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谢谢您的反馈,很抱歉面试的时候让你感受不佳了。我后台查了下,如果您的账号没有穿马甲的话,我们已经准确找到了当时面试您的面试官,也将您的信息如实反馈给了他。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从结果看,面试官对您各方面的能力还是给与了比较多的正面评价的,给出的结果是面试通过,可能在一些细节上没能让你感受到被尊重,这点我们表示非常抱歉,面试流程是否继续,我们也会充分尊重您的个人意见的。

相关推荐

阿里爱橙科技 数字化办公产品经理 N-8(加签字费补贴等几w)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最近几年,大型央国企在科技投入上越来越高,投入结构也在变化,就出现了一些蛮有意思的现象。以前规模小,做法很简单:采购产品和定开项目,发一个标,不管是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供应商接过去干活、交付掉就好了。有的央企子公司成立个信息化办公室,雇几个懂行、能规划的人,再批一堆预算就把事给办了。现在规模大了,玩法变了:首先是成立数科子公司,然后把预算导入到数科子公司。数科子公司不像以前信息化办公室那么简单粗暴只是"规划 + 采购",开始要求自主可控。要自主可控,就得搞自己的研发团队,这几年有大量的校招生和私企大厂员工被央国企的数科子公司收走。这些人进的多了,数科子公司有了自己的研发力量,就开始跟供应商抢活干。原来是直接买标准产品,再把定开、系统集成类的工作以项目制的方式按“人天”作价卖给外面供应商。现在是由自己的研发团队向供应商采购人头,自己的人干项目。这种变化是好是坏我们不好简单粗暴地给结论,但供应商肯定活得更艰难了。相比干项目、卖产品,卖人头可以赚钱的空间就小多了,客户压价更容易。客户采购了供应商的产品后如果想换是有成本的,采购了项目之后也需要维护,后面升级迭代没啥问题也不会换供应商。但人头就简单多了,假如需要100个人Java、20个数据,同时向多个供应商发标,谁简历供得快、先通过面试,客户就就用谁的。人招到之后,用着不满意了、项目有调整了随时踢出去,就算外包员工想离职,让供应商限期再供人就行了。供应商的日子不好过,央国企员工的日子也不好过。以前就搞规划、做汇报、管供应商,基层员工不用干写代码这种脏活、累活、苦活,岗位也稀缺。现在要自己干研发、数科子公司也要背指标,跟私企员工的工作内容没啥区别。再加上央国企也引进一堆大厂的中、基层甚至高层,思路跟私企也慢慢趋同。为什么像华为、阿里这种大厂的员工进到国企之后让团队开始卷起来。看起来是这些员工的问题,其实是公司需要这些员工,只是以前没思路、没钱,搞不到而已。浙江在2016年提出来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现在这种服务模式被复制到全国。群众办事是爽了,背后是无数供应商、政府部门在卷,因为无数的系统、数据、部门墙都要打通,岗位职责也要重构,而岗位职责重构就是权力格局的重构。这就是发展的代价,很卷,但中国过去三十年的飞速变化,就是这么卷出来的:从改革开放之后走街串巷的浙江小商贩、入世之后勤勤肯肯的外贸人、基建大发展时期的工地民工,再到今天浩浩荡荡的码农队伍。
投递阿里巴巴等公司9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牛客热帖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