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编程实现:二分法
def BinarySearch(list1, num):
min = 0 # 最小的下标
max = len(list1) - 1 # 最大的下标
i = 0
while True:
i += 1
mid = (max + min) // 2 # 中间的下标每次向下取整
if num > list1[mid] :
min = mid + 1 # 小于需要的猜的数,则将最小下标变为中间的,又因为中间的已经猜过,所以要加1
elif num == list1[mid] :
print("找到数据")
print("一共查找%d次"%i)
break
else :
max = mid - 1 # 大于需要的猜的数,则将最大下标变为中间的,又因为中间的已经猜过,所以要减1
if __name__ == "__main__":
list1 = [i for i in range(0,100)]
num = 5
BinarySearch(list1, num)
程序入口
对于很多编程语言来说,程序都必须要有一个入口,比如 C,C++,以及完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Java,C# 等。如果你接触过这些语言,对于程序入口这个概念应该很好理解,C 和 C++ 都需要有一个 main 函数来作为程序的入口,也就是程序的运行会从 main 函数开始。同样,Java 和 C# 必须要有一个包含 Main 方法的主类来作为程序入口。
而 Python 则有不同,它属于脚本语言,不像编译型语言那样先将程序编译成二进制再运行,而是动态的逐行解释运行。也就是从脚本第一行开始运行,没有统一的入口。
一个 Python 源码文件除了可以被直接运行外,还可以作为模块(也就是库)被导入。不管是导入还是直接运行,最顶层的代码都会被运行(Python 用缩进来区分代码层次)。而实际上在导入的时候,有一部分代码我们是不希望被运行的。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假设我们有一个 const.py 文件,内容如下:
PI = 3.14
def main():
print("PI:", PI)
main()
我们在这个文件里边定义了一些常量,然后又写了一个 main 函数来输出定义的常量,最后运行 main 函数就相当于对定义做一遍人工检查,看看值设置的都对不对。然后我们直接执行该文件(python const.py),输出:
PI: 3.14
现在,我们有一个 area.py 文件,用于计算圆的面积,该文件里边需要用到 const.py 文件中的 PI 变量,那么我们从 const.py 中把 PI 变量导入到 area.py 中:
from const import PI
def calc_round_area(radius):
return PI * (radius ** 2)
def main():
print "round area: ", calc_round_area(2)
main()
运行 area.py,输出结果:
PI: 3.14
round area: 12.56
可以看到,const 中的 main 函数也被运行了,实际上我们是不希望它被运行,提供 main 也只是为了对常量定义进行下测试。这时,if name == ‘main’ 就派上了用场。把 const.py 改一下:
PI = 3.14
def main():
print "PI:", PI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然后再运行 area.py,输出如下:
round area: 12.56
再运行下 const.py,输出如下:
PI: 3.14
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if name == ‘main’ 就相当于是 Python 模拟的程序入口。Python 本身并没有规定这么写,这只是一种编码习惯。由于模块之间相互引用,不同模块可能都有这样的定义,而入口程序只能有一个。到底哪个入口程序被选中,这取决于 name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