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几何时,外企的黄金时代

外企,曾是前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求职路上金光闪闪的路标。随着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崛起,大厂取代外企成为如今应届生的求职圣地。

然而在大厂这座围城里,不断地有新人想进来,也有感受到内卷切肤之痛的人想离开。

曾几何时,外企,是互联网行业无法撼动的强大力量。

2000年前后,随着中国进入WTO,外企纷纷入驻中国市场,当时外企开出动则上万的薪水,就远超市场水平,自然也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

于是很多外企人就这样进入买房大军,顺利完成了早期的原始积累。

我们再看看2008年大学生想进的企业前十的榜单里,工科的半壁江山是外企;而在商科里,外企更是占到了八成。

互联网却只有百度一家。

没有996,外企真香
外企的黄金时代从90年***始,在中国加入WTO 之后,走向繁荣。

全球500强企业,在国外的业务盘子已经很大了,短期内不看重中国市场是否盈利,加上21世纪初,中国员工薪资普遍不高。

所以,外企的高薪招聘人才的策略非常管用。业务上也不追求盈利,先拓展规模,把公司在全球层面的业务接过去一些先做起来。没有太多压力。

2008年,事情发生了变化,随着次贷危机浮出水面,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也是为中国职场人提供了最多靠谱外企的美国,遇到了麻烦。

2008年9月14日星期天,正当中国老百姓们欢度中秋佳节的时候,雷曼兄弟提交破产申请,震动了全世界。

接着金融危机将华尔街的主流公司都卷入其中,从美林证券、到AIG、摩根斯坦利和高盛。

很快其他行业的知名大公司,通用、福特也被卷入其中。

这一波金融危机带来的裁员,严重挫伤了职场人对外企的信心。

外企人一定看过终老公司的外国同事。终生服务外企的想法,其实已经在大家心里萌发。然而事到临头,却发现外企也靠不住。

在2016-2019这几年间,新闻报道与舆论风向唱衰“外企在国人的职业选择中逐渐不再吃香”才是主流。2018年有报道指出,不少知名外企如英特尔、奔驰、惠普等,正在搬离北京国贸CBD。或去租金更便宜的区域,或直接离开中国。

这一转身的象征背后,是外资企业受到中国市场变化的冲击,经济效益的衰落。数据也显示,外企管培生岗位失去了对新一代年轻人的吸引力。

彼时正值本土大厂崛起如日中天,时代的风口上有无数起飞的优秀青年。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03-05 12:52
吉林大学 Java
挣K存W养DOG:他的价值在于把他家里积攒的财富回馈给社会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