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战略失误分析一(个人看法)

2018年前,饿了么的外卖市场份额始终略胜美团一筹。

2019年后,美团不断拉开与饿了么的身段,狠狠地把饿了么甩在后面。

为此,饿了么CEO已换了3任。但从目前动作来看,新上任的CEO吴泽明尚未有能改变现状的能力。

美团与饿了么先后成立相差时间不过1年,前几年一直由饿了么保持领先,不到几年的时间发生了天壤之别。这其中的原因,众说芸芸,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口径。唯有一点,大家一致认为,倘若被阿里收购后的饿了么依旧使用原先团队运营,就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

在我这个旁观者看来,饿了么输给美团的最大原因不是运营团队的问题,而是管理高层及各家CEO的战略眼光差距。

美团发展大事记

2010年3月4日,王兴推出美团团购业务。

2012年,推出电影票线上预订服务。

2013年,推出酒店预订及餐饮外卖服务。

2014年,推出旅游门票预订服务。

2015年7月,美团全资收购酷讯,加速布局酒店旅游、完善产业链。

2015108日,美团与大众点评宣布合并。

2016年9月26日,美团宣布收购钱袋宝,正式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2017118日,美团双平台同时推出海外酒店。 

2017214日,美团在南京推出“美团打车”服务。

2017412日,美团推出榛果民宿,主打整租业务。 

2017420日,美团加码酒旅业务发布旅行品牌美团旅行。 

2017616日,美团上线掌鱼生鲜还要开线下店。

2017年,推出生鲜超市业务,进一步扩展即时配送服务至生鲜及其他非餐饮外卖类别。

2018年4月,美团收购摩拜单车,并推出共享单车服务。

2018516日,美团全资收购屏芯科技,完成门店餐饮系统布局。

饿了么大事记

20113月,获得来自金沙江创投的数百万美元投资。

20122015年期间,分别获得不同投资机构的投资。

2017824日,饿了么宣布收购百度外卖,开始着手合并。

2018年7月,德克士宣布与饿了么达成战略合作,其魔兽世界汉堡套餐已在饿了么平台上首发,随后还将推出外卖定制餐等更多合作。

大事记点评

单从上述的大事记时间线来看,你会发现王兴像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游子,当外卖行业都还没搞明白,却同时开始布局线上电影票、景区门票、出行旅游、酒店住宿、网约车、共享单车、线下餐饮团购等业务。

饿了么的张旭豪更像是个老实本分的孩子,一心一意专注于外卖行业,在过去几年内几乎没什么大动作和业务挑战,有的也仅仅是把百度外卖给收购了。

按理来说,外卖行业里的老大和老三合并,能够获得更大的外卖市场占比。谁也没想到几年后,一个“务虚”的老二竟然把一个“务实”的老大远远的甩出一大段距离。

枕戈饮胆的美团

美团上线外卖业务时,比饿了么足足慢了3年,外卖市场份额因此也落后一大截。当时的王兴并没有急于求成,选择直接硬钢饿了么,而是趁着饿了么反应迟钝时,率先去抢占领三、四处于无人区的地盘进行业务拓展,站稳脚跟。饿了么每推出一项好的政策,王兴就有模学样,紧绷着神经学习,所以也没被饿了么甩出太远距离。

王兴很清楚饿了么起步要比美团早3年,从事外卖行业的运营经验必然比美团丰富。为了扩大外卖市场份额,打价格战,只会让自损八百,并长期处于下风。

兵法有云: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制人和受制于人是天壤之别,互联网行业亦是如此。

古往今来,商业战场上各家地盘抢来抢去,是一件再正常的事情。无非是考量抢占地盘的功方,是否能够承受住守城方长久的战斗消耗。

饿了么的“先”,只是提早进入外卖市场,比美团早一步接触到这类用户。在2家公司提供的外卖服务都可相互替代的情况下,用户之间是毫无忠诚度可言的。同样的东西,同样质量的服务,哪家平台给的外卖优惠力度大,就在哪家平台下单。直至今天,大部分用户的本性依旧如此!

在那个年代,外卖的成交量是与烧钱补贴金额多少成正比关系。饿了么新进入一个地方,想吸引培养新用户下单点外卖,拉到的人越多,平台的亏损的金额越大。表面上,饿了么的外卖市场份额在增加,资本青睐度会提高,但这种用小恩小惠拉来的用户,并不能对饿了么产生长久性的忠诚度,靠低价抢夺来的用户,注定有一天会被其他低价的竞争对手抢走。

我们可以设算一笔很简单的账,早期为了抢占地盘,用户每下单购买1笔价值20元的外卖,饿了么让利补贴5元,用户实付只需15元。当用户点外卖习惯逐渐养成时,平台取消了价格补贴,此时实付金额变为18元,另外2元则是由商家让利。

某天,美团外卖业务恰巧开拓到该地区,价值18元的外卖,进行价格补贴4元,用户实付金额变成了14元。同样的外卖,金额相差2元,对于价格敏感的用户又有多少不会从饿了么转移到美团上点餐?

此刻,美团只需每单少花2元的拉新费用,就可轻松从饿了么手上抢走原先花费大部分精力,培养出有点外卖习惯的用户。这种以逸待劳的打法,以最低的代价共享竞争对手培养栽种的果实,不可谓不高明。

所以,饿了么的“先”只是相对的先,而不是绝对的先。在无核心竞争力情况下,低价抢夺市场,这种先是没有太大战略意义的。况且外卖市场是包容、开放性的。外卖规则里并没有写明,哪位用户若是在饿了么下了外卖订单后,今后就不能跑去美团下单。反过来,也是如此。

那什么才叫做“绝对的先”?兵法上所讲的“先”,是指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是让对方放松警惕,趁其不备给他致命一击,使对方丧失原先势均力敌的战斗力,这才叫“绝对的“先”。

想实现反超,在战略上首先就是要学会忍耐和“先”的法则运用。这种可参考的案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例如:勾践的卧薪尝胆,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方针……

那美团又是如何实现绝对的先?从它的发展大事记,就有迹可循。美团于10年成立,早些年在干团购业务。13年发现外卖市场巨大后,就也跟着饿了么进入。面对一片蓝海的外卖市场,美团并未选择抛弃先前的团购业务,跑去专心干外卖。在1418年期间,还先后合并了大众点评、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收购摩拜单车等大动作。

张旭豪大把量精力花费在饿了么身上,想到的唯一的事,就是如何让更多的新用户使用饿了么,养成点外卖习惯。他做出得所有动作和决策,都局限在“点外卖”这个事情上。

王兴则明显比张旭豪眼光看得的更长远。他不但去思索,如何让用户养成线上点外卖的习惯?还想到了,若某天用户吃腻了外卖,想去线下门店吃顿好,自己能否顺利实现用户这一小小的需求;用户在吃饱饭后,想去找家影院看电影,或是去景点游玩,平台能否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总之,他把人性上的“吃、喝、玩、乐、住行”生理需求,一切能想到的事,可以实现的生活场景,全部去推动落实。美团此刻就像是集合电路,可以通过操纵不同的开关,点亮对应的本地生活电灯。反观饿了么,张旭豪到后续的接任者CEO王磊、李永和、以及现在的继任者吴泽明,依旧把饿了么局限并停留在“吃、喝”思想困境里。在看待问题的长远性角度上,王兴比他们至少高了一个境界。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孤寡孤寡的牛牛很热情:为什么我2本9硕投了很多,都是简历或者挂,难道那个恶心人的测评真的得认真做吗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3 4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