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的产品观、阅读情结、广研故事

张小龙的产品观、阅读情结、广研故事

广研1000 100 10: 持续去看用户的反馈,真正去听用户的心声
从需求一开始就跟开发提前讨论需求,在需求评审只评UI和实现细节
保持小团队,一个产品+一个开发就做完了复杂的全文搜索
文档只是用来归档的,需求面对面沟通,为的就是理解。
谁最能抓住用户需求,就按照谁的方式做。
项目精简,小团队,随时随地沟通。
保持敏捷: 两周一次发布

当年的一篇文章,是张小龙关于微信团队的解读。
如果你想象这是一个研究院或艺术中心、甚至学校。做产品的应该追求对产品的理解越来越高,做技术的应该看自己在技术能力上能够越来越高,UI能不能成为国内UI最高水平的一撮人。
那怎样你的水准越来越高?你是通过做产品,产品是大家的练习题,你必须通过每天做练习题来提升自己,这个我反而觉得最终其实变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动力所在。
我跟我们的同事都是这么说的,你们既然在这,就是要珍惜这样一个环境,把它当成课堂。
大家是来练习的,这不是书本式的,这里有实战,你有什么想法提出来,得到同意还可以去验证,对于每个同事都是这样……最终就有可能会更像是一个大家用来学习提升自己的地方,并且又有衡量自己做的好不好的指标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人生一梦:24年我投暑期实习,它以我不是女的为理由拒绝了我查看图片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ALEX_BLX:虽然说聊天记录不可信,不过这个趋势确实如此但我觉得也要想到一点就是卷后端的人里真正有“料”的人又有多少,我说的这个料都不是说一定要到大佬那种级别,而是就一个正常的水平。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人是跟风转码的,2-3个月速成后端技术栈的人数不胜数,但今时不同往日没可能靠速成进大厂了。这种情况就跟考研一样,你能上考场就已经打败一半的人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