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从一线城市换到二线城市

互联网行业在一线城市比较发达,比如北京、上海、深圳,而广州略微弱点,但整体依旧好于二线城市,比如杭州、武汉、成都等地方。

由于一线成本比较高,考虑到房价、户口等因素,有不少同学动过心思,打算从一线回到二线城市,适当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二线城市杭州互联网氛围稍微好点,不过随着行业政策的变化以及阿里似乎逐步没落,导致杭州的互联网选择空间变得比较少。


不过杭州相对其他二线,如武汉、成都、南京等地,杭州算是比较不错的地方,是互联网二线城市的首选。


如果你打算从一线城市迁移到二线城市,有些准备工作需要提前做,比如收集信息:



Part1、工作信息


工作是最为核心的因素,你跳槽到二线城市,有没有合适的公司适合你,甚至能接住一线城市薪资的总包。


一般而言,你跳槽到二线城市,平薪已经不错,正常薪水只能要到7折-8折,部分公司你内部转岗也是这样的水平。


理论上,你最好找当地稍微靠前的公司,一方面你落地有保障,别一下子掉到坑里面去,另一方面工作氛围虽然有落差,但至少算是可以接受。


二线城市有些中小公司,极其不规范,你在一线待久,可能不知道五险一金可以不缴纳,即使缴纳是按城市最低水平去缴。


所谓靠前的公司比如大厂分部、当地龙头企业,大厂分部比较好理解,品牌效应强,稳定性高,不过要接受所在业务相对边缘。


大厂一般会将核心业务放在北上广深,只有部分边缘性业务考虑到成本问题,放到二线,比如客服、后台、审核等。


当地龙头企业如果是互联网行业,稍微好点的公司,估计一个手指头数得过来,这些公司已经算是当地的第二梯度,你可以多了解里面信息。


信息比如公司规模、营收数据、公司氛围等,有些公司在脉脉都可以查到相关评价,看大家对它印象怎么样。


寻找工作信息的最好方式是当地有人,比如有同行业的朋友、同学等,他们最能知道当地情况。


次之你可以找猎头,看对方怎么看当地的互联网公司,以及有哪些合适的公司推荐。原则上你不要贸然直接到某个公司,发现有问题悔之晚矣。


工作既然到二线,你要做好心理建设,要知道机会并不多,可能你入职的公司已经是当地的天花板,再往上也非常难。


比如大厂分部,你相对难以晋升,北上的主管有时PUA你及同事,你难以反抗,因为当地机会过少,大厂分部已然是最高点。


此外你要接受工作落差,比如工作流程不规范,你的同事对互联网理解不深,甚至你老板都可能不了解,只是想快速赚钱,圈一波块钱就走人。


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怎么来给自己做好预期,既要推动事情继续往前走,又要能带着其他同事一起跑,有时身体和精神都累。



Part2、生活成本


生活成本是大家最为考虑的因素,因为工作已然要接受落差,无论是薪资待遇还是发展空间。


生活成本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决定你是否可以待得比较久。


生活成本有以下信息:


1、住房


住房有两种,一种是租房,一种是购房。


租房比较好理解,看你意向公司周边租房的情况,一般而言,在北上3000-4000单独一个房间,在二线可以租到一居室或两居室,算是比较不错的改善。


购房关键看具体政策和资格,尤其是户口和社保限制,以成都为例:成都需要”落户满2年、社保满2年、落户+1年社保“三种方式,看哪种方式对你更为有利。


购房还看当地房价,即以你在北上的存粮和二线当地的薪水,你是否能买得起公司周边房源或者当地房源,预期需要多久才能购房等。


有些二线核心地带,不一定是最好版块,最好版块可能跟学区及人群密切相关,而当地的中上板块房价预期有2万+。


购房还涉及落户政策,原则上落户肯定是最快购房的渠道。


你看当地政策,是否支持学历落户,比如本科以上学历,直接落户,甚至当地政府还有补贴。


如果不走学历落户,是否有积分落户等方式。人才落户难度比较高,除非你是当地重点引进的人才,比如技能、博士+等。


2、教育


教育是针对有娃或者准备生娃的同学,即你拖家带口的方式过去,小孩入学问题怎么解决。


多数二线公立学校要求“户籍、购房”两者都具备,否则只能靠随迁子女入学。


随迁子女是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安排到哪里就哪里,你很难选择当地比较好的学校。


如果你准备走私立线路,则看下具体要求,以及对应的学费。相比公立,私立要求更宽松,并不要求有户籍和购房。


此外,你要注意迁移时间。每年开学时间都是9月份,但政府报名一般就是4月份开始。


如果你打算赶得上9月份开学,建议提前准备资料,先开始动起来收集信息提交入学申请,而不是错过入学时间。


虽然你后面可以入学,不过后续流程肯定麻烦。



Part3、娱乐休闲


前面两个是大头,娱乐休闲就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常见的有以下类型:


1、天气


气候是影响定居的重要因素,尤其南北差异。


如果你想迁移到某个城市,最好提前了解当地的天气情况,选择的城市你之前待过一段时间,比如去你之前大学所在的城市。


有些同学喜欢阳光普照,希望天气清爽,但假设你选择成都并不合适,因为成都多数时间是阴蒙蒙一片。


有些同学喜欢潮湿点的空气,天气不希望过于干燥,多数北方城市比如北京或许就不适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选择适合自己的城市就可以,无所谓好坏。


2、饮食


饮食跟城市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跟个人口味是正向相关。


虽然多数二线城市能有多种口味,但核心口味还是当地决定,比如你想去当地的苍蝇馆子等。


如果当地是偏辣口味,多数的菜应该都是有辣椒,如果南方同学定居到这样的地方,估计要适应一段时间,学会吃辣,除非你自己家里做饭。


3、医疗


医疗属于你关注下就行,二线城市的医疗状态比一线还是有差距。


医疗你主要关心所在公司或者你买房位置的医疗状况,看周边是否有医院,平常看个感冒发烧也方便。


另外你看城市本身的医疗水平,是否全国比较知名的三甲医院,是否有比较强的科室等,这些只是辅助了解,知道下就行。


4、交通


交通看城市交通便捷度,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购车政策,是否需要摇号,比如杭州需要竞拍买车牌,而多数城市没有这样的政策。


你买到车后是否限行,比如成都有限行政策,每工作日限定2个号码。


二是公共交通,尤其是地铁、公交等便捷度,以及出省的交通,比如火车、飞机等。


交通的维度只是做了解,理论上来说,头部二线城市都还可以。



Part4、本篇小结


城市迁移是比较慎重的事,你需要综合个人的因素全面考虑,最好提前了解当地的信息,比如工作机会、生活条件、落户政策、购房政策等。


既然你已经决定迁移到当地,心理建设必不可少,尤其是从一线回到二三线城市,要接受状态落差,但学会享受平衡点的生活与工作。

PS:欢迎关注公众号:张仪说,可免费内推字节,也有美团、阿里等一二线大厂可内推。



张仪说职场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大厂产品负责人,十年互联网经验。深度分享互联网求职,个人成长与产品经验。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评论
点赞
3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