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一起去长沙(软件技术方向)
北上广深传统四大一线城市虽然拥有海量就业机会,但房价、消费越来越高,度过仰慕大城市繁华的20多岁之后,考虑安家定居时,绝大多数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轻人已经高攀不起。
相比之下,核心二线城市的城市建设、人口规模、就业机会越来越强,整体定居的性价比越来越高。
因此,这个系列文章专注分析软件技术从业人员在各核心二线城市的就业机会,希望在择业过程中可以帮助到大家。
无论是宏观形势分析还是微观讲道理,都无法解决每个人面临的具体问题,如果大家有软件技术方向学习、就业方面的困惑,欢迎私信交流。
接前面几篇:
毕业了一起去南京(软件技术方向)
毕业了一起去天津(软件技术方向)
毕业了一起去武汉(软件技术方向)
毕业了一起去西安(软件技术方向)
毕业了一起去成都(软件技术方向)
毕业了一起去苏州(软件技术方向)
这篇分析一下软件技术方向毕业生在长沙的就业机会,主要以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为主。
个人精力所限,肯定有覆盖不到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帮我一起完善,帮助到更多人。
讲长沙的软件技术领域就业机会,要从几个岗位数量比较多的头部企业先说起。
长沙数字马力开始招人到现在不满一年就占据了城发恒伟星的一栋楼,听说快要填满了。
一个从一线城市回流长沙多年的本地朋友说,这些外地大厂来长沙建研发中心、子公司的最大意义是给长沙本地大大小小的企业上一课,教给了他们几个道理:
1、正规企业是按工资全额计算社保和公积金基数的。
2、一个毕业几年的软件工程师每个月挣一平米房子应该是很容易的。
3、996是不正常的。
虽说过去一年数字马力招了很多人,在长沙的软件技术就业市场上风风火火,但其实腾讯云智比数字马力更早来长沙,只是现在来看有点后继无力。
自从腾讯云计算的经营策略转向被集成之后,母公司不做总包,云智的活也少了,肉眼可见的,"不确定性"开始增加,自建园区都停工了。
除了数字马力和腾讯云智之外,建设中的华为长沙研究所也挺让人期待的,不管里面装的是华为还是OD,建成之后哪怕能能达到PR稿说的3000人规模的一半,也会将和数字马力一样改变长沙的软件技术人员密集度。
软件技术人员密集度是个很有用的东西,想当年西安就是靠着华为、中兴几个企业的研发中心外加神州数码之类软件厂商和一些对日、对欧美的外包公司撑起了门面,把软件技术人员的密度做了上去,这些年慢慢吸引外地企业研发中心入驻,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另外,企业不断地互相竞争也能带动本地企业生态发生变化,让长沙码农的日子好过一些。
当然,在长沙提供软件技术就业机会不只这几家,还有一些规模不大但都算是小有名气的,比如:
以潮鞋交易起家的得物,当前是有在长沙招聘软件技术岗,不过除了上海的卷之外,长沙这波人可能还要多一项"福报",来了之后先base到上海去卷几个月。
万兴科技:之前写文章分析过这家公司,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这里不再展开。
芒果TV:大名鼎鼎的湖南卫视,这个不多讲了,软件技术水平来说,一家中小企业吧。
福米科技:是一家长沙本土的互联网券商,做股票、期权的交易和信息服务,不过软件技术在这类企业中是有上限的,这类企业的规模大不了,你看深圳的富途做了这么多年也就那点规模。
除了前面这些正经的IT企业之外,长沙还有几个传统行业玩家在软件技术就业市场中举足轻重:兴盛优选、老百姓大药房
跟腾讯云智一样,兴盛优选是个让人惋惜的公司,本来也有机会成为长沙的一极,但近几年形势急转而下,眼瞅着是要断气了。
兴盛优选的基本盘是遍布湖南大大小小各个角落的便利店,一些店老板们在服务自己客户的过程中找到了T+1提货的社区团购模式,于是芙蓉兴盛变身成为互联网企业,从红杉、今日资本、金沙江创投、真格基金、方源资本、淡马锡、春华这些知名风投手中拿钱、烧钱,把战火烧到了全国。
耐何命不好,碰到了阿里、拼多多、字节、美团这些现金多到爆却没地方砸的巨头玩家,起步没多久这个战场就进入了地狱模式,兴盛优选的业务版图怎么扩张的怎么缩回来,如今只有湖南大本营还在惨淡经营,而软件技术团队也裁了一批又一批。
单个企业的发展都是有生命周期的,生生死死很常见,即使十年来笑傲江湖的互联网双子星腾讯、阿里在过去2年加一起也裁了6、7万人。
只要一个地方基本盘子大、生态够健康,单个企业的没落的起起落就不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态。就好比一个家庭里存款100万,是不会因为一场大病返贫的。
目前来看长沙离一个健康的生态还有点距离,不过正在加速前进。
说起老百姓大药房,它在长沙的知名度跟兴盛优选不相上下,走在长沙的大街上,尤其是一些老人密度高的回迁房小区,远远看到一家蓝底白字、设计十分高大上的店,很可能就是一家"老百姓大药房",拥有一万多家店面、3万多员工的老百姓大药房在长沙有几百人的软件技术团队。
不过,虽然规模不小,作为一家长沙本土的上市私企,但技术上跟外来的大厂研发中心和子公司相比还是弱了一些。
其它还有一些有知名度,但实际没有多少人的,比如:
广立微电子算是国产核心技术厂商了,总部在杭州市,在长沙有一个研发中心,但这种企业的软件技术岗位数量都不会太多,现在长沙估计有个100多人?
国科微电子,长沙本土的知名私企,音视频编解码芯片设计领域的头部企业,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算是盖了个"核心技术"的章,整体待遇给的不错,应届生能给到一万七、八的月base。
比亚迪长沙商研院,比亚迪的商用车实在拉垮,比亚迪制造业属性比较重,这个部门又比较边缘。
中兴,长沙有个大工厂,不过软件技术人员数量未知。
中科云谷,铁建重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这几个企业之所以招软件技术岗,核心逻辑是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大背景。
虽然制造业升级,软件化、智能化的地方有很多,也会有正常的软件工程、算法岗位等开发岗位,但也会招大量需要频繁出差的实施人员,如果是一心想去干开发,一定要跟HR问清楚,小心避坑。
不过呢,既然有国企、制造业双重debuffer加持,那薪资待遇这方面自然是不要有太多期待了,甚至还有像三一重工这种福报十分雄厚的。
当然,湖南也有优质国企,只是数量实在不多。
先说说长沙银行。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中,长沙银行排第36位,各行各业刷名单的现象都会有,但从就业角度来说这些名单足够用来参考了。
虽然只排名36位,但考虑到排在它家前面的六大行、十几家股份制银行、东南沿海地区城商行,这个排名已经很不错了。
不论在哪个城市,当地的城商行就是一个不错的就业选择,说夸张一点,即使经济生态再差的地方,靠当地政府的各类资金流转也能养活下去,更何况长沙这种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
只是这类单位往往技术老旧,作为成本中心的金融科技岗在内部没什么存在感而已,但我们既然选择了去银行,那就不是奔着提升技术然后升职、加薪的目的去的,躺平才是目的。
还有中车系,也是算是湖南本土的优质国企了,属于长沙每年国企里面的招聘大户。
虽然高铁的建设发展高峰期已经过去了,但新能源车方兴未艾,中车在这个领域也做得很不错。
另外,既然是湖南省的省会,那么银行(主要是六大行)和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的湖南省分、长沙市分也会有科技岗的需求。
交通银行也在长沙设立了软件开发中心,开始招聘的时间比较短,但基本是211硕士起步了。
飞腾CPU在长沙也有研发中心,不过做CPU和操作系统这种基础技术,优缺点都很明显,虽然壁垒、门槛很高,软件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会大大延长,但就业空间狭窄也是个硬伤。
其它还有一些提供软件技术类岗位数不多,但有官方背景的单位,比如:
湖南财信金控集团这样的省级国企,也会在校招时接收少量科技岗。
北京大学长沙数字经济研究院,虽然是个事业单位但招聘进去应该是没编制的。
国家超算中心这种科研性质的单位,对于实际的软件技术岗位其实需求不多,这毕竟不是在里面混的核心技能。
最后再说一下干乙方的软件厂商。
生在长沙长在长沙的本土企业有拓维、华诺星空、长城信息等,外地企业在长沙设立研发中心的有万达信息、恒生聚源、赢时胜等。
虽然现在大环境不太好,大家日子也都不好过,但同是干乙方,横向对比下来这些都算是比较好的选择了,真正让人非常难受的是哪些项目制的公司。
项目制的乙方软件厂商最大的特点是,哪里有项目就在哪里开子公司,项目拿下来之后在当地面试、招人,项目结束之后就把这些人遣散。
至于N+1的遣散费一般是不需要的,这类公司在全国各地都有项目,还想继续干的就转移到异地的项目上去,比如,拿着长沙的钱去北京项目上干活,住几人宿舍的办事处。不愿意去异地的就自己主动离职好了。
因为底层的核心逻辑是项目制,所以这类公司整体来说流动性比较高。再加上项目制的乙方软件厂商是干一单就挣一单的钱,大多数情况下人就是最大的成本,不像互联网一旦平台化就可以坐地收租子,所以这类公司的待遇普遍都偏低。
还有几个公司虽然干得也是乙方,但是名气比较大,每年招人也比较多,所以这里单独提一下。
长城信息:中电长城旗下的子公司,客户主要以金融行业为主,前些日子很不错,但近两年因为要上市引入了一些能卷的管理层,日子没有原来那么爽了。
湘邮科技:中国邮政的全资子公司,他家70%以上的营收都来自于邮政及其下属子公司,所以算是中国邮政内部的御用软件厂商。另外,物流行业虽然钱挣得少,但是稳定性有保障,尤其邮政体系的。
奇安信:不确定具体软件技术人员量级,可能几十,也可能上百人,总之规模不大。
深信服:这个不管是在深圳还是在长沙,都挺卷的,我没有仔细分析过原因,但看到的现象是奇安信、深信服这些安全厂商有一个算一个都比较卷。
总之一句话:干乙方不容易,干乙方中的安全厂商更不容易!
金蝶:创始人徐少春是湖南人,2023年底"湘商回归",在长沙要搞信创基地,不过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大家别太在意,金蝶的实施人员全国遍地走,长沙怎么说也有几个大客户,招点项目实施人员很正常,啥时候能招几个软件开发人员了,才能算是脱离了"办事处"的低级趣味。
#我的求职思考##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