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太低了吧
点赞 评论

相关推荐

02-08 16:59
已编辑
山东财经大学 培训师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最近几年,大型央国企在科技投入上越来越高,投入结构也在变化,就出现了一些蛮有意思的现象。以前规模小,做法很简单:采购产品和定开项目,发一个标,不管是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供应商接过去干活、交付掉就好了。有的央企子公司成立个信息化办公室,雇几个懂行、能规划的人,再批一堆预算就把事给办了。现在规模大了,玩法变了:首先是成立数科子公司,然后把预算导入到数科子公司。数科子公司不像以前信息化办公室那么简单粗暴只是"规划 + 采购",开始要求自主可控。要自主可控,就得搞自己的研发团队,这几年有大量的校招生和私企大厂员工被央国企的数科子公司收走。这些人进的多了,数科子公司有了自己的研发力量,就开始跟供应商抢活干。原来是直接买标准产品,再把定开、系统集成类的工作以项目制的方式按“人天”作价卖给外面供应商。现在是由自己的研发团队向供应商采购人头,自己的人干项目。这种变化是好是坏我们不好简单粗暴地给结论,但供应商肯定活得更艰难了。相比干项目、卖产品,卖人头可以赚钱的空间就小多了,客户压价更容易。客户采购了供应商的产品后如果想换是有成本的,采购了项目之后也需要维护,后面升级迭代没啥问题也不会换供应商。但人头就简单多了,假如需要100个人Java、20个数据,同时向多个供应商发标,谁简历供得快、先通过面试,客户就就用谁的。人招到之后,用着不满意了、项目有调整了随时踢出去,就算外包员工想离职,让供应商限期再供人就行了。供应商的日子不好过,央国企员工的日子也不好过。以前就搞规划、做汇报、管供应商,基层员工不用干写代码这种脏活、累活、苦活,岗位也稀缺。现在要自己干研发、数科子公司也要背指标,跟私企员工的工作内容没啥区别。再加上央国企也引进一堆大厂的中、基层甚至高层,思路跟私企也慢慢趋同。为什么像华为、阿里这种大厂的员工进到国企之后让团队开始卷起来。看起来是这些员工的问题,其实是公司需要这些员工,只是以前没思路、没钱,搞不到而已。浙江在2016年提出来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现在这种服务模式被复制到全国。群众办事是爽了,背后是无数供应商、政府部门在卷,因为无数的系统、数据、部门墙都要打通,岗位职责也要重构,而岗位职责重构就是权力格局的重构。这就是发展的代价,很卷,但中国过去三十年的飞速变化,就是这么卷出来的:从改革开放之后走街串巷的浙江小商贩、入世之后勤勤肯肯的外贸人、基建大发展时期的工地民工,再到今天浩浩荡荡的码农队伍。
投递阿里巴巴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我是计算机技术专业的,男,26年毕业,92硕,北方农村人,家庭条件一般,应该选择轻松一些的gwy还是互联网企业?对于我这种没有工作经验的在校生不知道该怎么选,家里人劝我考公,但是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基本上都是互联网私企、国企、研究所。我一开始想的是私企干个10年把后半辈子的钱都赚了,等到35被裁就找个普通的小公司或者直接当保安、送外卖、开出租去了。家里人说gwy乱七八糟的全算上一年能有十二三个(互联网软开的话白菜价也得30个--税前),然后还有一些gray收入,而且买房公积金多,工作没那么累,结婚后有时间顾家。而且谈对象一般都是体制内消耗,两个人的公积金完全能应付贷款。家里人觉得去私企的话,人生最好的时间都在高强度打工,都没有自己的时间,老家有事也很难回家(我是北方的,互联网企业离家都挺远的),而且很累身体容易出问题。gwy虽然钱少,但是在我们家那种二三线小城市也能过的还行,而且自己的时间多,可以趁着年轻多出去玩玩。由于我自己没上过班,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私企的高强度或者gwy钱少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有没有已经就业的牛友能分享一下自己的工作情况(工作强度、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是否满意、倘若重来一遍你会选私企or考gwy)其实我原本很坚定地想去私企,多挣点钱让自己和爸妈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由于去年一年没回家,就今年过年回家了两周,我越发的感觉我是一个恋家的人,离开家收拾行李的时候一直在偷偷抹眼泪,感觉很难过(我太没出息啦😭😭)。爸妈已经奔六了,如果真的异地私企可能一年只有年假和国庆能回家😭😭。这就是让我产生动摇的原因。#国企vs私企,你更想去?##考公VS就业,你怎么选?##秋招##互联网##java##后端##计算机#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02-15 17:12
北京大学 运营
#机械人选offer,最看重什么?#说到降薪,求稳的 offer 中,除了事业单位、金融、医疗和地产外,zui多的就是军工(空天船电兵)。2023 年才慢慢感受到,从军迷角度而言,强国新闻和员工负面抱怨一样多,很有反差感。下面记录下我的一些想法,部分想法还需验证。一、原因多样●需求端 :订单下滑、十四五完结、新领域还没成长起来。●成本端 :资金周期加长、利润下降、内卷竞争。●政策端 :部分领域放开、税改、反腐、央企GG。●组织端 :内部历史包袱、组织氛围、薪酬GG后成本上升等。二、个人感受●订单盈利上升的在降,先进行业的在降,很难用单一维度来区分。●降薪上,时间节点zui早有从 2021 年开始的,行业上电科和HK比较早开始。●接触案例来说,有的从系统内转附属公司薪酬有的能上升,但是也不稳妥。●个人认为影响zui大的是:周期 + 组织 + 政策。首要个很快会改善,内外需求都是,反而是后面 2 个因素,属于是难但是bi须做的。比如兵器的这次合并就是典型,有的资源也确实到了整合反内卷的时候。●目前的情况是,外部就业压力大,流向军工的质量也变好了,反而苟着的更多,这种主要是还是想求稳离家近的,对于有外部企业高薪的流失也比较大,更稳和更不稳同时存在。●薪酬降幅主要集中在 1 - 2.5 成的,一线城市的压力会非常大,有的甚至要待岗到合同服务期结束,不能离职,加上保密期限,哎,基本锁死了。三、总结●行业才是选择的首要因素,而不是企业性质,稳定和发展是一回事。●个人是相信后续需求会跟上的,内外环境和装备升级客观也需要。●对于求稳离家近的需求,要是目前薪酬打 6 折能接受,那可以试试。●对比金融、运营商的来说,军工的优势不大,金融后续恢复会比较快。●比较看好职位上能军民两用,但是要核查两个系统人才流动情况。●低空经济、商飞和部分军工有重合,这块建议是可以去。●卫星互联网、运营商和军工也有重合,对比下更建议卫星互联网。●机械类的对比军工和民企,车企就算了,半导体看需要去。●计算机类大概率外部性价比高,不juedui,也有毕业拿 50 个的。#工商银行##军工##中电科#
投递中国商飞等公司10个岗位 机械人选offer,最看重什么?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