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准备1】秋招结束了,有些感悟想要留给后来者

我们读《圣经·新约》的时候,其中有一卷叫做《马太福音》,其中有一句很出名的话:

"ὃς ἂν ἔχῃ, δοθήσεται αὐτῷ, καὶ περισσεύσει· ὃς ἂν δὲ μὴ ἔχῃ, καὶ ὃ ἔχει ἀρθήσεται ἀπ' αὐτοῦ."

意思是"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后来我们把它称为“马太效应”,这一原理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被用来描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在就业市场中,马太效应的表现就是:

那些在起步阶段处于较好条件或更高层次的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优势会得到进一步放大;

而起步时条件较差的人,则可能因为竞争激烈,面临更多的挑战,发展得较为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很不巧,朋友们,我们的时代属于后者:从2020年那场巨大的互联网扩张之后,每一年都是下行路 -- “好的时代”的应届生由于社会经济环境较好、就业后的发展更顺利、职业上也可能有更多机会;而如今的应届生由于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饱和等原因,即便我们就业了,未来的发展也可能会受限,难以像过去那样轻松走向更好的职位和更高的收入水平。

┈︎┈︎*⑅︎୨୧┈︎┈︎┈︎┈︎┈︎┈︎我是一根分割线┈┈︎┈︎┈︎┈︎┈︎୨୧⑅︎*┈︎┈︎

所以不管是关于心态,还是一些要注意的点,起码上周末在和本科同学畅聊之后,我们有了那么一些感悟:

1,保持乐观,但要务实

难吗?真难!就业环境确实严峻,而且我的预测是明年只会更严峻,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今年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很多大公司虽然HC少了,但是开奖价格很高,比如京东、理想这些,50+、60+甚至70+的总包时不时就会出现在牛客、offershow上;而且我们能够看出来,真正拿到头部大厂offer的同学,不一定都是双九、华五、C9、Top2这种,反而有些单9硕或者2硕也能成为“offer收割机”,他们可能在学历这一关不占优,但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和策略,努力实习或者做项目,也能最终走上理想的职业道路。

面对压力,最重要的是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同时要做好务实的准备,意识到求职过程中可能需要面对的现实挑战,像是岗位竞争、薪资不如预期等。

2,增强技能与多元化发展

这两天看电视剧,看八九十年代的名校大学生,单靠这个学历,基本上大部分单位都能进没问题了,但现在不一样,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不仅仅是学历、专业和证书,而是综合能力、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是需要尽早明确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尽可能在本科、读研期间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硬技能(无论是编程开发、数据分析、市场营销还是什么玩意的,取决于你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也要关注软技能的培养,比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另外,跨行业的技能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加分项。比如说,IT行业不仅仅需要程序员,很多金融、医疗、教育行业也需要懂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再比如说我,嵌入式会一点,软开会一点,机器人会一点,神经网络会一点,大模型也会一点……如果你能具备某个领域的专业能力同时又掌握一定的跨领域技能,往往更能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

3,实习/实践至关重要

正如前文所说,现在单靠上学课堂里讲的东西,早就不够用了,就像没有一个老师会教你怎么用Git、没有一家公司会需要你拿ROS跑小乌龟一样。

如果你不像我一样惨,导师严禁实习的话,能找实习一定要找!能找实习一定要找!能找实习一定要找!实习经历不仅能帮助你了解行业和职业方向,也能让你提前适应职场环境。很多企业在招人时看重的不仅是学历,更重要的是求职者是否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所以,不管是不是一线大公司的实习机会,尽量争取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践经历,哪怕是短期、兼职、项目经验,都是你未来求职的“资本”。

当然,如果你和我一样惨,没办法找实习去做,也不要气馁,网友们大把大把没实习的呢,针对你的就业方向,无论是Java后端、嵌入式软开还是硬件方向,找一些完整的、系统的项目来学习和研究,比较烂大街的就像黑马程序员那一套嘛,或者基于你们实验室自己的软硬件平台搞搞研究、学习基础,写在简历上也是有用的。

4,做好“长期战”准备

这里提到的“长期战”分两个点吧,一是找工作的时间周期会长,二是你的职业发展周期可能不短。

举一些例子叭:

  • 实验室里的A同学,从研0时期开始跟着黑马自学C++,研一开始自学Java,研二开始刷题和做一些经典项目,研二暑期去了华为进行实习,回来后参加秋招基本上手拿把掐;
  • 我的舍友B同学,研一努力发论文,暑假开始学习Java后端这一套,暑期去了阿里实习,顺利转正,且拿到了京东等众多大厂offer;

这两位同学我认为是布局较早,思路清晰的代表了,而大部分人开始准备秋招学习是在研二上或者寒假开始的;正式的秋招流程,像我就是5月正式开始,6/7月是提前批,8/9月是正式批大部分公司,10/11月是央国企,再往后幸亏我不打算考公,否则到现在都结束不了。

同时,很多人可能对“第一份工作”有很多幻想,认为它是决定职业生涯的关键。但其实,职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调整的过程。很多人在进入职场几年后,才会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或最擅长的方向,并且可能会经历几次职业路径的调整。因此,不要因为第一份工作不完美或不完全对口而沮丧,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并且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和学习新的技能。

5,拓宽视野,建立人脉,打破信息差

很多机会是通过人脉和社交建立的,咱们上学期间,除了关注学术和实习,也要多参与校内外的各种社交活动,建立广泛的人脉圈。参加会议、行业博览会等,结识一些同行业的前辈或者正在求职的同学,交换信息,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甚至可能会有意外的工作机会。就像我其实有一个面试机会,是网友帮忙内推,直接推到CEO手里的。

这里就不得不提牛客了,直接鸣谢@人品酱,人品酱带我走进了硬件/通信垂类大家庭,实话实说群里的氛围比实验室氛围强多了。

6,调整期望值,适应变化

现在无论干啥的竞争都太激烈了,而且不同行业、公司、岗位的薪资待遇差距也都很大,像我最高的offer年包价是最低的offer年报价的将近5倍了。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初入职场,可能难以一开始就找到自己理想中的职位或待遇,尤其是在某些热门行业或者竞争激烈的职位上。

在这种情况下,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合理设定目标非常重要。如果首份工作不能完全符合你最初的职业设想,也不要气馁,可以先选择重技术的小公司、大公司实习、甚至一些基层岗位开始积累经验,或者考虑一下,是否有提升学历的必要。

7,积极调整心态,做好心理准备

秋招太折磨人了,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失败与挫折,比如面试不通过、岗位变动等。很多人可能会因为过高的期望而感到失落或者焦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某个职业方向,我也一样,写过不少“秋招日寄”“阶段性发牢骚”之类的帖子。此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把每一次的失败看得过于严重,面向未来、保持冷静,做好下一个机会的准备。

求职不仅仅是找一份工作,更是职业发展的起点。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学习、成长,提升自己的能力并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尽管目前的就业市场不如往年那般容易,但这也是一个考验坚韧性和适应力的机会。做好准备,积极面对,并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策略,你会在这条职业道路上逐步找到自己的位置。

祝无论今年、明年,还是以后的年年里,所有正在求职的应届生都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逐步完善那句经典的面试问题:

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牛客激励计划##应届生应该先就业还是先择业##你会选择考研还是直接就业#
SAGIMA牛马咖啡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作为牛马,为了那点“窝囊费”,难免有些抱怨和感悟,汇总一下叭~

全部评论
秋招结束了?xd去哪了啊?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2-10 08:58 山东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2-10 14:49 陕西
@人品酱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12-10 13:32 北京

相关推荐

面试题概要(基于参考文本) --- 一、个人背景与基础能力 1. 自我介绍考察点     - 教育背景与实验室经历(人工智能实验室、算法竞赛)     - 技术栈掌握情况(Java/Spring后端开发、Python自动化测试)     - 实习经验与项目角色(高顿教育测试实习生、接口/UI自动化)   2. 实习与职业规划     - 实习时间短的原因(学校安排、地理位置)     - 毕业后的职业方向(明确选择测试岗位,侧重自动化测试)     - 当前技术学习重点(测试理论、自动化框架搭建)   --- 二、项目经验与技术实践 1. 实验室项目(Web端开发与测试)     - 技术难点:前后端协作问题、质量保障缺失(未联调/自测)     - 解决方案:学习测试方法论(等价类划分、因果图)、设计用例     - 成果:接口自动化测试(Pytest + Requests + YAML驱动)   2. 企业级项目(高顿教育测试实习)     - 核心模块:       - OSS文件上传接口测试(AI校验、恶意文件检测)       - 直播间预定与推流任务异常(定时任务逻辑优化)       - 优惠券发放与页面交互验证     - 自动化工具链:       - 接口自动化(基于平台/Swagger文档导入)       - UI自动化(Sonic真机平台、ConceptsJS框架 + XPath定位)       - 脚本维护(配置文件管理、失败重试/截图机制)   3. 自动化测试能力     - 技术栈:Python(Pytest)、JS(ConceptsJS)、Postman/JMeter     - 成功率与问题:90%通过率,偶发服务器压力导致的失败     - 与企业实践差异:平台化工具 vs 自研脚本的维护成本   --- 三、测试理论与场景设计 1. 测试用例设计(购买大会员场景)     - 基本流程验证:页面跳转、支付方式调用、金额计算(优惠券/积分)     - 异常场景覆盖:       - 网络波动(弱网/断网支付中断)       - 支付失败/取消订单(误开通会员风险)       - 订阅续费逻辑(自动扣款校验)     - 非功能测试:       - 安全性测试(敏感信息加密、环境风险拦截)       - 性能测试(高并发支付场景)   2. 测试方法论应用     - 等价类划分(合法/非法文件格式测试)     - 因果图(直播间预定与导流任务的条件组合)   --- 四、编码能力与问题解决 1. 算法题表现     - 题目:最长连续序列(数组排序后动态规划思路)     - 考察点:       - 排序API熟练度(Java `Arrays.sort()` 误写为 `sort()`)       - 逻辑实现(DP数组记录连续长度,取最大值)     - 临场问题:依赖AI辅助编码导致基础语法生疏   2. 工具使用与反思     - AI辅助编码的利弊(效率提升 vs 基础能力弱化)     - 自研项目与学习路径(开源测试框架研究、TestNG集成)   --- 五、综合评价与建议 1. 面试官反馈     - 优势:       - 项目经验丰富(实验室+企业级场景)       - 自动化工具链的实践与快速学习能力     - 待提升:       - 测试理论深度(如故障演练、全链路压测)       - 编码基础巩固(减少对AI工具的过度依赖)   2. 候选人提问     - 团队业务方向(OGV内容生态、大会员/C端测试重点)     - 技术栈细节(Web/App自动化框架选型、平台化工具 vs 自研)     - 入职安排(最快到岗时间、实习期任务分配)   --- 六、面试流程总结 - 时长:约45分钟  - 考察维度:技术深度(50%)、项目经验(30%)、逻辑思维(20%)  - 后续流程:结果通知周期(1周内)、潜在入职时间(3天内到岗)   --- 此概要可用于复盘面试表现或指导后续测试岗位面试准备,重点需强化理论体系与手写代码能力。
查看23道真题和解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5
3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