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陷阱:职场中的隐形剥削
前段时间,和另外一个互联网大厂的同学聊天,因为已经入职快四年了,基本都在负责一些团队的招聘工作。恰好赶上实习春招季,就凑巧聊了当下的互联网公司的一些招聘标准。
除了技术能力、学历这种硬性条件,互联网公司还关注一种叫做“潜力”的抽象名词。从比较粗浅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聪明度,年龄和学习能力这些维度来判断一位候选人是否有潜力。但是这种说法还是稍显模糊。
潜力的本质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其实很早以前就有“潜力股”这么一种说法,大抵用来描述一只股票当前处于低估值阶段,或者未来将迎来业绩的爆发。当下买入后能够在未来为投资者带来超额的投资回报。
沿着这种思路,不妨考虑一下,对于公司而言,一个有潜力的人应当满足这么一种条件:当下的薪资或职级和候选人当前的能力或者认知不对等。换句话说,就是这个人拥有了超出这个年纪应该拥有的能力或者认知。
在证券投资市场中,我们购买潜力股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估值修复或者业绩爆发时带来的超额收益,那么对于公司来说,雇佣拥有高潜力的候选人目的是什么呢?答案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有清楚的解答: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是资本家的剥削率,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马克思《资本论》
《资本论》关于剩余价值率一节的插图
潜力陷阱
那么原理其实很清晰了:在实现能力与报酬对等的过程中,员工付出的所有额外的劳动都将以剩余价值的形式转化为企业主(资本家)的超额回报。
如果企业已经招聘到一个高潜力的员工后,为了让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持续输出,职场上惯用的一种技巧呼之欲出:画大饼。一个未兑付的承诺即可将员工过去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劳动产出提前转化为回报。当然,当员工的报酬和其产出价值完全对等,或者产出配不上报酬时,企业也将会祭出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裁员与降薪。
启发
聊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有一种疑问:作为打工人的一员是否有什么方法打破这种规则呢?
我的想法是:资本论不仅是一种现实规律的总结,一定程度上也是企业经营的必然规则。如果你的身份没有转变,作为劳动者,则必然要承受这种不对称的风险。
尤其是高速变化发展的互联网行业,员工只能保持学习和进步以维持高潜力或者收入和产出价值对等状态。这种判断虽然有一种无力感,但是打工人的角色在这种规则体系下也确实别无他法。
但是,熟悉战争史的同学应该知道,德国穿越马奇诺防线的方式并不是正面突破,而是绕过!近几年随着自然增长放缓,职场上的带来的收益确定性降低,自由职业、副业和自媒体行业正逐渐成为年轻人探索的方向之一。因为角色从打工人变成了企业主,哪怕企业的员工只有自己一个人,但是剩余价值的受益方却变成了自己。
二战期间法国修建的马奇诺防线工事
最后,赚钱的角色除了打工人、企业主以外,还有通过资本参与到社会分配的角色:投资人。剩余价值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资方关注的人效比和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一些行业的投资评估因子之一。
比如PDD的人效比在近几年的财报中都是远超其他的电商行业公司,如果不考虑市场战略,从人效成本上PDD的人效比也可以成为股价增长的归因之一。
电商三巨头每位员工平均创造营收对比
从资方来看,人效比确实越高越好;但是在打工人上的体感则是完全相反。不幸的是某东最近就有这种发展的趋势。
由于国内市场进入存量化竞争,这种趋势可能会有所明显。因此,从赚钱和体验上来看,我们也应该尽可能让自己在市场上探索另外两种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