佬!
点赞 1

相关推荐

前些天,我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基金净值图,犹豫了整整半个小时。跌了快5%,是割肉止损,还是再等等?我把过往的K线图翻了无数遍,搜了一堆“类似情况会反弹吗”的帖子,内心上演了一场左右拉扯的拉锯战。最终,我选择了卖出。结果一早醒来,基金涨了。如果从外人眼里看,也许我就是那种“没什么烦恼的人”。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每当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我都显得异常犹豫。我总是在做决定的时候,陷入深深的拉扯。害怕选错,害怕错过,也害怕辜负了别人的期待。最终我总是选了一条“最稳妥”的路——但走着走着,我发现它似乎不是最适合我的。不是“错”得离谱,只是……它没有达到我最初的期望。我很难受,又很难后悔。最近炒股和买基金的经历,恰好放大了我这种心理。每当基金跌到一个低点,我告诉自己机会来了,买入。心里总希望明天能大涨,最好直接反弹个3%。但现实常常是,第二天继续下跌。接连几天绿油油的走势图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当跌幅达到5%时,我终于忍不住割肉止损。可偏偏在我刚卖出的第二天,它却开始上涨,甚至回到了我原本的买入价之上——“卖在黎明前”的挫败感让我整晚都在懊悔。反过来,当某只基金连涨几天,而我却因为仓位太轻错失收益时,我又后悔没早点加仓。可等我鼓起勇气加仓后,行情又开始转头下行,仿佛专门和我作对似的。那种反复横跳的心情真的很折磨人:害怕刚做完决定,世界就往相反的方向走,害怕“我一操作,基金立马反着来”。于是我一次次怀疑自己、质疑自己的判断力——就像在人生中一次次踌躇不前一样。于是我不断回头,想:如果我当初选了另一条路呢?现在的我,会不会活得更开心、更自由、更有冲劲?还是也会面对另一种不如意?这种反复的自我审视让我意识到一个现实:我们永远无法同时体验两种人生,也永远不能等一切都“确认安全”再去行动。那些看似“顺利”的过程,其实也藏着无数不被人知的选择与挣扎。我想慢慢接受这样的自己:不是没有方向,而是太过在意方向;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太想把一切都做到完美。未来的日子可能还会有很多选择,我仍然不确定自己是否会变得果断。人生里很多决定,在当下看不出多大区别,但回头望去,它们可能会决定你三五年的走向。不要因为犹豫而一直停留原地,也不要执着于“选对”,忘了“往前走”才是关键。你可以试错,可以调整,但不能总是回头。因此,希望自己不贪婪上涨的瞬间,不恐惧短期的下跌,做计划内的事,承受计划内的波动。事后就不纠结结果,只看执行是否正确。 #牛客创作赏金赛#  #选择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