;
bootloader_version |= boot_params.hdr.ext_loader_ver << 4;
我们可以从启动时候存储在 boot_params
结构中获取这些参数信息。之后我们需要设置 I/O
内存。众所周知,内核主要做的工作就是资源管理。其中一个资源就是内存。
我们也知道目前有通过 I/O
口和设备内存两种方法实现设备通信。所有有关注册资源的信息可以通过 /proc/ioports
和 /proc/iomem
获得:
- /proc/ioports - 提供用于设备输入输出通信的一租注册端口区域
- /proc/iomem - 提供每个物理设备的系统内存映射地址
我们先来看下
/proc/iomem
:
cat /proc/iomem
00000000-00000fff : reserved
00001000-0009d7ff : System RAM
0009d800-0009ffff : reserved
000a0000-000bffff : PCI Bus 0000:00
000c0000-000cffff : Video ROM
000d0000-000d3fff : PCI Bus 0000:00
000d4000-000d7fff : PCI Bus 0000:00
000d8000-000dbfff : PCI Bus 0000:00
000dc000-000dffff : PCI Bus 0000:00
000e0000-000fffff : reserved
000e0000-000e3fff : PCI Bus 0000:00
000e4000-000e7fff : PCI Bus 0000:00
000f0000-000fffff : System ROM
可以看到,根据不同属性划分为以十六进制符号表示的一段地址范围。linux 内核提供了用来管理所有资源的一种通用 API。全局资源(比如 PICs 或者 I/O 端口)可以划分为与硬件总线插槽有关的子集。
resource
的主要结构是:
struct resource {
resource_size_t start;
resource_size_t end;
const char *name;
unsigned long flags;
struct resource *parent, *sibling, *child;
};
例如下图中的树形系统资源子集示例。这个结构提供了资源占用的从 start
到 end
的地址范围(resource_size_t
是 phys_addr_t
类型,在 x86_64
架构上是 u64
)。
资源名(你可以在 /proc/iomem
输出中看到),资源标记(所有的资源标记定义在 include/linux/ioport.h 文件中)。最后三个是资源结构体指针,如下图所示:
+-------------+ +-------------+
| | | |
| parent |------| sibling |
| | | |
+-------------+ +-------------+
|
|
+-------------+
| |
| child |
| |
+-------------+
每个资源子集有自己的根范围资源。iomem
的资源 iomem_resource
的定义是:
struct resource iomem_resource = {
.name = "PCI mem",
.start = 0,
.end = -1,
.flags = IORESOURCE_MEM,
};
EXPORT_SYMBOL(iomem_resource);
TODO EXPORT_SYMBOL
iomem_resource
利用 PCI mem
名字和 IORESOURCE_MEM (0x00000200)
标记定义了 io
内存的根地址范围。就像上文提到的,我们目前的目的是设置 iomem
的结束地址,我们需要这样做:
iomem_resource.end = (1ULL << boot_cpu_data.x86_phys_bits) - 1;
我们对1左移 boot_cpu_data.x86_phys_bits
。boot_cpu_data
是我们在执行 early_cpu_init
的时候初始化的 cpuinfo_x86
结构。从字面理解,x86_phys_bits
代表系统可达到的最大内存地址时需要的比特数。
另外,iomem_resource
是通过 EXPORT_SYMBOL
宏传递的。这个宏可以把指定的符号(例如 iomem_resource
)做动态链接。换句话说,它可以支持动态加载模块的时候访问对应符号。
设置完根 iomem
的资源地址范围的结束地址后,下一步就是设置内存映射。它通过调用 setup_memory_map
函数实现:
void __init setup_memory_map(void)
{
char *who;
who = x86_init.resources.memory_setup();
memcpy(&e820_saved, &e820, sizeof(struct e820map));
printk(KERN_INFO "e820: BIOS-provided physical RAM map:\n");
e820_print_map(who);
}
首先,我们来看下 x86_init.resources.memory_setup
。x86_init
是一种 x86_init_ops
类型的结构体,用来表示项资源初始化,pci
初始化平台特定的一些设置函数。
x86_init
的初始化实现在 arch/x86/kernel/x86_init.c 文件中。我不会全部解释这个初始化过程,因为我们只关心一个地方:
struct x86_init_ops x86_init __initdata = {
.resources = {
.probe_roms = probe_roms,
.reserve_resources = reserve_standard_io_resources,
.memory_setup = default_machine_specific_memory_setup,
},
...
...
...
}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 memory_setup
赋值为 default_machine_specific_memory_setup
,它是我们在对 内核启动 过程中的所有 e820 条目经过整理和把内存分区填入 e820map
结构体中获得的。
所有收集的内存分区会用 printk
打印出来。你可以通过运行 dmesg
命令找到类似于下面的信息:
[ 0.000000] e820: BIOS-provided physical RAM map:
[ 0.000000] BIOS-e820: [mem 0x0000000000000000-0x000000000009d7ff] usable
[ 0.000000] BIOS-e820: [mem 0x000000000009d800-0x000000000009ffff] reserved
[ 0.000000] BIOS-e820: [mem 0x00000000000e0000-0x00000000000fffff] reserved
[ 0.000000] BIOS-e820: [mem 0x0000000000100000-0x00000000be825fff] usable
[ 0.000000] BIOS-e820: [mem 0x00000000be826000-0x00000000be82cfff] ACPI NVS
[ 0.000000] BIOS-e820: [mem 0x00000000be82d000-0x00000000bf744fff] usable
[ 0.000000] BIOS-e820: [mem 0x00000000bf745000-0x00000000bfff4fff] reserved
[ 0.000000] BIOS-e820: [mem 0x00000000bfff5000-0x00000000dc041fff] usable
[ 0.000000] BIOS-e820: [mem 0x00000000dc042000-0x00000000dc0d2fff] reserved
[ 0.000000] BIOS-e820: [mem 0x00000000dc0d3000-0x00000000dc138fff] usable
[ 0.000000] BIOS-e820: [mem 0x00000000dc139000-0x00000000dc27dfff] ACPI NVS
[ 0.000000] BIOS-e820: [mem 0x00000000dc27e000-0x00000000deffefff] reserved
[ 0.000000] BIOS-e820: [mem 0x00000000defff000-0x00000000deffffff] usable
...
...
...
复制 BIOS
增强磁盘设备信息
下面两部是通过 parse_setup_data
函数解析 setup_data
,并且把 BIOS
的 EDD
信息复制到安全的地方。
setup_data
是内核启动头中包含的字段,我们可以在 x86
的启动协议中了解:
Field name: setup_data
Type: write (special)
Offset/size: 0x250/8
Protocol: 2.09+
The 64-bit physical pointer to NULL terminated single linked list of
struct setup_data. This is used to define a more extensible boot
parameters passing mechanism.
它用来存储不同类型的设置信息,例如设备树 blob
,EFI
设置数据等等。第二步是从 boot_params
结构中复制我们在 arch/x86/boot/edd.c 中 BIOS
的 EDD
信息到 edd
结构中。
static inline void __init copy_edd(void)
{
memcpy(edd.mbr_signature, boot_params.edd_mbr_sig_buffer,
sizeof(edd.mbr_signature));
memcpy(edd.edd_info, boot_params.eddbuf, sizeof(edd.edd_info));
edd.mbr_signature_nr = boot_params.edd_mbr_sig_buf_entries;
edd.edd_info_nr = boot_params.eddbuf_entries;
}
内存描述符初始化
下一步是在初始化阶段完成内存描述符的初始化。我们知道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运行内存地址空间。通过调用 memory descriptor
可以看到这些特殊数据结构。
在 linux 内核源码中内存描述符是用 mm_struct
结构体表示的。mm_struct
包含许多不同的与进程地址空间有关的字段,像内核代码/数据段的起始和结束地址,
brk
的起始和结束,内存区域的数量,内存区域列表等。这些结构定义在 include/linux/mm_types.h 中。task_struct
结构的 mm
和 active_mm
字段包含了每个进程自己的内存描述符。
我们的第一个 init
进程也有自己的内存描述符。在之前的章节我们看到过通过 INIT_TASK
宏实现 task_struct
的部分初始化信息:
#define INIT_TASK(tsk) \
{
...
...
...
.mm = NULL, \
.active_mm = &init_mm, \
...
}
mm
指向进程地址空间,active_mm
指向像内核线程这样子不存在地址空间的有效地址空间(你可以在这个文档 中了解更多内容)。
接下来我们在初始化阶段完成内存描述符中内核代码段,数据段和 brk
段的初始化:
init_mm.start_code = (unsigned long) _text;
init_mm.end_code = (unsigned long) _etext;
init_mm.end_data = (unsigned long) _edata;
init_mm.brk = _brk_end;
init_mm
是初始化阶段的内存描述符定义:
struct mm_struct init_mm = {
.mm_rb = RB_ROOT,
.pgd = swapper_pg_dir,
.mm_users = ATOMIC_INIT(2),
.mm_count = ATOMIC_INIT(1),
.mmap_sem = __RWSEM_INITIALIZER(init_mm.mmap_sem),
.page_table_lock = __SPIN_LOCK_UNLOCKED(init_mm.page_table_lock),
.mmlist = LIST_HEAD_INIT(init_mm.mmlist),
INIT_MM_CONTEXT(init_mm)
};
其中 mm_rb
是虚拟内存区域的红黑树结构,pgd
是全局页目录的指针,mm_user
是使用该内存空间的进程数目,mm_count
是主引用计数,mmap_sem
是内存区域信号量。
在初始化阶段完成内存描述符的设置后,下一步是通过 mpx_mm_init
完成 Intel
内存保护扩展的初始化。下一步是代码/数据/bss
资源的初始化:
code_resource.start = __pa_symbol(_text);
code_resource.end = __pa_symbol(_etext)-1;
data_resource.start = __pa_symbol(_etext);
data_resource.end = __pa_symbol(_edata)-1;
bss_resource.start = __pa_symbol(__bss_start);
bss_resource.end = __pa_symbol(__bss_stop)-1;
通过上面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小部分关于 resource
结构体的样子。在这里,我们把物理地址段赋值给代码/数据/bss
段。你可以在 /proc/iomem
中看到:
00100000-be825fff : System RAM
01000000-015bb392 : Kernel code
015bb393-01930c3f : Kernel data
01a11000-01ac3fff : Kernel bss
在 [arch/x86/kernel/setup.c](https://github.com/torvalds/linux/blob/16f73eb02d7e1765ccab3d2018e0bd98eb93d973/arch/x86/kernel/setup.c) 中有所有这些结构体的定义:
static struct resource code_resource = {
.name = "Kernel code",
.start = 0,
.end = 0,
.flags = IORESOURCE_BUSY | IORESOURCE_MEM
};
本章节涉及的最后一部分就是 NX
配置。NX-bit
或者 no-execute
位是页目录条目的第 63 比特位。它的作用是控制被映射的物理页面是否具有执行代码的能力。
这个比特位只会在通过把 EFER.NXE
置为1使能 no-execute
页保护机制的时候被使用/设置。在 x86_configure_nx
函数中会检查 CPU
是否支持 NX-bit
,以及是否被禁用。
经过检查后,我们会根据结果给 _supported_pte_mask
赋值:
void x86_configure_nx(void)
{
if (cpu_has_nx && !disable_nx)
__supported_pte_mask |= _PAGE_NX;
else
__supported_pte_mask &= ~_PAGE_NX;
}
结论
以上是 linux 内核初始化过程的第五部分。在这一章我们讲解了有关架构初始化的 setup_arch
函数。内容很多,但是我们还没有学习完。其中,setup_arch
是一个很复杂的函数,甚至我不确定我们能在以后的章节中讲完它的所有内容。在这一章节中有一些很有趣的概念像 Fix-mapped
地址,ioremap
等等。
如果没听明白也不用担心,在 内核内存管理,第二部分 还会有更详细的解释。在下一章节我们会继续讲解有关结构初始化的东西,
以及初期内核参数的解析,pci
设备的早期转存,直接媒体接口扫描等等。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者建议,你可以留言,也可以直接发送消息给我twitter。
很抱歉,英语并不是我的母语,非常抱歉给您阅读带来不便,如果你发现文中描述有任何问题,清提交一个 PR 到 linux-ins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