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对比挂(꒦_꒦) 理想汽车产品经理实习生(面经)

【一面】

  1. 自我介绍
  2. 简历浅挖(重点问了一段产品实习)
  3. 到岗时间和出勤情况

时间很短,只有15min左右,快到以为自己当场挂了。

【二面】产品总监

  1. 自我介绍
  2. 简历深挖(重点问了两段实习)
  3. 基础机器学习算法
  4. 假设刚来实习,你会做哪些动作来快速上手业务?
  5. 之前实习的收获和思考?觉得自己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自己认为在产品方面有什么不足?职业规划是什么?
  6. 闲聊:兴趣爱好有哪些?公众号做些什么?最近在看什么书?去实习通勤怎么办?

聊得还是不错的,体验感尚可,面试官也乐呵呵的。最后跟我说同时有好几个候选人,要横向对比才能通知结果。等待一周后横向对比挂。

比较无语的是等了好几天后去问进度,面试官回复后刚想客气感谢一下,结果已经把我删了

#暑期实习##产品经理##产品面经##牛客激励计划#
Fourier同学的产品面经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此专栏为产品方向面经,以互联网公司为主。本人BG主页可查~

全部评论
一面重点是什么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16 19:29 内蒙古

相关推荐

03-29 14:17
已编辑
上海大学 产品经理
春招的第七次面试终于落地,下下个月正式入职B站AI业务线。这几个月的迷茫、反复和自我怀疑,总算在关门前被拽上了岸。为什么突然想转AI?秋招拿的保底offer业务线边缘,每天刷着上岸帖子心想:这波再不上车,怕是要被时代彻底甩开了。一时上头,就开始试着自学ai知识,尝试投递ai岗位(现在看来自己的冲动是对的)。面试血泪史,记录一下让我成长的几个问题首先准备面试很容易陷入自学陷阱,学了半个月LLM底层原理,面试官一句“你觉得用户需要的是技术参数还是情感化交互”直接把我问懵,产品思维和代码逻辑是两套语言。第二就是之前照着网上面经准备“AI产品方法论”,被追问“你定义的场景需要多大的模型,能承载多少token成本”时,才意识到自己收集的信息有多碎片。第三是自以为刷遍市面AI工具就能通关,直到某次终面被问到:“如果让你从0设计一个比Claude更轻量的职场助手,你的MVP(最小可行性产品)路径是什么?”没有真实项目视角,根本接不住这种高阶问题。转折点,成功转型的关键崩溃到想放弃时,🍠刷到一篇AI产品拆解长文(后来才知道作者是某大厂在职大佬),私信求教竟收到回复。一个小时电话重构了我对ai产品的认知,“面试官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你定义问题的逻辑”。后面也是跟着大佬重新梳理项目,用两周把实习经历包装成“AI+传统场景改造”案例,甚至在B站终面被面试官反问:“你们团队当时考虑过模型微调的失败预案吗?”答上来的那一刻突然感觉,自己终于摸到了门道。一些真心话,写给和我遭遇一样困境的你信息差是最大壁垒:AI产品迭代速度远超你的学习速度,找到能同步行业真相的人比找机构报班重要多了(说真的,某些课程大纲还停留在2022年的GPT...)警惕“虚假充实感”:读十篇行业报告不如深度体验一款产品,记录每个交互细节的决策逻辑贵人就在身边:偶然加到的一位老师(被他分享的干货所吸引),简短的交流就能有实在的收获,有时候一线从业者的一句点拨,抵得上一周无效努力。现在回看,秋招时觉得遥不可及的“AI产品经理”title,不过是认知重构后的水到渠成。#校招# #AI产品经理# #互联网大厂#
还是想躺平的牛肉丸很迟缓:接好运
查看5道真题和解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3
2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