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秋招重来,不会再踩这些坑(简历投递与面试篇)
虽然22届毕业生还有待业的,但眼看着23届秋招已经开始了。不管真实的招聘需求有多少,单从时间上看起来确实越来越卷。回顾自己的秋招经历,感觉踩了不少坑。结果是浪费时间,耗费心力,颇为纠结。在此浅总结一下惠及后人。
一点说明:本人求职意向为HR、综合类/职能类管培生,不限行业,故经验更适用于非技术岗。技术岗的招聘节奏、要求有较大差异,每个人学历、实习、时间安排不同,仅供参考。
1.准备好了再投简历/再面试 ×
准备好是个伪命题。扪心自问一句,没有ddl,什么时候能准备好?建议给自己定下固定的时间,一周还是两周还是一个月,重要的是执行力。
早投早面。从投简历到面试有时间差,从一周到几个月不等,一遍遍填写个人信息、花式笔试真的很费劲很让人抓狂(尤其是海投选手)。早投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早被翻出来,什么时候沉到库底真不好说。
此外,早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自己一些压力,早做准备。
2.不去的公司就绝对不投 ×
相信我,把第一面献给梦中情司,很大可能会变得不幸,我不会说我就是这么干的。
虽然投了也不想去,但不一定投了就能面,且面了也不一定过。
即使我个人本硕985、大厂人力实习背景都比较匹配,但约面率大概只占所投递公司的50%。一方面是我自己秋招开始的太晚,10月-11月才陆续投递,有些只有补招;另一方面反映出职能岗hc少,一招就满,面试机会还是比较宝贵的。
所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投多面,不会吃亏。
3.只看某地的岗位 ×
base地其实可以放宽一些,不一定局限于学校/家庭所在地。尤其对家在非一线的单身狗来说,哪工作不是搞钱,牵绊真的没那么多。当然有偏好很正常,但属实没必要在一开始就把地点卡死,机会骤减。
特别针对职能岗,各司都是总部需求更充足,有些甚至只有总部有需求。
我最终拿到5个offer,没有一个base地固定在上海。如果我不改变一心留沪策略,再加上受疫情影响,很大可能现在还是失业人员。
4.狂刷简历,忽视面试技巧 ×
面试一定需要练习,同样的岗位,面第一场和第二十场状态完全不同。
虽然面试题目大概率不会一样,但面试官对同一个人的同一份经历感兴趣的点有可能相同。
重要的不仅是各种牛掰的经历给你的简历增添了多少光环,更需要关注面试中如何呈现自己的优势,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逻辑让别人理解、认可你做的事情,这一定需要练习,实战就是最好的方式。
暂时只有这么多,未完待续……
下篇写了秋招中心态如何不崩,如果牛油有其他想了解的,也欢迎随手点赞和交流~~
#秋招##秋招总结##2023秋招##互联网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