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I战略生变,背后是举棋不定的李彦宏
文/Leon
编辑/cc孙聪颖
凭借开源、低成本训练模式,DeepSeek颠覆了全球AI市场,并且仍在持续。继Open AI宣布ChatGPT-5客户端将完全免费之后,国内AI头部企业百度也迅速响应,加入到免费大军中来。
2月13日,百度宣布旗下文小言App、网页端(原文心一言)自2025年4月1日起全面免费,并上线深度搜索功能,届时用户可免费使用文心(ERINE)4.0及4.0 Turbo版本的语言大模型。此前,文小言的免费版本只能使用较为落后的ERINE 3.5模型,高级模型需要缴纳59.9元/月的会员费。
另外,目前百度已经关闭了文小言的会员付费入口,自2025年2月13日之后仍处于会员有效期的用户可以申请退费。
与此同时,媒体报道称苹果放弃百度,选择阿里巴巴的通义大模型作为苹果智能中文版的合作伙伴。消息发酵后,得到了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的确认。“苹果一直非常挑剔,他们与中国的多家公司进行了交谈。最终,他们选择与我们做生意。”蔡崇信在阿联酋迪拜举办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会上回应道。
巧合的是,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也正在参加迪拜峰会,主要目的是推动萝卜快跑无人车在阿联酋落地。在访谈期间,李彦宏透露了百度AI战略的转变:“AI 领域的发展速度令人眼花缭乱,推理成本每 12 个月降低 90%,这种快速迭代的压力正推动着各家公司不断调整战略。”随即,便传来了文心下一代模型开源的消息。
AI助手应用免费、大模型开源,百度在两日内接连抛出重磅消息,背后的焦虑显而易见。作为国内最早“All in AI”的互联网企业,百度AI在公众的视野中一直不温不火,感知度较低。而随着DeepSeek出圈、苹果选择阿里通义、 抖音+豆包的围攻,百度AI将何去何从?
百度文心一言:起大早,赶晚集
作为国内最早的AI语言大模型,文心一言(ERNIE)在2019年3月诞生、2023年8月末向公众全面开放,App则在2023年7月上架苹果AppStore,只是最初需要申请测试资格才能使用。正式上线后,文心一言的收费模式饱受争议,用户普遍认为其综合使用体验一般,价格太高。
与此同时,kimi、豆包、通义、腾讯元宝等同类App涌现,且均为免费,中国AI助手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并且有各自擅长的领域,比如kimi在处理长文本方面具有优势,豆包功能更丰富,并且集成在抖音、头条等应用中,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在此情况下,收费才能更好用的文心一言就显得没有什么竞争力了。
2024年9月,文心一言App突然更名“文小言”,令人错愕。“一觉醒来,公司的核心产品居然换了名字。”这是一位百度员工在脉脉上的吐槽。直到更名当日下午5点,文心一言公众号才对外官宣。据App产品说明书显示,更名原因是该应用上线一周年的品牌升级,产品层面寻求更加亲和大众、适合传播。
遗憾的是,产品名称的改变和新功能的加入并没有挽回用户,该应用目前在AppStore中评分为4.3,存在大量1分的评分,主要集中在回答不完整或错误、收费、广告等等。
没有在第一时间免费向公众开放文心4.0及Turbo模型是百度的重大决策失误。两个版本分别在2023年10月和2024年6月发布,彼时性能均处于业内先进水平。然而就如李彦宏所说,大模型迭代速度极快,目前文心4.0 Turbo在SuperCLUE等大模型基准性能中的排名已经被Open AI o1、DeepSeek-V3、千问Max等新模型们甩在后面,但国内免费用户甚至没有体验到。
为了具象化大模型性能的差距,笔者测试了文小言、DeepSeek、通义、豆包四款AI应用,具体指令为:搜索百度ERNIE,通义,豆包,DeepSeek,腾讯混元5款大模型的所有版本的最新商用调用价格,单位需要统一,制作一张表格,标题为“国内主流AI大模型调用价格对比”。
具体来说,百度文小言虽然统计了每个企业的不同版本大模型,但价格多为“咨询官方”,生成的结果非常敷衍,搜索和数据对比、汇总能力较低,基本上很难成为生产力工具。
百度文小言生成的结果
相比之下,DeepSeek(开启深度思考R1,联网搜索)生成的结果要详细很多,单位统一,并且进行了备注,价格存在滞后性但数字并非捏造(如ERNIE 4.0 Turbo已经降价)。目前DeepSeek的主要问题是服务器极不稳定,笔者尝试十几次才成功。(详情见:“AI教母”李飞飞祛魅算力讨巧,DeepSeek算法和成本遇争议)
DeepSeek生成的结果
通义和豆包生成了最全面的大模型价格列表,通义的问题是没有统一单位,表格中同时出现了千tokens和百万tokens价格,但后面进行了详细标注,可以访问源网站;豆包呈现结果最清晰,基本都给出了具体价格,但价格存在滞后性,并且缺乏来源备注。
通义(左)和豆包(右)生成的结果
尽管上述国内AI助手的测试结果都无法呈现100%准确的结果,但文小言(文心3.5模型)的性能不足是最为明显的。当然,相信4月1日高级模式和深度搜索功能上线后,文小言的使用体验应该会有提升。如果能够在To C市场获得成功,自然会有更多商业客户付费接入文心API。
遭苹果“抛弃”,商用市场四面楚歌
此次百度宣布免费的仅仅是To C的AI助手服务,商用的大模型调用依然是收费的(视版本而定)。同时,大模型企业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是MaaS业务(模型即服务),即依托于云计算服务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式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提供给客户,降低模型应用门槛,让更多企业和开发者更轻松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据IDC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百度以32.4%的市场份额稳居中国MaaS市场首位,阿里、腾讯和字节则分别占比29.6%、9.7%和6.3%,分列二、三、四位。虽然百度暂时保持领先,但2024年下半年至今市场变化极大,不仅仅有DeepSeek的横空出世,阿里、腾讯和字节在大模型市场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前面提到了,蔡崇信日前已经确认了阿里和苹果的合作,这是一次对百度的“背刺”。苹果智能中文化的进程可谓多舛,自2023年苹果就开始筛选合作伙伴,百度是苹果最优先考虑的合作伙伴。
然而,合作过程并不顺利。据报道称,苹果对百度文心大模型的个性化能力颇有微词,其无法实现苹果期望的动态适配用户偏好,同时以数据隐私为由拒绝了百度方面要求保留用户数据的要求。
随后,苹果开始接触阿里、腾讯、字节、月之暗面(kimi)、深度求索(DeepSeek)等企业,最终选择阿里,原因包括:通义大模型在中文理解、多模态生成等领域表现全面且有深厚积累,其最先进的大模型Qwen2.5 Max在基准测试中已经超过了DeepSeek-V3、GPT-4o等大模型;同时,苹果和阿里此前共同加入UALink联盟,双方在基础设施层面已有合作,且阿里参与了多项AI行业标准制定,更容易通过监管审批。
至于爆红的DeepSeek落选,是因为其公司基础设施、人员规模均有限,且没有服务科技巨头的经验,目前经常出现的无法连接服务器现象已经说明问题。
不过,据The Information披露的消息称,苹果并没有完全放弃与百度合作,而是将苹果智能的部分功能交由百度开发,包括中文版siri,以及处理图片和文本的人工智能搜索功能。但显然,从“独家合作伙伴”沦落为开发部分功能,对百度的营收、士气都有一定影响。
百度的另一个对手是字节跳动。近日,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和火山引擎总裁谭待展开了一场隔空“互怼”。有意思的是,谭待也是一名老百度人,曾担任百度搜索、网盘和基础架构首席架构师、T11级别技术专家。
两者的争论原因是,沈抖指责字节豆包挑起了 “国内大模型恶意价格战”,因为其训练和投流成本都很高。对此,谭待在朋友圈展开了回击,称“豆包1.5Pro模型的预训练成本、推理成本均低于DeepSeek V3,更是远低于国内其他模型,在当前的价格下有非常不错的毛利”。
通过粗略的对比,可以看到豆包Pro模型的确具有价格优势。作为主力的通用Pro大模型,其输入价格仅为0.0008元/千Tokens,即0.8厘就能处理1500多个汉字,比行业价格低了99.3%。即便百度ERNIE 4.0 Turb-8K系列已经降价至0.02元/千tokens(输入价格),依然没有豆包Pro便宜。
随着2025年大模型市场的进一步内卷,“性价比”绝对是商用客户考虑的首要因素之一,百度不可避免地要加入到价格战之中,能否继续保持微弱的领先优势还是未知数。
李彦宏的新方向:拥抱开源,无人车出海
“我觉得开源其实是一种智商税”,这是李彦宏在2024年一档节目中的观点。他认为,闭源模型更容易实现具体应用,更加高效、高性能,推理成本也比开源模型更低。开源模型则需要根据场景做SFT(监督微调)、安全对齐等,效率上永远不及闭源。
然而,DeepSeek的出现打破了李彦宏甚至是奥尔特曼(OpenAI创始人)的固有思维。暂且不论DeepSeek是否过度使用蒸馏技术,现实是OpenAI已经承认在开源策略上“一直站在历史的错误一边”,百度也宣布开源下一代文心大模型,代表着开源大获全胜。
毫无疑问,李彦宏是百度AI战略的主导者,至少两次重大的决策失误让他难辞其咎。幸运的是,他并不执拗,适时地妥协使得百度在AI市场依然拥有一线生机。
其实,百度拥抱开源早有端倪。2024年11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一改此前打造一个“超级应用”的说法,而是“要帮助更多人、更多企业打造出数百万‘超级有用’的应用”。只有开源,才能让文心大模型更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同时适应目前市场降本、端侧化、定制化的需求。
目前,文小言已经接入了DeepSeek-R1模型,从而优化部分功能。百度旗下还拥有小度品牌,拥有音箱、学习机、智能眼镜等硬件入口,它们不仅能够落地文心大模型,还能收集数据用于训练,这是相对阿里、字节等竞争对手的优势。
百度AI另一个重要的落地场景是萝卜快跑无人车。“自动驾驶比人类司机安全十倍。”李彦宏在迪拜峰会上表示。据悉,萝卜快跑累计服务次数已超过800万次,安全行驶里程超过1.3亿公里。在2024年第三季度,萝卜快跑订单量达到98.8万单,同比增长20%。
在自动驾驶领域,百度Apollo平台拥有长达十年的技术积累,Apollo ADFM是全球首个支持L4及自动驾驶的大模型;同时,百度深度参与萝卜快跑无人车设计,降本效果明显,其第六代无人车成本仅为谷歌Waymo车辆的七分之一;百度还独立运营Robotaxi平台即萝卜快跑,不仅在武汉、北京等十多个城市运营,去年还成为中国香港首个获批的自动驾驶车辆先导牌照,出海的第二站定在阿联酋,最早将于今年上半年在迪拜开始测试。
结合百度近日公告、李彦宏的公开发言,百度AI战略的新方向已经非常清晰:通用大模型市场,通过应用免费、下一代大模型开源,实现To C/B双端相互赋能,争取更多市场份额;应用端,开源下一代大模型;自动驾驶领域,持续降本增效,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拓展海外市场。
临近财报发布日,部分券商和研究机构对百度集团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进行了预测,观点多为下调或维持评级。
东吴证券指出,百度2024年第三季度总营收335.6亿元,核心业务在线营销服务收入201.08亿元,广告仍是第一大业务。东吴证券预测,百度第四季度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将环比下降,为190.21亿元。另外,随着在AI领域的不断投入,百度的研发费用近年来一直保持在高位,第三季度达到了69%,并且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中金认为,百度主业压力较大,广告业务增速进一步下滑,暂时未观察到公司在面对新的竞争压力时有特别好的应对策略。考虑到AI搜索产品推广周期导致的广告业务承压,预计百度核心Non-GAAP经营利润率低于去年同期,下调目标价至99港元。
华泰证券则持相反观点。华泰认为,百度仍是国内搜索引擎龙头,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在B端和C端应用上均有较强实力,维持买入评级,并给出了116.4港元的目标价。
受到免费及开源等利好消息影响,截至2月14日收盘,百度港股小幅上涨2.71%,每股报价96.55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