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人,我有话说
#

考研人,我有话说

#
活动
3380次浏览 84人互动
来分享你的考研经历,从校园到校园或是从校园到职场,无论是过来人分享有用的经验和攻略,还是有温度的个人经历和成长,期待你的考研人,有话说~
活动详情
活动规则
2025年2月25日—3月9日 24:00,参与话题投稿,有机会得丰厚奖励最高拿500牛币
牛币
牛币商城兑换
此刻你想和大家分享什么
热门 最新
考研那年,真实的我
2021年,我决定考研,没有特别的理由,纯粹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考研对我来说并没有特别的目标,只是觉得如果不尝试,可能就真的成了“剩下”的那部分人。其实,一开始的考研准备是随意的,没有做太多的规划。最开始几天,我复习进度慢得让人心烦。每天啃厚厚的书本,脑子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大概复习了几周,我就进入了那种不断焦虑的状态。尤其是看着周围人每天埋头苦读,那样的压力让我有点不过喘气。这时,几乎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脑袋里想得乱七八糟,白天还得强迫自己“高效复习”,这种状态真的很糟糕。复习到最后一个月,压力到了极点。模拟考试的分数不高,离目标院校的录取线还差了一大截。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做真题,背各种公式,做各种练习,依然时常觉得自己不够好。那时候的我,已经不太能集中精力去理解每个知识点,更多的是机械地刷题。也许每个考研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所有似乎努力都看不见结果,然而,依然得继续走下去。考研的那几天,我几乎没怎么睡好,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心里就一直想着试卷内容,想着自己答得对不对,心里乱七八糟的想法就像一堆杂乱无章的拼图。考试结束后,我彻底放松了,但接下来的,是几个月的漫长等待。最终成绩的时候,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知自己成功考上的那一刻,其实并想象中的那么激动,反而觉得马拉松式的考试结束后,心里的某种感觉,顿时觉得轻松了。回头看看,我承认,考研确实是一次“自我折磨”的过程。那一年的复习、焦虑、压力,几乎耗尽了我所有的精力。那时,我想放弃,想做一个“普通人”,去做一份工作,过上平凡安稳的日子。但如果我没有经历这一年,也许我不会看到真正的自己,也不会明白,很多时候的痛苦和挣扎,至少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成长过程。#考研人,我有话说#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2025年,考研对就业还有用吗?
最近大伙考研出成绩了,各大社媒上看到不少帖子,但可能是被信息茧房了,个性化推荐算法没有给我主推。加上列表里大部分还是同龄研究生居多,没有多少来自周围的信息。但从主流的帖子趋势来看,以对分数线降低感慨的帖子居多,结合去年考研热度的首次下降,很难说在目前的时间节点考研是一个就业良方。毕竟,大部分专业出来,不管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最好的就业还是成为公考生,反正一研顶挣,都不如妈妈生。说到这里,就得来点宏观叙事,毕竟自废除铁饭碗对体制祛魅的国有企业改革时代以来,口罩这几年的横空磨难使得体制内工作的稳定、安全再次成为一众打工人的心头好。宇宙的终极答案是考公,成为了不少人的箴言。即便是大厂里面的小ld,也不少人有着到岁数了去考个公养老的想法,上不上得了另说,本质大家还是对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时间的向往。即使是不少人诟病的“稳定的穷”,综合比较还是比不少黑心私企好太多。加上近几年的就业寒冬,对太多冷门工科、文科专业的冲击,使得这些毕业生要获得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几乎只有考公一条路,考公对考研是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的。那么,2025,考研还有用吗?分情况。对于本身学校和专业都较好且能直接接触结合就业市场的话,读研耽误时间。直接点来说,92学校的就业优势专业比如计算机,本科生刷好题做开发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开发很多时候是比体力,读研浪费3年赚钱时间。而不少特定专业比如法律医学等想在本专业就业就需要一定资历的,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还是以读研稳妥。制造业去向的工科,读研需要看所在行业的巨头公司的招聘偏好,如果相关技术工程师普遍只招硕博,那也得读研。但是如果想着去电网电厂这种偏躺的,可以省点时间直接去就业。但大部分文科专业同学,本身专业能力不会交给你强就业向的内容,文新、市场营销、管理学这些,即便你读完研就业能力可能也就比本科多了做PPT的经验。会计则是多了考CPA的时间罢了,经管系整体不走学术基本就是混经验刷实习,这些如果本身在本科有规划,完全没必要放在研究生,真有企业卡学历不如去港新读一年授课制。个人看法,不一定对。没法后悔了,读研以后该怎么办呢?个人拙见。优势专业在读研期间跟着主流趋势走仍然具有较好的就业机会,损失的只是赚钱的时间,如果平台上升了也能加一点选岗机会。普通弱势专业,本身专业以内就业资源较差,已普遍萌生转行想法,又身无长物,无非就是互联网和考公了。即便互联网这几年业务收缩,整体情况还是比其他行业更有胜率获得高薪,不少运营、产品、市场、游戏策划岗位跟专业没关系,就业能力都是干中学,理论上拼努力是可以改命的。考公则是另一条路,这里把一系列泛体制如银行、事业编、选调、国考、省考等统称为考公,这条路最鲜明的特色是在老家本地或者省会利用已有的固定资产或者本地资源去减少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但是职业生涯基本可以贴现算出来,没有别的太大发展,异地考公基本不会有人选择,深圳这种也只是少数。综合来讲,all in 考公不再是以前无脑首选或者随大流的选择,能早就业还是早点社会化好,往后的年龄焦虑会愈来愈大,不确定的形势也很难真正值得期待。#考研人,我有话说##牛客激励计划#
投递国家电网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考研的对象和没考研的我,后来怎么样了
#考研人,我有话说# 2024年春天,原打算是和对象商量一起准备考研,结果2月初,我因为生病做完一场手术后,一直不在学习状态,就决定放弃考研,准备找实习为秋招做准备,而我对象就专心准备考研。在秋招过程中,我收到了潍柴雷沃、比亚迪、吉利、豪迈等8个offer,最终签约奥克斯。昨天,考研成绩出来,我对象报的旱区湖北的985,总分肯定过线,英语40,很有可能过不了线,难过一天之后,今天我俩开始准备简历,联系了奥克斯的hr,询问了春招研发岗是否还有空缺,此刻,我俩正在修改简历,准备投递奥克斯,当然,两手准备,我俩春招也会再去看看其他企业 ,但是想着我俩可以进同一家公司,一起上下班还是很期待的,毕竟我很黏人😊😊 。我对象其实成绩没出来多久,就做好打算不准备调剂和二战了,他说:尝试过既然不适合读研那就安心准备工作,也不遗憾 ,成年了就要盈亏自负!盈亏自负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上的原则,更是你按照自己的内心意愿去做选择和面对人生起伏时应持有的态度。它告诉我们,无论遭遇何种境遇,都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因为真正的成长,往往源于那些我们独自承担的时刻。期待今年6月毕业后一起进同一家公司上班做牛马的日子,祝福通过初试的同学在复试环节能脱颖而出,成功上岸!没有通过初试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尽快调节好状态,开始下一次出发 ,不要在焦虑和未知的恐惧中忘记了好好生活哦。毕竟 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人生荒芜,所以春天周而复始
#考研人,我有话说#微博上有个词条给我看生气了:“复试是我去往春天的门票”,这个词条充满了恶意,似乎在否定一切没有进入复试的朋友的努力。想起来前些天参加过另一个话题#如果重来一次你还会读研吗#,我给处理很明确的答案是不会,当然给自己留条后路的话那就是不会选择这所学校了。当初在保研系统的C9、中科院和山大之间选择了后者,没想到这成为了我这些年来最后悔的决定。生活充满了苦难,读研的生活并没有给我带来预期的收获:学习先进的知识、拥有理想的科研环境、充足的试错成本、理想的实习机会、导师的悉心指导,以及甜甜的恋爱。渐渐地,我意识到努力不一定有回报,实验不一定会成功,科研不一定讲公平,甚至连正版软件都不愿意购买,却还要日复一日地做着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不得不睁眼说瞎话,吹得天花乱坠的所谓科研。我感到愤怒,感到委屈,感到身不由己,但实际上大可不必如此。科研的本质是学习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是学习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问题并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不忘初心,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但为了有讨口饭吃的机会,这也不算多么磕碜。以及,我不会感谢这些苦难,这只是我时运不济、遇人不淑罢了。回到开头,必须要跟每一个朋友说:你还是要非常笃定,笃定自己一定会变好才行,无论一年、两年还是三年。在读三毛的《雨季不再来》时有这么两句,是当下我想要发给几个月后毕业时的自己的:“雨下了那么多日,它没有弄湿过我,是我心底在雨季,我自己弄湿了自己”;“我早晨起来,对着镜子,我会再度看见阳光驻留在我的脸上,我会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雨季过了,雨季将不再来。”人生荒芜,所以春天周而复始,春天和是否复试、是否上岸无关,你要努力成为自己的春天。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考研人,我有话说——考研并不是必选项
回首过去,考研这一站对我来说,既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也是一次深刻的成长。对于我来说,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而放弃考研,选择直接进入职场,也让我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道路。考研路上的纠结与挣扎大学时,我一直有考研的打算。那时,考研似乎是许多同学的共同目标,身边的朋友们都在默默为考研努力着。于是,我也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备考中,准备过一次深入思考人生的考试。但是,随着备考的深入,我开始感到一些疑惑。虽然大家都说考研能带来更高的学历,打开更多的职业大门,但我逐渐发现自己更倾向于直接进入社会,积累实际工作经验。那段时间,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和纠结:一方面,考研似乎是一个“安全”的选择,另一方面,职场的诱惑也在悄悄吸引我。放弃考研,全力以赴投入工作最终,我做出了决定——放弃考研,全力以赴投入工作。我认为,如果选择工作,我可以直接接触到真实的行业需求,面对实际的挑战,学习更多的技能和经验,这将比单纯的学术深造更加有意义。当时的决定并不容易,特别是身边的同学和老师都对考研充满期待和鼓励,我也曾有过动摇。但最终,我意识到,每个人的道路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不需要遵循别人设定的轨迹。我希望通过工作,在实际的环境中不断摸索和成长,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工作中的成长与收获放弃考研后的职业选择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不同的行业和岗位。我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每当遇到挑战时,我都能快速学习并找到解决方案,这种从实际工作中汲取知识的方式让我感到非常充实。最重要的是,这段工作经历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我发现自己对技术开发特别感兴趣,决定继续在这条道路上深耕。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我在公司获得了晋升机会,也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职业目标。#考研人,我有话说#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不知不觉 将要转换到社会人形态
  想到2022年考研出分那一刻当时在家 出分的中午放的好运来 高兴的是比前两年的录取分数线高了不少 坏消息是大家都高了不少 当时就在想啊 自己也是摆着学的 考不上是我应得的 也没想准备复试 买了的复试材料 一点也没看 不久返校了 进了复试线 但是只高了没几分 说实话当时感觉挺焦虑的 那一段时间整个人精神状态也很差 整个21年发生了太多事 一个月时间根本缓不过来 就这样到了复试前的前一周 给叔叔打了个电话 叔叔说既然进了复试就应该再试一下 争取不到在重新出发 当时因为是疫情是线上面试的 打开电脑摄像头的那一刻 舍友都在门外帮我驻守 来一个人嘘一声 可搞笑 现在想想那时候真好 后来就是一个一个问题的回答 过了10多天 拟录取出来了 当时看到自己被录取了 当时整个手是麻的 不自觉眼泪就下来了 感觉自己终于做成了一件事情 这辈子忘不掉这种感受 再后来啊 就是进了组 整个研究生时间说不上开心 挫折挺多的 当然不光在科研上 感觉研究生带给我的成长 是让我变成了一个真的大人 不为任何事抱怨 有了平静的心灵 但是随之失去的 也是懵懂的自己 青涩的自己 即将步入真正的社会 可能是解脱也是新的深渊 但是在这想给每一个即将上岸的准研究生们一点肺腑之言就是 很多时候确实看不到希望或者说迷茫这是年轻的自己带给自己的馈赠 坦然的接受并不断的向前 一切都会变好的 大家加油!!!#考研人,我有话说#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玩命加载中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