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鼠的第一道题,感觉没错呀 public static int getBinaryTreeCount(int n) { if (n <= 0) { return 0; } int[] dp = new int[n + 1]; dp[0] = 1; dp[1] = 1; for (int i = 1; i <= n; i++) { for (int j = 1; j <= i; j++) { dp[i] += dp[j - 1] * dp[i - j]; } } return dp[n]; }
2 3

相关推荐

02-12 01:55
门头沟学院 Java
其实,出路就在已经不需要打工了。带着好奇去发现问题,不信权威、感想敢做,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任何领域做出成就。特别是本就会编程的人,在ai的加持下,一个人就可以做一家公司的活。关于不信权威在我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四处收集信息,我问我的亲戚、好友,给出我的情况和基本信息,阐述我的爱好。最开始我说,我要学心理学,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我经过了漫长的痛苦,我无法解决这些痛苦。后来我转身寻求心理学书籍的帮助,我发现有些缓解,后续我就经常翻看,希望从这样的努力中把我从痛苦里解脱出来。我认为我是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但是我舅舅听了我的选择,给我建议。他说,去学文学、去学英语,计算机就是当码农。这样的建议是有原因的,因为我高中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很爱阅读、也没有爱到什么程度,只是因为我太孤独了,我也不知道在校园这种不能使用手机的封闭环境能干什么,所以我到处读书,但是都是文学类作品。我读三毛、读王小波、读各种中文书籍,从中了解他们的故事。他能给出学英语专业的建议,是因为我的英语成绩很好,这得益于我的初中英语老师,他是位风趣幽默的老师,很有个人风格,课堂有趣,所以我多听了些。但是那会儿的我判断,这玩楞没什么用,还不如心理学有用呢。我就打算读心理学了,提交高考志愿的前三天,我的另一位朋友报志愿的时候给我分享了,他说到什么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他说他家人建议他读这个,他不要读。我一查,我寻思,这玩楞,有点东西,行吧就这个吧。然后我就在三天内草率的做出了我的人生决定。但是现在回头看来,这却是个无限接近于正确的选择,至少比文学、英语、心理学要好太多了。虽然现在大多数人在唱衰计算机,但是其实只有部分人明白,这个学科在现在、到以后、还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回头去想,如果我听信了有经验的人的建议,学了文学、英语,AI时代,我已经光速被取代,后续只能在出租屋里吃拼好饭。关于填报志愿,还有另一个插曲,是我的爸爸。当时我选定计算机方向后,在相关院校的抉择上和他出现了分歧。当时的我拿着一本来学校推广的机构随便发的一本高校专业书册子来选择院校。我按照我考的分数,将分数线和我考的分数相近的院校全列了出来分析,打算从里面挑一个。这些院校分布在四五个省份,其中就有我爸爸的家乡,湖北的一所高校。而我当时想去北京的一所高校,不为什么,因为发现学校要建新校区,可能是在这些高校里住宿条件最好的,我就喜欢住好的。其中还有一些不太好的211可以选择,但是选了意味着我可能被调剂到别的专业,那我不要,我不想我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他强烈建议我去武汉的那所高校,他说,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其实现在看来,只是因为他和第二任妻子在湖北,而他们生不出孩子,我过去湖北之后,和他的联系会变频繁,他老了之后我更有可能赡养他。我分析,为什么这所北京的高校比湖北的这所高校高十几二十分呢,明明湖北这所高校要更知名一些,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知道,高十几二十分,就是高了非常多位次,中间可能有几万名,十几万名的差距,这些考的更好的人不是平白无故做出这个选择的,一定有我不知道的原因。于是我又没听他的自己选了这个北京的高校。结果现在回头看来,确实如我所分析,北京的名校多,企业多,实习机会多,发展机会多,选择机会多,而在北京读大学,几乎不需要承担住房成本,就能享受这一切。而现在我也切实的享受到这些福利了。而如果我当时听了他的观点,选择了去湖北读书,那我可能也会有别的境遇,但是大概率远远不如我现在可能达到的高度。 今天群里看见老师分享了一则消息,内容是一名本科生推翻了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延续40年的数据科学猜想。我才回想起了这些经历,不相信权威、不相信经验、相信事实、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很重要的。具体可以看: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undergraduate-upends-a-40-year-old-data-science-conjecture-20250210/关于AI时代在22年,我大一的上半年,我在刷短视频的时候,无意间看见关于ChatGPT的消息。当时感觉很神奇,于是自己尝试使用。我在学校没干什么学习的事,大多数时间我都在混日子,很舒服啊,要不然选这宿舍好的学校干嘛。到了期末要交什么代码大作业,我也不会弄。当时有一个选择,&nbsp;就是我先学了,再做。但是ChatGPT让我发现一个捷径,就是,他居然可以自己给我生成代码,而我需要做的事情,就只是把作业的描述粘贴给他。最开始可以通过注册OpenAI的账号来体验ChatGPT的基本功能,于是我就开始用它写代码。我发现,它写出来的东西,还带了注释,而且逻辑非常通畅,它写出来的东西也可以完美运行,就是注释写的有点不太好看。后面我开始让它给我写复杂一点的东西,它老是写着写着,就写不了了,然后生成的东西就全没了,前面生成的东西用不了,让它给我改,又给了一份新代码,新代码也用不了。而我又要一份作业成果,于是我就不停的在试。最后在我不懈努力之下,它终于给了我一个完整的作业答案。我直接就发在了我们的小组作业群,当然我对这个东西还很没底,当时我们要做的是一个用程序模拟图灵机的事情,于是我就问它图灵机是什么,继续拿图灵机的概念来验证代码是否正确,最后这个小组作业成功交上去了。后续openAI用户太多,服务器关了一阵,访问它的时候,就不能提问了。这是我和AI的初次遇见,过了一段时间,它又重新开通,后续,它就变得家喻户晓了。一直发展到今天,25年,AI已经可以写出很好的代码,也很少再出现回答一半有问题了,答案就不见了,要一直问的情况。甚至,各种AI产品层出不穷,AI代码编辑器、AI问答工具、AI文生图、AI文生视频、AI操作电脑、以及各种和AI结合的工具。所有的AI工具,使用的前提居然都只是你会打字。甚至你不需要会打字,语音转文字的功能,连学会打字这个事情也不需要了。现在AI开始能帮人承担大量的工作量、做出优于人工的工作。在这个AI时代,是真正的,只要有一个想法,仅仅依靠你一个人,就可能可以实现的时代。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