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初始化 第三部分

内核初始化 第三部分

进入内核入口点之前最后的准备工作

这是 Linux 内核初始化过程的第三部分。在上一个部分 中我们接触到了初期中断和异常处理,而在这个部分中我们要继续看一看 Linux 内核的初始化过程。在之后的章节我们将会关注“内核入口点”—— init/main.c 文件中的start_kernel 函数。没错,从技术上说这并不是内核的入口点,只是不依赖于特定架构的通用内核代码的开始。不过,在我们调用 start_kernel 之前,有些准备必须要做。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boot_params again

在上一个部分中我们讲到了设置中断描述符表,并将其加载进 IDTR 寄存器。下一步是调用 copy_bootdata 函数:

copy_bootdata(__va(real_mode_data));

这个函数接受一个参数—— read_mode_data 的虚拟地址。boot_params 结构体是在 arch/x86/include/uapi/asm/bootparam.h 作为第一个参数传递到 arch/x86/kernel/head_64.S 中的 x86_64_start_kernel 函数的:

	/* rsi is pointer to real mode structure with interesting info.
	   pass it to C */
	movq	%rsi, %rdi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__va 宏。 这个宏定义在 init/main.c

#define __va(x)                 ((void *)((unsigned long)(x)+PAGE_OFFSET))

其中 PAGE_OFFSET 就是 __PAGE_OFFSET(即 0xffff880000000000),也是所有对物理地址进行直接映射后的虚拟基地址。因此我们就得到了 boot_params 结构体的虚拟地址,并把他传入 copy_bootdata 函数中。在这个函数里我们把 real_mod_data (定义在 arch/x86/kernel/setup.h) 拷贝进 boot_params

extern struct boot_params boot_params;

copy_boot_data 的实现如下:

static void __init copy_bootdata(char *real_mode_data)
{
	char * command_line;
	unsigned long cmd_line_ptr;

	memcpy(&boot_params, real_mode_data, sizeof boot_params);
	sanitize_boot_params(&boot_params);
	cmd_line_ptr = get_cmd_line_ptr();
	if (cmd_line_ptr) {
		command_line = __va(cmd_line_ptr);
		memcpy(boot_command_line, command_line, COMMAND_LINE_SIZE);
	}
}

首先,这个函数的声明中有一个 __init 前缀,这表示这个函数只在初始化阶段使用,并且它所使用的内存将会被释放。

在这个函数中首先声明了两个用于解析内核命令行的变量,然后使用memcpy 函数将 real_mode_data 拷贝进 boot_params。如果系统引导工具(bootloader)没能正确初始化 boot_params 中的某些成员的话,那么在接下来调用的 sanitize_boot_params 函数中将会对这些成员进行清零,比如 ext_ramdisk_image 等。此后我们通过调用 get_cmd_line_ptr 函数来得到命令行的地址:

unsigned long cmd_line_ptr = boot_params.hdr.cmd_line_ptr;
cmd_line_ptr |= (u64)boot_params.ext_cmd_line_ptr << 32;
return cmd_line_ptr;

get_cmd_line_ptr 函数将会从 boot_params 中获得命令行的64位地址并返回。最后,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正确获得了 cmd_line_ptr,并把它的虚拟地址拷贝到一个字节数组 boot_command_line 中:

extern char __initdata boot_command_line[];

这一步完成之后,我们就得到了内核命令行和 boot_params 结构体。之后,内核通过调用 load_ucode_bsp 函数来加载处理器微代码(microcode),不过我们目前先暂时忽略这一步。

微代码加载之后,内核会对 console_loglevel 进行检查,同时通过 early_printk 函数来打印出字符串 Kernel Alive。不过这个输出不会真的被显示出来,因为这个时候 early_printk 还没有被初始化。这是目前内核中的一个小bug,作者已经提交了补丁 commit,补丁很快就能应用在主分支中了。所以你可以先跳过这段代码。

初始化内存页

至此,我们已经拷贝了 boot_params 结构体,接下来将对初期页表进行一些设置以便在初始化内核的过程中使用。我们之前已经对初始化了初期页表,以便支持换页,这在之前的部分中已经讨论过。现在则通过调用 reset_early_page_tables 函数将初期页表中大部分项清零(在之前的部分也有介绍),只保留内核高地址的映射。然后我们调用:

	clear_page(init_level4_pgt);

init_level4_pgt 同样定义在 arch/x86/kernel/head_64.S:

NEXT_PAGE(init_level4_pgt)
	.quad   level3_ident_pgt - __START_KERNEL_map + _KERNPG_TABLE
	.org    init_level4_pgt + L4_PAGE_OFFSET*8, 0
	.quad   level3_ident_pgt - __START_KERNEL_map + _KERNPG_TABLE
	.org    init_level4_pgt + L4_START_KERNEL*8, 0
	.quad   level3_kernel_pgt - __START_KERNEL_map + _PAGE_TABLE

这段代码为内核的代码段、数据段和 bss 段映射了前 2.5G 个字节。clear_page 函数定义在 arch/x86/lib/clear_page_64.S

ENTRY(clear_page)
	CFI_STARTPROC
	xorl %eax,%eax
	movl $4096/64,%ecx
	.p2align 4
	.Lloop:
    decl	%ecx
#define PUT(x) movq %rax,x*8(%rdi)
	movq %rax,(%rdi)
	PUT(1)
	PUT(2)
	PUT(3)
	PUT(4)
	PUT(5)
	PUT(6)
	PUT(7)
	leaq 64(%rdi),%rdi
	jnz	.Lloop
	nop
	ret
	CFI_ENDPROC
	.Lclear_page_end:
	ENDPROC(clear_page)

顾名思义,这个函数会将页表清零。这个函数的开始和结束部分有两个宏 CFI_STARTPROCCFI_ENDPROC,他们会展开成 GNU 汇编指令,用于调试:

#define CFI_STARTPROC           .cfi_startproc
#define CFI_ENDPROC             .cfi_endproc

CFI_STARTPROC 之后我们将 eax 寄存器清零,并将 ecx 赋值为 64(用作计数器)。接下来从 .Lloop 标签开始循环,首先就是将 ecx 减一。然后将 rax 中的值(目前为0)写入 rdi 指向的地址,rdi 中保存的是 init_level4_pgt 的基地址。接下来重复7次这个步骤,但是每次都相对 rdi 多偏移8个字节。之后 init_level4_pgt 的前64个字节就都被填充为0了。接下来我们将 rdi 中的值加上64,重复这个步骤,直到 ecx 减至0。最后就完成了将 init_level4_pgt 填零。

在将 init_level4_pgt 填0之后,再把它的最后一项设置为内核高地址的映射:

init_level4_pgt[511] = early_level4_pgt[511];

在前面我们已经使用 reset_early_page_table 函数清除 early_level4_pgt 中的大部分项,而只保留内核高地址的映射。

x86_64_start_kernel 函数的最后一步是调用:

x86_64_start_reservations(real_mode_data);

并传入 real_mode_data 参数。 x86_64_start_reservations 函数与 x86_64_start_kernel 函数定义在同一个文件中:

void __init x86_64_start_reservations(char *real_mode_data)
{
	if (!boot_params.hdr.version)
		copy_bootdata(__va(real_mode_data));

	reserve_ebda_region();

	start_kernel();
}

这就是进入内核入口点之前的最后一个函数了。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个函数。

内核入口点前的最后一步

x86_64_start_reservations 函数中首先检查了 boot_params.hdr.version

if (!boot_params.hdr.version)
	copy_bootdata(__va(real_mode_data));

如果它为0,则再次调用 copy_bootdata,并传入 real_mode_data 的虚拟地址。

接下来则调用了 reserve_ebda_region 函数,它定义在 arch/x86/kernel/head.c。这个函数为 EBDA(即Extended BIOS Data Area,扩展BIOS数据区域)预留空间。扩展BIOS预留区域位于常规内存顶部(译注:常规内存(Conventiional Memory)是指前640K字节内存),包含了端口、磁盘参数等数据。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 reserve_ebda_region 函数。它首先会检查是否启用了半虚拟化:

if (paravirt_enabled())
	return;

如果开启了半虚拟化,那么就退出 reserve_ebda_region 函数,因为此时没有扩展BIOS数据区域。下面我们首先得到低地址内存的末尾地址:

lowmem = *(unsigned short *)__va(BIOS_LOWMEM_KILOBYTES);
lowmem <<= 10;

首先我们得到了BIOS地地址内存的虚拟地址,以KB为单位,然后将其左移10位(即乘以1024)转换为以字节为单位。然后我们需要获得扩展BIOS数据区域的地址:

ebda_addr = get_bios_ebda();

其中, get_bios_ebda 函数定义在 arch/x86/include/asm/bios_ebda.h

static inline unsigned int get_bios_ebda(void)
{
	unsigned int address = *(unsigned short *)phys_to_virt(0x40E);
	address <<= 4;
	return address;
}

下面我们来尝试理解一下这段代码。这段代码中,首先我们将物理地址 0x40E 转换为虚拟地址,0x0040:0x000e 就是包含有扩展BIOS数据区域基地址的代码段。这里我们使用了 phys_to_virt 函数进行地址转换,而不是之前使用的 __va 宏。不过,事实上他们两个基本上是一样的:

static inline void *phys_to_virt(phys_addr_t address)
{
         return __va(address);
}

而不同之处在于,phys_to_virt 函数的参数类型 phys_addr_t 的定义依赖于 CONFIG_PHYS_ADDR_T_64BIT

#ifdef CONFIG_PHYS_ADDR_T_64BIT
	typedef u64 phys_addr_t;
#else
	typedef u32 phys_addr_t;
#endif

具体的类型是由 CONFIG_PHYS_ADDR_T_64BIT 设置选项控制的。此后我们得到了包含扩展BIOS数据区域虚拟基地址的段,把它左移4位后返回。这样,ebda_addr 变量就包含了扩展BIOS数据区域的基地址。

下一步我们来检查扩展BIOS数据区域与低地址内存的地址,看一看它们是否小于 INSANE_CUTOFF 宏:

if (ebda_addr < INSANE_CUTOFF)
	ebda_addr = LOWMEM_CAP;

if (lowmem < INSANE_CUTOFF)
	lowmem = LOWMEM_CAP;

INSANE_CUTOFF 为:

#define INSANE_CUTOFF		0x20000U

即 128 KB. 上一步我们得到了低地址内存中的低地址部分以及扩展BIOS数据区域,然后调用 memblock_reserve 函数来在低内存地址与1MB之间为扩展BIOS数据预留内存区域。

lowmem = min(lowmem, ebda_addr);
lowmem = min(lowmem, LOWMEM_CAP);
memblock_reserve(lowmem, 0x100000 - lowmem);

memblock_reserve 函数定义在 mm/block.c,它接受两个参数:

  • 基物理地址
  • 区域大小

然后在给定的基地址处预留指定大小的内存。memblock_reserve 是在这本书中我们接触到的第一个Linux内核内存管理框架中的函数。我们很快会详细地介绍内存管理,不过现在还是先来看一看这个函数的实现。

Linux内核管理框架初探

在上一段中我们遇到了对 memblock_reserve 函数的调用。现在我们来尝试理解一下这个函数是如何工作的。 memblock_reserve 函数只是调用了:

memblock_reserve_region(base, size, MAX_NUMNODES, 0);

memblock_reserve_region 接受四个参数:

  • 内存区域的物理基地址
  • 内存区域的大小
  • 最大 NUMA 节点数
  • 标志参数 flags

memblock_reserve_region 函数一开始,就是一个 memblock_type 结构体类型的变量:

struct memblock_type *_rgn = &memblock.reserved;

memblock_type 类型代表了一块内存,定义如下:

struct memblock_type {
         unsigned long cnt;
         unsigned long max;
         phys_addr_t total_size;
         struct memblock_region *regions;
};

因为我们要为扩展BIOS数据区域预留内存块,所以当前内存区域的类型就是预留。memblock 结构体的定义为:

struct memblock {
         bool bottom_up;
         phys_addr_t current_limit;
         struct memblock_type memory;
         struct memblock_type reserved;
#ifdef CONFIG_HAVE_MEMBLOCK_PHYS_MAP
         struct memblock_type physmem;
#endif
};

它描述了一块通用的数据块。我们用 memblock.reserved 的值来初始化 _rgnmemblock 全局变量定义如下:

struct memblock memblock __initdata_memblock = {
	.memory.regions		= memblock_memory_init_regions,
	.memory.cnt		= 1,
	.memory.max		= INIT_MEMBLOCK_REGIONS,
	.reserved.regions	= memblock_reserved_init_regions,
	.reserved.cnt		= 1,
	.reserved.max		= INIT_MEMBLOCK_REGIONS,
#ifdef CONFIG_HAVE_MEMBLOCK_PHYS_MAP
	.physmem.regions	= memblock_physmem_init_regions,
	.physmem.cnt		= 1,
	.physmem.max		= INIT_PHYSMEM_REGIONS,
#endif
	.bottom_up		= false,
	.current_limit		= MEMBLOCK_ALLOC_ANYWHERE,
};

我们现在不会继续深究这个变量,但在内存管理部分的中我们会详细地对它进行介绍。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变量的声明中使用了 __initdata_memblock

#define __initdata_memblock __meminitdata

__meminit_data 为:

#define __meminitdata    __section(.meminit.data)

自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的内存块都将定义在 .meminit.data 区段中。在我们定义了 _rgn 之后,使用了 memblock_dbg 宏来输出相关的信息。你可以在从内核命令行传入参数 memblock=debug 来开启这些输出。

在输出了这些调试信息后,是对下面这个函数的调用:

memblock_add_range(_rgn, base, size, nid, flags);

它向 .meminit.data 区段添加了一个新的内存块区域。由于 _rgn 的值是 &memblock.reserved,下面的代码就直接将扩展BIOS数据区域的基地址、大小和标志填入 _rgn 中:

if (type->regions[0].size == 0) {
    WARN_ON(type->cnt != 1 || type->total_size);
    type->regions[0].base = base;
    type->regions[0].size = size;
    type->regions[0].flags = flags;
    memblock_set_region_node(&type->regions[0], nid);
    type->total_size = size;
    return 0;
}

在填充好了区域后,接着是对 memblock_set_region_node 函数的调用。它接受两个参数:

  • 填充好的内存区域的地址
  • NUMA节点ID

其中我们的区域由 memblock_region 结构体来表示:

struct memblock_region {
    phys_addr_t base;
	phys_addr_t size;
	unsigned long flags;
#ifdef CONFIG_HAVE_MEMBLOCK_NODE_MAP
    int nid;
#endif
};

NUMA节点ID依赖于 MAX_NUMNODES 宏,定义在 include/linux/numa.h

#define MAX_NUMNODES    (1 << NODES_SHIFT)

其中 NODES_SHIFT 依赖于 CONFIG_NODES_SHIFT 配置参数,定义如下:

#ifdef CONFIG_NODES_SHIFT
  #define NODES_SHIFT     CONFIG_NODES_SHIFT
#else
  #define NODES_SHIFT     0
#endif

memblick_set_region_node 函数只是填充了 memblock_region 中的 nid 成员:

static inline void memblock_set_region_node(struct memblock_region *r, int nid)
{
         r->nid = nid;
}

在这之后我们就在 .meminit.data 区段拥有了为扩展BIOS数据区域预留的第一个 memblockreserve_ebda_region 已经完成了它该做的任务,我们回到 arch/x86/kernel/head64.c 继续。

至此我们已经结束了进入内核之前所有的准备工作。x86_64_start_reservations 的最后一步是调用 init/main.c 中的:

start_kernel()

这一部分到此结束。

小结

本书的第三部分到这里就结束了。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会见到内核入口点处的初始化工作 —— 位于 start_kernel 函数中。这些工作是在启动第一个进程 init 之前首先要完成的工作。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在twitter上联系我 0xAX,或者通过邮件与我沟通,还可以新开issue

相关链接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一个菜鸡罢了:哥们,感觉你的简历还是有点问题的,我提几点建议,看看能不能提供一点帮助 1. ”新余学院“别加粗,课程不清楚是否有必要写,感觉版面不如拿来写一下做过的事情,教育经历是你的弱势就尽量少写 2. “干部及社团经历”和“自我评价”删掉 3. 论文后面的“录用”和“小修”啥的都删掉,默认全录用,问了再说,反正小修毕业前肯定能发出来 4. 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没有体现你的个人贡献,着重包装一下个人贡献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