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申论 题五

“好政策”的三重标准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是“社会好”的标杆和准绳,是“生活好”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那什么才是好政策呢?可以从三个方面评估:第一,是否满足公民意愿,反应群众诉求,回应民生关切,维护公共利益,让百姓生活更美好;第二,是否增进公民理性,促进社会公平,带来和谐社会生活;第三,是否提升公民德性,合理引导善意,提升自我修养,维护社会公德,醇化社会风气,有效的惩恶扬善。

“好政策”符合人民意愿,尊重、满足公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群众公认的“好政策”,往往能够“恰逢其时”、应运而生,登上历史舞台,发挥重要作用;往往能够满足当时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需求,推动社会发展。“好政策”必须以人为本。***总书记说:“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我国历史出台过的一些“好政策”,往往代表了一个时期、一个阶段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反映了群众最迫切的呼声、意愿。例如,1977年恢复高考的教育政策,满足了广大知识青年渴望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意愿。“全面二孩”政策,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满足了人们生儿育女,安享天伦之乐的迫切愿望。

好的政策还要主动提升公民的理性,让公民的诉求更公正、理性、科学、长远。好的政策要让公民在表达诉求时不仅考虑自己、个人、当前的利益,还考虑他人、集体、长远的利益,应该让公民表达诉求不再是简单基于个人利益和情感,而是学会充分考虑到政策需要的条件,落实的成本,执行的效率等等。好的政策还要涵养公民的科学务实的精神,客观公正的态度,公平正义的情怀。以“限塑令”为例,这是一个处于维护整体环境利益出台的政策,但是单纯从个人角度说,可能会让生活变得不方便,购物成本更高等等,这时候个人的小利益就必须让位于公共的大利益。但与此同时,也要有效规避一部分人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去损害个人的自由和意愿,因此采取的是“限塑”而不是“禁塑”。

“好政策”虽然不能简单的根据道德热情制定,但是可以包含丰富的道德内涵,滋养公民德性,提升个人修养。“德性”是公民思想道德修养的水平,也是公民社会成熟的条件和标志。“好政策”能激发人性中至美至善的部分,抑制邪恶贪婪的部分。例如,一些领域“实名制”政策的推行,使人们习惯于对自己的言论、行为负责,培养了人们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一些财务报销政策的实行,增长了人们的廉洁意识和节约观念,而设立“见义勇为奖金”、奖励“道德模范”等国家政策,使得“好人有好报”,则直接地激励人们的善念、善行。“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国家的“扶贫”救济政策则奠定了部分公民道德养成的物质基础,使贫困人群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诚意。

政策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使公民的生活更加美好。某些关键领域的“好政策”已成为了人民群众期盼的“甘霖”“雨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牵引机”、“助推器”和“加速器”。因此,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和使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民众意愿、滋养民众理性德性的好政策。
```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11-26 22:34
已编辑
重庆邮电大学 Java
快手 客户端开发 (n+5)k*16 公积金12
牛客895077908号:佬 什么双非硕啊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10-15 15:00
潍坊学院 golang
跨考小白:这又不是官方
投递拼多多集团-PDD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