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5.19): 1. 自我介绍 2. 问项目(做了什么工作?计算速度多少?论文创新点是什么?) 3. 旋转框检测怎么做的?attention模块做了什么改进?为什么做这个改进?提升了多少? 4. 计算:两层神经网络(加/不加偏置)的参数量、计算量 5. 除了反向传播还有什么更新参数的方法?直接求导法和反向传播计算量差多少数量级? 6. 介绍rpn的结构?anchor选了什么尺寸?为什么用这几种尺寸/比例的anchor? 7. rpn回归出包围框坐标后的操作?(坐标映射、feature map的裁剪、roi pooling) 8. 快排的时间复杂度(平均/最坏/最好)?怎么算的(递推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