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C框架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远程过程调用协议,通过网络从远程计算机上请求调用某种服务。一次RPC调用的过程大概有10步:
1.执行客户端调用语句,传送参数
2.调用本地系统发送网络消息
3.消息传送到远程主机
4.服务器得到消息并取得参数
5.根据调用请求以及参数执行远程过程(服务)
6.执行过程完毕,将结果返回服务器句柄
7.服务器句柄返回结果,调用远程主机的系统网络服务发送结果
8.消息传回本地主机
9.客户端句柄由本地主机的网络服务接收消息
10.客户端接收到调用语句返回的结果数据
RMI远程调用步骤:
1,客户调用客户端辅助对象stub上的方法
2,客户端辅助对象stub打包调用信息(变量,方法名),通过网络发送给服务端辅助对象skeleton
3,服务端辅助对象skeleton将客户端辅助对象发送来的信息解包,找出真正被调用的方法以及该方法所在对象
4,调用真正服务对象上的真正方法,并将结果返回给服务端辅助对象skeleton
5,服务端辅助对象将结果打包,发送给客户端辅助对象stub
6,客户端辅助对象将返回值解包,返回给调用者
7,客户获得返回值
1:方法调用方式不同
RMI中是通过在客户端的Stub对象作为远程接口进行远程方法的调用。每个远程方法都具有方法签名。如果一个方法在服务器上执行,但是没有相匹配的签名被添加到这个远程接口(stub)上,那么这个新方法就不能被RMI客户方所调用。
RPC中是通过网络服务协议向远程主机发送请求,请求包含了一个参数集和一个文本值,通常形成“classname.methodname(参数集)”的形式。RPC远程主机就去搜索与之相匹配的类和方法,找到后就执行方法并把结果编码,通过网络协议发回。
2:适用语言范围不同
RMI只用于Java;
RPC是网络服务协议,与操作系统和语言无关。
3:调用结果的返回形式不同
Java是面向对象的,所以RMI的调用结果可以是对象类型或者基本数据类型;
RMI的结果统一由外部数据表示 (External Data Representation, XDR) 语言表示,这种语言抽象了字节序类和数据类型结构之间的差异。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通过网络通信调用不同的服务,共同支撑一个软件系统,微服务实现的基石技术。
上面是一个简单的软件系统结构,我们拆分出来用户系统和订单系统做为服务存在,让不同的站点去调用。
如上图所示,我将一个RPC调用流程概括为上图中5个流程,左边3个为客户端流程,右边两个为服务端流程。
下面就各流程进行解析
2.2 客户端调用
//用户服务接口 public interface UserService{ public User genericUser(Integer id ,String name,Long phone); } //调用方 //服务初始化 KPRC.init("D:\\krpc\\service\\demo\\conf\\client.xml"); UserService service = ProxyFactory.create(UserService.class,"demo","demoService"); User user=service.genericUser(1,"yasin",18888888L);
2.3 动态代理
动态代理这东西意如其名,它代理你帮你做事情,动态代理看这篇文章《详解 Java 中的三种代理模式》。
上面我们不说道直接调用一个接口中的方法,并且没有用该接口的实现类调用,那么方法是怎么生效的呢?
这个类实现了InvocationHandler接口(JDK提供的动态代理技术),每次去调用接口方法,最终都交由该handler进行处理。
这个环节一般会获取方法的一些信息,例如方法名,方法参数类型,方法参数值,返回对象类型。
同时这个环节会提供序列化功能,一般的RPC网络传输使用TCP(哪怕使用HTTP)传输,这里也要将这些参数进行封装成我们定义的数据接口进行传输。
2.4 网络传输
2.5 服务端数据接受
public class ServerHandler extends ChannelInboundHandlerAdapt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hannelRead(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Object msg) throws Exception { ByteBuf buf = (ByteBuf)msg; byte[] bytes = new byte[buf.readableBytes()]; buf.readBytes(bytes); byte[] responseBytes = RequestHandler.handler(bytes); ByteBuf resbuf = ctx.alloc().buffer(responseBytes.length); resbuf.writeBytes(responseBytes); ctx.writeAndFlush(resbuf);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ceptionCaught(ChannelHandlerContext ctx, Throwable cause) throws Exception { cause.printStackTrace(); ctx.close(); } }上面代码是我项目中使用的服务端代码。关于netty网上学习的资料很多,这里也只是宏观的讲解RPC原理
2.6 真实调用
服务端获取客户端请求的数据后, 调用请求中的方法,方法参数值,通过反射调用真实的方法,获取其返回值,将其序列化封装,通过netty进行数据返回,客户端在接受数据并解析,这就完成了一次rpc请求调用的全过程。
2.7 服务端的动态加载
通过2.2到2.6的说明,一次RPC请求过程大致如此,但是一个RPC框架会有很多细节需要处理。
其实在一次请求调用前,服务端肯定要先启动。
服务端作为一个容器,跟我们熟知的tomcat一样,它可以动态的加载任何项目。所以在服务端启动的时候,必须要进行一个动态加载的过程。
在KRPC中,我使用了URLClassLoader动态加载一个指定路径的jar包,任何业务服务的实现所依赖的jar包都可以放入该路径中。
3. 总结
一个RPC框架大致需要动态代理、序列化、网络请求、网络请求接受(netty实现)、动态加载、反射这些知识点。
现在开源及各公司自己造的RPC框架层出不穷,唯有掌握原理是一劳永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