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1
群山环绕,万亩橘林。在一处农家屋前,人来人往,主人小黄微笑着迎上来,端着剥好的橘子说:“来尝尝,自家产的,好吃!”小黄在橘乡田园综合体承包的橘园今年大丰收。依托全县 36 万亩柑橘产业,乙县打造的橘乡田园综合体正大步向前发展。乙县有种植柑橘的传统、产业基础较好,但柑橘却卖不出去。乙县人不服气,主动求变,探索乡村振兴致富路。“我们先后开了二十多场会,
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我们县在外工作的人一起来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乙县方县长说,“最后县委县政府决定兴办橘乡田园综合体,走特色农业之路。县政府划拨专项资金,还向省里申请了乡村振兴示范点基金。”
小黄家在双桂村,以前也种柑橘,但因品种不佳、管理不善,盈利不多,他就把橘园交给父母打理,自己出去打工了。常年在外务工,家里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是小黄最放心不下的牵挂。既能照顾家又能实现就业增收,是他多年以来的心愿。听说县里要在老家兴办田园综合体,小黄赶
紧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入股。“现在我们这里大变样了,政府修建了四车道的水泥路,直通高速公路,还开通了 5G 网络。土地流转到田园综合体后,利用率明显提高,我们每年都能拿到土地分红。”小黄说,“政府还帮流转了土地的村民解决就业问题,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我们可以在田园综合体中当长期固定工人,每月领工资,也可以自己承包橘园。”小黄从田园综合体承包的 12 亩橘园今年产了一万斤果子。以前产量小,还得操心销售,现在产量大了,小黄却一点都不担心:“工厂会来
收购。”他说的工厂,是田园综合体内的柑橘加工厂。走进工厂车间,圆滚滚的新鲜柑橘,在智能化生产线上排列整齐。生产线的尽头,柑橘已变成橙汁。橙汁,只是柑橘加工产业链上的一个点。
生产线上,柑橘变成 20 余种产品:果肉制成橙汁、果酒、橘蓉等,皮渣则提炼出抗癌药物原料
——橘皮甙,连废渣都制成了有机肥和橘饲料。吃橘饲料长大的橘香猪,肉价是普通猪肉价的 4倍。“有了完整的加工产业链,我们就能充分利用每一颗柑橘的价值,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乡村振兴才有了最有力的保障。”田园综合体吴书记说。柑橘新品种培育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柑橘交易中心……从创新育种到服务果农,一个完整的柑橘产业链条正在不断成长。
郁郁葱葱的柑橘树下,三叶草、苕子正茂盛生长。“这是绿肥作物,可以抑制杂草生长,等叶
子干枯了,还能作有机肥。”吴书记说。为了减少化肥农药用量,田园综合体里全部采用太阳能杀虫灯、生物有机肥,确保绿色环保。绿油油的脆李压弯了枝头,池塘里的荷花开满了水面,金黄的稻田里鱼儿在嬉戏……好一幅生态优美的现代农业图。田园综合体兴建之初,乙县积极招商,引进
一家大型生态农业公司入股,“县政府对这家公司进行了深入调查,的确是有资质、有经验、有技术,口碑比较好。”吴书记说,“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确立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径,对田园综合体
进行公司化运作,以便更适应市场竞争。”田园综合体一开始就立体化布局柑橘、水稻、蔬菜、蜜蜂等种养业,还引进生态环境检测技术,完善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如今,这里已建成特色生态农业基地 1.8 万亩,带动上万农民就业,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5 万元以上。
毗邻田园综合体办公区的是刚开放的柑橘品种博览园。进入大门,400 多个柑橘品种跃然眼前,形态各异:小如豌豆的“金豆”、大个的香橙……“田园综合体规划了 3 平方公里的柑橘文化博览区,
柑橘品种博览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吴书记说,“这是我们以柑橘产业为基础融合文化旅游的尝试。”
田园综合体内已经建成了橘乡荷海、智慧橘园,桃李梦园等,成为当地的人气休闲旅游地。在游玩之余,游客还可在柑橘文化博览区了解我国柑橘种植历史,观看现代柑橘种植技术的展示,加深对
柑橘文化的认识。“冬春摘橘、夏季赏荷、秋季观稻,我们这里四季有风景。”吴书记表示,未来还会开展马拉松,山地自行车等体育赛事,“随着以柑橘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融合的复合型农业不断壮大,我们的田园综合体一定会更加蒸蒸日上。”
从普通的山村到现代田园综合体,迈向幸福的故事每天都在这里上演。“未来我们还会不断改革创新,以变应变,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之路。”方县长信心满满地说道。
材料 2
自从小区改造列入县民生实事项目,各小区微信群里就议论纷纷,这家要先装灯,那户提出停车难,诉求复杂多样,怎么让大家都满意?由 86 名成员组成的东风街道第一届居民议事会成立,
解了难题。居民议事会成员向居民征集建议后,列出了包含楼道灯安装、停车位改造等 25 个诉求的建议清单。“街道党工委对建议清单进行筛选,形成候选清单,再提交居民议事会讨论和投票。居民议事会确定项目清单并提出处理建议后,由街道党工委交由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街道党工
委孙书记说,“议事协商议的是民生话题,瞄准的是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确定议题过程中,街道党工委要发挥主动作用,将政府职能与百姓期盼精准对接,让议事协商直击痛点,契合居民心意,推动民生实事加快落地。”
东风街道居民议事会是县基层协商议事试点之一。走进居民议事会,10 多套活动桌椅整齐地
摆放着,可根据不同议事主题排列组合,同时还配套发言台和 LED 显示屏。一块大大的告示牌悬挂在墙壁上,上面正在公示居民议事会近期表决的项目清单,包含了项目名称、提出人、解决方案、办理主体、办理进度等等,通过这个清单,居民议事会所做的事情一目了然。“议事会在做什么、
怎么做、做得怎么样,一切都是公开透明的,大伙儿心里有数,才会信任议事会。”议事员老陈笑言,“以前大家有问题,没有商量的地方,现在有了这个阵地,大家遇到问题都喜欢来聊一聊,敞开心扉,把问题摊开,不知不觉就找到了解决办法。”老陈退休前是一名教师,为人公道,热心社区事务,被聘请来当议事员。“议事员由居民推荐、街道遴选,大多是党员,政治素质过硬。有的
是像老陈这样的老住户,在居民中威望较高;有的是有专长的行家,能为大家出谋划策。”孙书记说,每个议事员都要联系一个片区,负责收集居民关心的问题。
“车乱停,有时堵楼门口,出行难。”停车乱,无车户难以忍受。“我们也想按车位停,可哪有车位?”停车难,有车户也感到无奈。东风街道的一次居民议事会上,社区居委会、物业、业委会、议事员、有车户代表、无车户代表畅所欲言。“没有车位的统一停小区外吧,不影响小区环境。”
无车户提出。“还是停小区内,安全可管理。”有车户有异议。意见不同,大家一起分析:停小区外
可能妨碍交通,可行性差,还是要在小区内挖掘潜力,将废弃绿地、边角地划成车位。方案公示,车位边一楼的无车户担忧噪声影响休息。议事会再次启动,决定在车位与住房之间种植花草,同时
对受影响住户进行补偿。现在,有车居民自觉泊车入位,一排排车辆整整齐齐。“议事会已经形成行之有效的程序,街道工作人员主持,将参会人员分成不同小组进行讨论,由各组代表汇总上台发言,投票选出可行性高的解决方案。”孙书记说,不少事项牵涉到不同利益主体,议事会要尊重和
照顾不同利益诉求。虽然很多时候协商的过程很曲折,甚至有争吵,但充分沟通后达成共识,能兼顾不同的利益方促进彼此理解,消除了矛盾和怨气。日前,东风街道居民议事会还开通了线上平台。
“如今讲共建、共治、共享,最重要的就是老百姓肯参与进来!”孙书记说,议事会开到线上以后,
居民只需要扫二维码,就能在平台上提交意见和建议,这让年轻人的参与度大大提高,这样议事会就能更广泛地听取群众的心声。
议事协商有结果,更要落地,切实解决群众诉求,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才会得到群众信任。前不久,街道的新城中心改造项目通过验收,居民眼前一亮:小广场铺上了花岗岩,游乐场
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休闲步道上多了散步的居民。“去年,大家还抱怨这小广场环境脏、蚊虫多,
有和没有一个样。”高先生笑着说。高先生是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师,受聘为议事会特别议事员,
负责新城中心改造的监督。高先生每天都要到工地上看看,周末更是经常一待就是半天,增设小广场铺装场地、展示墙和儿童游乐场所等,就是他看完设计图纸后提出的建议。东风街道根据居民的议事能力、专业特长和工作经历,建立人才库。议题确定后,街道就会联系相应的居民,聘请他们
担任特别议事员,让“适合”的人参加“适合”的会,从而提高议事会处理议题的能力。
“议而能决,商而能行,理顺群众的‘气’,很多事情都好办了,毕竟大家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便是运用柔的方法,取得好的效果。”孙书记说。
材料 3
为了解零工市场发展状况,R 市由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进行专题调研,以下是获得的部分调研资料。
占唐路是 R 市最大的零工市场,每天几千名务工人员聚集在此讨生活。他们并未选择背井离
乡去务工,而是呈现“候鸟”般的生活,一般凌晨 5:00 左右就赶到占唐路揽工,夜晚归家陪伴妻子儿女。
占唐路处于瑶江区城乡结合部,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在此租赁廉价的房屋,工地上的小包工头也发现这里能找到工人,久而久之,人越聚越多,占唐路也成了“自由劳动力市场”的代名词。
今年 52 岁的老李家住瑶江区隆岗社区,因为自身文化程度较低,学过木工的他,多年来一直在占唐路打零工。“年轻的时候也在工地上待过,后来老婆孩子都来 R 市了,我就在这儿买了房子。”
老李笑言,“我们打零工的收入总体还可以,大部分都是日结,干一天算一天,每天的工钱平均下来有两三百,但不是每天都有活干,有时在这里连续蹲几天也没有适合的工作,就算白蹲也必须守着。趁着还干得动,就多干点,存点钱养老、看病。”现在,妻子在家门口摆摊卖小吃,他在占唐路打零工,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比老家的生活好多了,老李已经感到很知足了。
“下雨了,下雨了……”不少人一边喊着,一边跑向周边的建筑下面去躲雨,但还有一半左右的
人坚守原地,并没有离开,似乎已经习惯大雨的突袭。50 岁的靳大姐就是在这样的雨天继续坚守
的人,她拿出随身携带的雨衣套上,已经六天没找到活干,遇到下雨天更是心急,期盼着包工头的到来。
突然,她转身走向马路对面,急匆匆地走到一辆红色三轮车旁边,大家以为她去抢工作,没想
到是讨薪去了。或许是下着大雨的原因,靳大姐被拖欠了一个月的 200 元钱,今天讨回得格外顺
利,她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在占唐路,日结工资虽然听起来痛快,但被拖欠工资也是家常便饭,由于没签合同,更为日后讨薪埋下隐患。
来自月东县的小刘今年刚满 18 岁,第一次跟着老乡来到占唐路,想跟着去工地上学点电焊技术,养家糊口。“你会不会电焊呀?还是学徒?”一个包工头样子的人大声问他。“我会了会了,家里好几个人都干电焊呢!”小刘赶紧回答。“那你们几个跟我走吧!”小刘和老乡赶紧收拾东西上了
车。“这里的技工等级相差很大,有干了十几年的老技工,也有这样初出茅庐、缺乏经验的新人,基本都是靠老人手把手带出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且不说技术过不过关,这安全意识就不够,你看那小子,安全帽都没带。”老李吸着一支烟,意味深长地说,“没发生事故就好,如果发生安全
事故,他们这零工身份,没有签任何劳动合同,最后都是自己倒霉。”
几百号流动人员聚集在一个路口,虽然给揽活的务工人员和招人的包工头带来了便利,但却给城市管理造成了困扰。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理应受到关照,但规模性地占马路等活,造成交通拥堵不说,凌晨噪音扰民也多次引来周边居民的投诉,甚至还发生过为了抢活打架斗殴的事。为了规
范零工市场发展,去年瑶江区在占唐路两公里外设立了“瑶江区劳务中心”,本想取代现有的占唐路
零工市场,但中心设立一年,入驻企业却寥寥无几,而占唐路零工市场却依然火热。经常去占唐路揽工的包工头老王说,由于劳务中心对进场招聘的企业有相关资质规定,没有企业资质的小包工头
根本无法进驻。“我们招揽零工,主要都是一些工程赶工期,人手不够用,需要临时找一些人来干
活,即使让我们进驻劳务中心,招人的程序也更复杂。”老王说。占唐路零工市场刚好提供了这样
的供给。实际上,劳务中心的座椅、空调、饮水机等舒适的环境对务工者并不是没有吸引力,而是因为他们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低技能务工者,在劳务中心很难找到他们能够匹配的工作。
“零工市场作为就业‘蓄水池’,为就业者和企业搭建了一座供需桥梁,对务工人员找工作和企业的灵活用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瑶江区人社局张局长说,“要盘活零工市场的社会闲置资源,还需补齐各方短板,为务工者系好‘安全带’,真正让‘蓄水池’发挥作用。”
材料 4
在 C 市环境交易所,当天的碳汇交易信息正在大屏幕上实时滚动,交易员小冯正在为企业办
理碳汇交易账户。“朋友都觉得我的工作很‘洋气’。”谈及自己的工作,小冯露出了笑容。碳汇是指
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汇交易则是一方通过减少排放或者吸收二氧化碳,将多余的碳排放指标转卖给有需
要的另一方,以抵消他们的减排任务,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卖空气”。“目前碳汇的交易活跃度和金
融化程度还比较低,相关制度规则还有待完善。”小冯说,“但是环境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碳汇交易开启了正规化的新局面,这个新局面将促使企业更加意识到碳排放权的价值,相信未来的碳汇交易市场会有更多新机遇。”
C 市正在全面探索提升碳汇能力的新途径,成立环境交易所只是其打造“碳汇城市”的一个侧影。
C 市近年引进的 10 个亿元项目中,大多为低碳产业。其中,新引进的生物质发电公司年发电量约
2.1 亿千瓦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约 140 万千瓦时,年均节省标煤耗量 9.5 万吨,年均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24 万吨。“我们将着力重塑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生态化,借助建设‘碳汇城市’的新机遇,打开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局面。”C 市龙市长说。
在市区的一座公园内,工人们正忙着植树,树与树之间不再讲究“整齐”,而是自然随机布点、 “无序”栽植。“与一般造林不同,我们践行的是目前比较先进的‘近自然造林’理念——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模拟自然界中森林生长的环境,让树木实现个性生长,自然演替,从而形成一个生命力和包容性都极强的生态系统。”市城市管理局张局长说,经过多年
不懈努力,C 市森林覆盖率达 40.2%,生态碳汇能力大大提高,“步步见绿”的城市空间新局面逐渐成型。
碳汇理念正不知不觉地浸润到 C 市治理的方方面面。以前,C 市的一座高架桥下,经常有大量砖石、渣土等建筑废料高高低低绵延上百米,犹如一块灰色调的“城市疮疤”。现在再经过这里,上有蓝天白云,中有高架桥穿过,下有花海绿廊,这个变化是怎么发生的?“我们给这里覆盖了一层‘营养土’,这层营养土与建筑渣土混合后,能有效改善土壤营养成分,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优质条件。”张局长说,这些“营养土”是市政污泥等有机固废制成的。市政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过去一般填埋和焚烧处理,但会污染环境,增加碳排放量。C 市引入高新技术团队,把市
政污泥制成有机发酵物,调配成花卉用土,覆盖在建筑渣土上,再播撒花草,“城市疮疤”很快就变成了新的城市风景线。“这种‘碳汇’模式一举两得,既治理建筑垃圾,也解决市政污泥。”张局长说, “我市已有 47 万平方米城市裸土完成土壤改良及花草种植,一年可实现固碳近 3000 吨。”
在 C 市,随着碳汇理念的普及,绿色低碳正成为全民新风尚。点开“碳汇积分”小程序,小苗骄傲地展示自己的 4 位数积分。“我在绿色商城兑换了好多奖励,现在又在攒积分。”她笑道。“碳汇积分”小程序是 C 市推出的碳减排数字账本,市民衣食住行游的每次减排行为,都会在小程序上进行量化和记录,形成个人“碳账本”。乘坐公共交通、旧物回收……“举手之劳”的绿色低碳行为都可以收获碳汇积分,这些碳汇积分可以兑换奖品,推动着从“环保意识”到“环保行为”的转化。如今碳汇积分成为了小苗和朋友天天“比拼”的项目。“与其说是我们为‘碳汇城市’建设贡献力量,不如说是碳汇理念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
“空气卖出近 4 万元!”浦上村村支书老舒兴奋地说。浦上村位于 C 市郊区,今年以单价 100
元/吨的价格向一家企业出售了 375 吨碳汇资源。碳汇交易给这个山村带来了新机遇,让村民们当
上了“卖碳翁”。老舒算了一笔账,村里有 1.3 万亩毛竹林,按照现在的碳汇价格计算,碳汇收入能
有 20 多万元。近年毛竹价格连年走低,有时候卖一季毛竹成本都收不回来,村民都不愿意照管。有了碳汇,只要把毛竹林养好,“竹叶子”就能变成“钱票子”。“这片林子荒得比较厉害,要赶紧梳理,
加强养护”……老舒带着村民爬山头、定规划,大家重新背上砍刀修起了竹梢,村民细致养护、培育毛竹林这样多年未见的场景又回来了。
“新局蕴新机,新机生新局。我们正在以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推动‘碳汇城市’建设,点 ‘碳’成金,把‘碳汇城市’打造成我们的金字招牌。”龙市长说,“以变促变,以新求新,‘碳汇城市’建设将给我们带来一场从个人到城市,从观念到行为的全方位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