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脑裂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如果把各银行的金融科技岗在互联网上的风评排个序,建信金科、中银金科这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数据可能会有点难看。
而且不只是单个企业的问题,甚至连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牌子这几年算是被做烂了,很多人跟我聊offer时就算拿到的是软开、信息科技部的offer,也会忐忑地追问一句:会不会哪天变成子公司?
今天就彻底聊一聊这个事。
中国市场上有规模的各大银行在搞自己建研发中心搞金融科技的基本是两条路:要么拉出独立信息科技部或者软件开,要么成立一个金融科技子公司,把软件技术工作打包到里面去。
如果单看股权关系,不管是六大部署在各地的软开中心、建信金科这种科技子公司还是建信金科社招人员的签约子公司厦门信用,它们都是正经的国企,但一家企业的成色到底如何是绝对不能看股权关系,关键要看他是做什么业务。
而建信金科这类子公司之所以会把风评搞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它的系统去服务外部客户时,在本质上就跟市场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项目制软件厂商没啥区别了。
银行金科子公司的业务基本都是两条腿走路,首先是服务建行内部的业务部门,做内部手机银行、系统开发之类的工作,其次是把系统卖给其它金融机构,外面的政府企业客户。
拿建信金科来说,外部客户中有名有姓的比如,农发行、国开行、城商行、农商行,基本都是些自身没啥软件研发力量的银行。。
它家卖给外部客户的系统也是五花八门,卖给政府的数字化门户、办事审批、电子政务、物流管理,卖给金融机构的财务会计、支付结算、资金交易,卖其它中小银行的数据处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商平台、电子支付平台等。
看建信金科官网上对外售卖的那些产品,就会发现跟市场上那些软件厂商其实没啥区别,逻辑都是:以业务开发为主,你的项目预算有多少给我,我在用人的时候尽量压力成本。
这些产品放到市场上很难说有很强的竞争力,说白了,对客户来说给谁都是给,凭啥给你?
这其实也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大家都会想:对银行的科技子公司来说,你好好地服务银行当一个软开中心不香嘛,为啥要去跟外面一堆吃差价、赚人头费的软件厂商抢饭吃?
三大运营商搞数字化那是真的用心在搞,因为他们那些通话、宽带、流量之类老业务是真的长不动了,必须要突破,人家也是真的干,不只是各省市分公司、各类子公司到处搞单子,还大把钱投进来搞苏小研、天翼云这样的能力中心,甚至用高出企业内其它岗位一截的待遇去阿里云、华为云这样的私企大厂挖人来搞中间件。
但是银行是金融行业,不会面临运营商的问题,投入力度上就会有问题。
建信金科画了个数字化的大饼、接了许多数字化项目之后都干了什么呢?看公开数据都是在服务建行自己,那些外部市场上大项目能搞到手的没有查到。
数字化这条路不好走,国内市场卷得太厉害,就算阿里云、华为云这些技术雄厚的大厂依然走得很艰难,建信金科像个普通软件厂商一样去接数字化项目,自己一单单地干也好,分包出去做个总集也罢,都没法站着把钱挣了。
建信金科的经营数据是打包在建行财报中的,2021~2023这几年的利润只有区区的800万、3000万、200万,刚刚盈亏平台,中银金科一直亏损,现在干脆不上财报了。
接下来从软件技术人员就业角度分析一下这类金融科技公司。
选择一个企业时,我们会考虑很多维度,但务必把这些维度做个排序。
我跟很多同学讲过这个道理:你选择国企,就是看重稳定不卷,就不要想着技术成长,即使有一些跟那些知名私企也没法比;你选择私企,走的就是一条刷技术、刷简历、跳槽的路线,企业经营有风吹草动时往外送大礼包很正常,稳定性没有的。
从这个逻辑上来讲,选择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都是想着稳定不卷的,因为跟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中等么企相比,去它家在薪资上看不到什么优势,技术上也一般。
那做的事情在技术深度上怎么样呢?
银行的金融科技岗即使是在产研线,做的事情也普遍比较杂,后端、前端、质量、数据经常混在一起干,再加上很多事情可以分给外包,专业深度上确实是个短板。
还有一点,判断一家企业时不要看他喊什么口号,看他招聘时要什么样的人,至少在校招市场上,大家看周围那些毕业之后就进银行的名校生,哪一个是专业水平上比较能卷的?
至于卷不卷这个事,本来金融科技是属于银行的后台部门,背个平均绩效苟着做日子就好了,但是随着数字化的风吹得越来越深入,自上而下的压力变大,再加上把互联网大厂的绩效考核、卷王引进来之后,卷起来的团队开始变多。
虽然不会像互联网那样正大光明地搞末位淘汰送大礼包?但如果钱少、事多、涨薪慢,流动率也会上去的。
我跟曾经跟一个毕业两年之后成功从银行软开跳槽到私企大厂的朋友交流过这个事,他的态度很简单:我本来毕业进银行就是想躺平的,既然都要卷到9点以后,我干嘛不去大厂拿高薪?
另外,有去应聘建信金科的同学反馈也开始出现异地出差驻场开发的事,在做项目时,大家如果拿软件厂商来看待建信金科这类金融科技子公司,对这事就能理解了,因为客户第一,所以要让客户满意。
客户可能不懂技术也不懂驻场的人做的事情,甚至不知道那些人坐在那里是不是在做他的事情,但是当他看到现场那么多人每天坐在那里随时为自己服务时,至少花出去的钱每天能听到响场,这样验收、打款时才会更顺利嘛。
不过从个人角度来说,出差这个事需要慎重决策,刚毕业的时候到处跑跑还蛮有意思,等以后有了对象、家庭就很烦,因为出于成本考虑,企业不可能让驻场的员工随时往回跑。
体验上来说,除了长期出差折腾得累之外,跟甲方客户而不跟自己公司的员工坐在一起,感受上也不好,出差碰到的外部合作方往往比较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建信金科##我的求职思考##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