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裁员是我们的错吗?职场中不必万事归咎于自己

职场是大部分人绕不过去的话题,毕竟大家都在打工。职场是有很多小秘密的,每个人都知道一些,但又不是全部。所以大家都很乐于分享自己知道的小秘密,相互分享,我也分享三条吧。

你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都希望对你有个启发。

step1  选择边缘路线

我们每天都在工作,但你怎么理解工作和看待工作?

每个人的答案当然不一样,但其实也没有那么不同。

一部分觉得工作就是生存需要,赚钱是目的,做什么不是很重要;一部分觉得工作是事业的前期准备,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最终事业而服务的,所以先要有大目标,然后围绕大目标做小计划;一部分觉得工作是自我价值的一种表现,表示自己是一个有用的社会人。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就躺平不工作,归隐乡村了;也有不持续工作,灵活就业,边干边躺或者边干边玩的,但都不是主流。

主流的看法是你怎么看待工作,工作就怎么看待你,更像是一种自我预期的实现,因为所有的选择都会根据主观认知的不同而不同。

所有的看法里面,最经常在网上能看到的就是事业论,定一个大目标,然后不断做小计划。听上去就像定一个小目标(过气梗),然后开始干一样。

很多的成功人士或者精英人士都是这么告诉你的,的确有干成的,但远不是事实的真相。

这就如同腾讯一样,起初哪里有这么大的规模和目标,最艰难的时候马化腾想50万卖掉都没有人接手,但就因为没有人买,马化腾只好自己接着干,后来才做成了。这里面有非常多的偶然因素,即便是马化腾也承认有很多运气的成分。

工作也是一样的,虽然事业论听上去就很符合高级的品味,高举高打,仿佛生来就知道自己的事业和使命,所有的动作都是围绕事业和使命的。

但这基本对于你来说没有用,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是走这个路线的,走的都是边缘路线。什么是边缘路线?就是慢慢的,做着做着做成了。

如果你从0开始做过一个业务的话就会知道,虽然一开始想做的是A,但是如果真做成了往往都是G了,中间变化了很多次。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不要想什么事业论,选一个觉得还行的工作,去上班,然后一直干,干着干着你自然就知道这是不是你的事业,不是就换一个。

你也不必要去懊恼说现在的工作和事业不是一个路子,前面浪费了很多时间,不存在的,这就是你要交的学费,人生是要交很多学费的,不交是不行的,等你意识到的时候学费已经交完了。

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甚至谈不上事业,事业太大了,我现在更愿意说是长期性的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选择的焦虑,毕竟选定长期目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你甚至不知道要如何确定。

但这也很容易被诟病做事没有目标性,大家都已经非常习惯定目标、定计划、做执行。但那些无法确定明确目标的事情其实才是更难的。大部分时候你只是知道要做,但是不知道要如何做、要做到什么程度。

那就从做开始,不要想那么多,不要去想远大目标。慢慢的做,做着做着就顺了,做着做着或许就成了。

在边缘就慢慢的开出一条你自己的路,我叫它边缘路线。

step2  不必归咎自己

我们无法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这是一句极具功利色彩的话,但是因为看上去有用,而被广泛传播和接受。

但这句话是危险的,这就意味着你对世界的全面妥协,任何对抗都是你的不对-因为你无法改变世界。

这个世界如果不抗争的话永远都不会变好,很多权利都是基于抗争的结果,譬如8小时工作制。

996的话题在互联网圈一直很火,这也是一种抗争,发声是抗争的一种形式,如果说按照妥协逻辑,那么大家就不应该发声,就应该去顺应。那就大家一直996,甚至007。

但现实是这样的吗?不是的。可见这种逻辑本身就是不对的,不是被大家所真正选择的。如果你觉得这不对,那么就在你有限的能力范围去做一些努力,不需要多,力所能及。

同样危险的还有一切向内归因的逻辑。

现在大环境这么差,很多人面临裁员和临时失业的风险,这当然是痛苦的。一切向内归因的逻辑就是外界没有错或者我无法改变外界,那么错的就是我,因为我不够强,我只要够强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这种逻辑是非常危险的,这让你放弃了对外界的判断。外界无法改变是一回事,但是这不能必然归因为都是你自己的错。

最简单,双减之后,K12在线教育大裁员,这是那些被裁员的从业者的问题吗?我看很多被裁员之后的原在线教育从业者都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是他们的问题吗?

我认为不是的,只是外界环境一下子改变了-因为政策原因,所以个人在应对上无法及时跟上,这很正常,任何个人的能力和经验都不是可以即时获取和调整的,不存在说这是个人能力不行。

再譬如职场35岁中年危机的问题,互联网圈就是这么现实,35岁左右就面临中年失业的问题,是个人能力不行了吗?不是吧。怎么的,一直都好好的,到了35岁就脑子突然坏了?不存在的,能力还是可以胜任的,只是公司可以选新人,觉得性价比更高和可以引入新的活力。但这不归因于个人能力不行。

而且向内归因还有一个危险的前提,那就是人定胜天。都2022年了,还相信人定胜天这种逻辑的人,远离他们,太过傲慢了。即便是大佬们都承认自己的成功有运气的成分。

看待事务要客观一点,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被一两句口号给牵着鼻子走。多想想。

step 3  挣钱的机会就那么一两次

我过去听过一个职业生涯三段论,第一个十年是打基础的,拼技能;第二个十年是开始攒资源和人脉的,拼的是资源整合;第三个十年开始利用前面积累的能力、资源和人脉创造自己的事业,赚取更多的利润。

以及如果你读过巴菲特的故事就会发现巴菲特老爷子的财富都是在最后的十年积累起来的,前期虽然也可观,但是也没有那么富豪。

这两个故事或者信息都告诉你,你的人生需要积淀,财富都是后面才会有的,前期都是积淀。财富是指数级增长的,所以前期财富不多是正常的。

这或许符合过去世代的情况,但是对于现在的世代契合性差了很多。

年轻的时候需要积淀,这没有问题,但是中年以后财富就会积累更多吗?抬头看一看世界,不是的。至少在互联网圈,不是的。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你的薪水是会一直上涨的吗?

多想一会儿,然后回答自己。

我的答案是不是的,至少我看到的现实不是的。

互联网的职场中年人赚的最多,但是没几年就结束了,然后就可能面临戛然而止或者大幅下降。

前面两个故事能成立,建立在这种沉淀是可持续的,职场环境是稳定的,但是现在的职场环境恰恰相反。前提不成立,故事不可信。

那么现实是怎么样的?现实是你可能有那么一两次赚到大钱的机会,剩下的时间你都得苟着。如果你能抓住那一两次机会,那么你就会过的舒服点,如果抓不住那就一直苟着。

现代社会了,不至于有人饿死,但是贫富差距很大,意味着很多人就只是过着不那么富裕的生活。

回到我想说的,其实挣钱这个事情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而是只有一两个高峰,剩下都是低水平横线的一个过程。

不要相信年长了、积淀够了,财富自然回来。趁年轻多折腾,这样或许你挣钱的机会会多那么一两次,这就足够了,人的一生或许有很多机会,但是能抓住的其实就那么一两次,你想抓住更多也没用,抓不住。

当然按照社会学的理论,一个人到了中年才是最黄金的时候,这当然没错。但是这不够,没机会的话有能力也不行。

最后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人生就是一个困难模式,没有到地狱模式,但也不是简单模式。

困难模式下,打怪升级自然会有点困难,但怎么办呢,只好慢慢打怪了。

希望大家在职场都能顺心一点。

今天想聊的就这么多,希望对你有个启发。

#职场经验分享#
全部评论
很中肯的建议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6-02 20:52
这些东西都是深层的逻辑,感谢楼主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6-02 20:59
职场如战场,无声的硝烟战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6-02 21:17

相关推荐

11-22 16:49
已编辑
北京邮电大学 Java
美团 质效,测开 n*15.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耀孝女:就是你排序挂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2
17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