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点探索”用户增长“业务,“用户增长运营”的地位和薪资也随即水涨船高。这对正在校招求职的大家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机会——随着每家企业都开始探索,用户增长运营的岗位数量将会达到一个可观的数字,可以参考当年的”新媒体运营“;     挑战——用户增长运营的门槛相对较高,现有市面上相关的书籍普遍从较高的角度出发,对校招新人来说,学习和理解成本较高,导致大家即便看书也是一头雾水。          为了帮助大家能更快实现人岗匹配,我将以一个新人视角,带大家从必备理论到实操案例完成学习,快速提升校招竞争力。           ⼀、用户增长是什么     史蒂芬·科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出,我们应当以终为始。     在开始做一件事前,先试着想象我们预期的结果,这样可以确保我们的行动不会偏离方向,也能让行动更高效可行。          因此我们在给用户增长下定义之前,先想清楚企业做用户增长的目的是什么?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这两方面来达成这一目的。       基于这样的动机,我们不难推断出企业做用户增长是为了降低获客成本,提升用户转化复购。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出用户增长的正确定义:        用户增长,就是通过运营手段获取更多的用户,让他们高频体验产品的核心功能,并为之持续转化。        简而言之,用户增长就是让用户的数量和质量都保持持续增长        。                       举一个例子:        你开了一家餐馆,为了生意红火,你需要做 2 件事:让更多客人来你的店里,让来的客人最好都点满你招牌菜,让客人消费完下次还来消费。                这两个条件是相互耦合的,无法割裂的:        客人少了,生意不好;        客人来了,没消费就走了,没有生意;        客人来了,没点招牌菜,只点一瓶可乐,生意不好;        客人来了,只消费一次,生意还是不好。        客人来了,消费你大部分的招牌菜,并且之后经常来消费,甚至介绍朋友一起来消费,生意红火。                你看,这是实体的用户增长。                讲完实体经济的案例,再来一个互联网案例:        你是一个美妆达人,核心赚钱方式应该是美妆带货,你需要做的事:让更多人关注你成为你的粉丝,让粉丝为你的每一次带货都下单。                粉丝太少,接不到广告委托,赚不到钱        粉丝关注,但是不活跃,顶着几百万的粉丝量,转赞评寥寥无几,还是接不到广告        粉丝关注,转赞评很多,可一到你的带货环节,开口就是“下次一定”,你估计以后再也收不到广告费和佣金了        粉丝关注,转赞评很多,你带货时,场场爆单,广告费和佣金拿到手软。                你看,这是互联网的用户增长。                              二、用户增长运营的发展简史        用户增长的概念适用于各个行业领域的各个发展阶段,但是本专刊是针对互联网运营的校招求职,因此将会主要围绕互联网用户增长运营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                几年前,互联网尚未将用户增长划分为一个独立的工作岗位,彼时用户增长的工作可能被拆分到产品、运营、市场、甚至品牌等部门。                产品经理——“上线一个用户可以分享app内容到朋友圈的功能,吸引新用户下载注册我们的app”        运营——“策划一场10万+人参与的拉新活动,让新用户下载注册我们的app,最好再关注我们的账号”        市场——“拓展20+有共同用户群体的异业企业,和他们资源置换一下,让新用户下载注册我们的app“        品牌——“拍摄一组强传播力的广告,吸引新用户下载注册我们的app,最好还能拿个业内大奖“                这样的人力安排在流量红利期暂时没有显露弊端,因为红利期的卖方市场给足了企业高回报机会——无需多投入额外的人力成本,就能获得不错的流量效益                但当中国的流量红利期开始衰退时,问题就暴露了:                随着网民数量增长放缓,加上网民对网络营销方式的熟悉与免疫,以往粗放式的流量获取与转化手段已经逐渐失效。                举个例子:                08、09年的时候,QQ空间经常见到有人转发,”今天是马化腾生日,转发这条说说,你就能得到1个月黄钻“        今天的朋友圈,很少有人会转发这样的内容,即便是刷屏朋友圈”给我一面国旗“也不过是大家心知肚明的狂欢,但是在08,09年,网民是真的相信会获得黄钻。               除此之外,人的因素也阻碍了用户增长的发展。                 不管是产品、运营还是市场、品牌,他们都有自己的OKR(目标与关键成果),用户增长的工作内容可能只占到很小的比重(甚至只是随便做做),这样就容易出现”有功人人抢,有锅人人甩“的情况。                 但是在传统的人力架构下,只靠不断优化提升人效,企业很难再找到理想的用户增长效果。                 于是用户增长运营,被独立划分出来,作为”特种兵“,以”较低成本、快速试验“的特点,承担探索业务用户增长新出路的任务。                 三、用户增长运营的注意事项               3.1 用户增长的工作不只拉新        我问过很多拥有用户增长实习经历的同学,“你认为用户增长是做什么的?”        他们告诉我,就是以更低的成本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用户,就是拉新。                可用户增长的工作真的就是大家想的这样嘛?                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案例:                某在线教育公司,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早期搭建微信流量池时,将拉新作为增长最主要的目标。为了拉新甚至不惜降低用户门槛,在短时间内的确获取了大批用户,但是这也是后来暴雷的导火索。                我们都知道企业做增长有两个目的,一是提升用户数量,二是提升用户质量。                该公司在微信流量池达到一定规模后,准备开始转化用户,这时他们发现—— 1 场拉新 1 万人的裂变活动,居然连 1 单 0元课都没卖出去。                究其本质,他们流量池沉淀的用户大多是前来“薅羊毛”的非精准用户,这些人甚至都没有“听课”这一需求。而真正有“听课”需求的目标用户却寥寥无几,所以无论他们如何迭代转化动作,转化效率总是无法提升。                看到这里,你还认为用户增长就是低成本获客吗?                用户增长,不只是拉新这一环。还包含活跃、留存、转化,可能在产品不同阶段,这些目标有不同的侧重,但是拉新和转化是永远不会变的。                正如我们前文给出的定义,用户增长就是让用户的数量和质量都保持持续增长。               在实际工作中,可不要只盯着“用户数量”,忽视了“用户质量”。                              3.2 虚荣指标的提升不是真正的增长        我们经常听到,“不要被虚荣指标蒙蔽双眼”。        到底什么是虚荣指标?虚荣指标对业务又有什么影响呢?                学界对虚荣指标的定义有很多,我在这里结合用户增长运营的工作实际,给出我认为的虚荣指标定义:        虚荣指标,是对用户增长目标没有直接意义的数字,一般具有“数字大、难复现、好看”的特点。                举个例子:        小A是一名用户增长运营,目标是为微信流量池拉新和转化。        有天小A策划了一款10w+浏览的h5,他汇报时,这里的的“10w+”就是虚荣指标。                主要有两个原因:        1、对用户增长目标没有直接意义        现有的h5玩法,很难实现引导用户强关注公众号,这意味着对完成增长目标的意义不大。                2、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        另一方面,一场爆款H5背后是产研、运营的巨大投入成本,如果后续的数据没有对业务进展有实质性帮助,相信各方都是不能接受的。                更关键的是,在现有微信生态下,有着像任务宝、拼团、分销等更低成本、高效益的增长玩法。                所以,这个10w+的H5是“虚荣指标”,我们需要时刻在业务中警醒自己——这个动作背后的数据对我的核心目标有帮助吗?               额外补充一点,“虚荣指标”不代表坏的指标,如果小A是品牌部门的员工,他关注的目标就是品牌传播,那么这个10w+的H5可以说很棒了。                              3.3 没有方法论的增长探索是无效的        有一位业界大牛,提出“用户增长实际上是在用测试的冗余性来换取增长的确定性”。        这段话的大意是,用户增长是通过不断的运营动作测试,找到增长的固定方法。                不仅要能做到增长,还要形成固定的方法保证持续稳定的增长。                从这个角度,我们再看上面的例子:        所有做过内容的运营同学,都能达成一个共识:每一个爆款内容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我们能决定的只是“人和”的因素,剩下两个因素往往具有不确定性。                这显然不是用户增长的理想效果,用户增长追求的效果不是“一次性”和“偶然性”,而是“持续性”和“必然性”。                一个成熟的用户增长运营,需要探索出可持续、可复制的增长道路,对目标的数据直接负责——每一个动作都要在短期内产生对应直观的数据变化(不论数据是涨是跌)。                所以,我们在开展和复盘用户增长工作时,一定要先反问自己“这次的动作是否可以带来持续性的增长,是否具备复制的可能性?”                     本节结语        我一直认为,“建立认知”是正确且高效做事的基础。                本节内容从用户增长的概念、互联网用户增长运营岗位的发展历程、用户增长运营的三个注意事项层层递进,解答了”用户增长是什么?“、”用户增长运营怎么来的“、”用户增长运营要注意什么?“这三个问题,并最终明确“用户增长”的核心逻辑——让用户数量和质量持续增长。                                             只有时刻坚持这些认知,我们才能在增长的道路上走对方向,走得更快更稳,走得更远。                在下一节,我们将从微观层面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用户增长运营。                           
点赞 2
评论 1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04-25 18:13
五邑大学 Java
无面如何呢:用心包装一下自己的实习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ResourceUtilization:我嘞个董事长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