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面试必备 | 设计模式篇(P1-10)

alt

1. 什么是设计模式,为什么需要它们?

设计模式是针对特定问题的经过反复验证的解决方案,在软件开发领域被广泛应用。 它是对软件结构、行为或交互等方面的一种通用思路和最佳实践总结,是对编程过程中反复出现的问题所提取出来的公共解决方案。

需要设计模式的原因在于

  • 首先,它能够提高代码重用性,能够快速构建出相似功能的代码。
  • 其次,设计模式能够将代码进行模块化分解,更加易于维护和扩展。
  • 此外,设计模式能够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靠性,让程序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场景下的问题。

总结起来,设计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降低开发成本并减少出错机会,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

2. 可以列举几个常用的前端设计模式吗?

  • MVC模式 - 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组件:模型(数据处理)、视图(UI)和控制器(逻辑层)。
  • MVVM模式 - 将MVC中的控制器分为绑定器和视图模型两部分,使视图与数据绑定更简单。
  • 观察者模式 - 当被观察对象状态改变时通知所有观察者。
  • 工厂模式 - 通过工厂类创建对象,避免使用new关键字直接创建对象。
  • 单例模式 - 确保只有一个实例存在的设计模式。
  • 装饰器模式 - 动态地向对象添加新的行为,同时保持与原始类的接口兼容性。
  • 适配器模式 - 允许不兼容的接口之间进行通信。

alt

3. 简述MVC、MVVM和MVP模式各自的特点和用途。

MVC、MVVM和MVP都是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用于组织和管理应用程序的代码。 它们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用途。

  • 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是最早提出的一种软件架构模式。它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模型负责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视图负责展示数据给用户,控制器协调模型和视图之间的交互。MVC模式的优点是清晰的分离关注点,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 MVVM(Model-View-ViewModel)模式是基于MVC模式演变而来的,最早由微软的WPF框架推广。它引入了一个视图模型(ViewModel)层,负责处理视图和模型之间的通信。视图模型通过双向数据绑定将视图和模型关联起来,当模型数据发生变化时,视图会自动更新。MVVM的优点是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减少了视图和模型之间的耦合。

  • MVP(Model-View-Presenter)模式也是基于MVC模式演变而来的,常用于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它将视图和模型分离,并引入了一个中间层Presenter。Presenter负责处理视图和模型之间的交互,将视图的用户操作转发给模型进行处理,并将模型返回的数据更新到视图上。MVP模式的优点是解耦了视图和模型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代码的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

总的来说,MVC、MVVM和MVP都是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用于组织和管理应用程序的代码。选择哪种模式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考虑,以最适合项目的方式进行开发。

4. 在实际项目中常用的设计模式?请列举一下应用场景。

在实际项目中常用的设计模式有如下几种:

  1. 单例模式(Singleton):应用于需要保证全局只有一个实例的情况,例如数据库连接池、线程池。

  2. 工厂模式(Factory):应用于创建对象实例的场景,隐藏实际创建逻辑,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

  3. 观察者模式(Observer):应用于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其依赖的对象会自动进行更新。

  4. 适配器模式(Adapter):应用于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望的另一种接口,常用于旧代码的升级与兼容。

  5. 策略模式(Strategy):应用于根据不同的策略做出不同的处理,例如支付方式的选择、排序算法的选择等。

  6.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应用于为对象动态添加额外的功能,而不需要修改其原始代码。

  7.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应用于定义算法的骨架,将一些步骤的具体实现延迟到子类中。

  8. 命令模式(Command):应用于将请求封装成具体的对象,使得可以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

  9. 迭代器模式(Iterator):应用于提供一种方法来访问一个容器对象中的各个元素,而无需暴露其内部结构。

  10. 组合模式(Composite):应用于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5. 解释一下单例模式的原理及在前端开发中的应用。

单例模式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用于限制一个类只能创建一个实例,并提供全局访问该实例的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类的实例化进行控制,确保只能创建一个实例。 这样可以避免多次实例化相同类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并且能够方便地在不同的代码模块间共享该实例。

在前端开发中,单例模式有以下应用场景:

  1. 全局状态管理:单例模式可以用于创建全局的状态管理对象,比如Vuex在Vue.js框架中就采用了单例模式。通过单例模式,我们可以在整个应用中共享和管理全局的状态,方便不同组件之间的数据通信和状态同步。

  2. 缓存管理:单例模式也可以用于实现缓存管理的功能。比如,通过一个单例对象来缓存已经请求过的数据,可以在再次需要时直接从缓存中获取,避免重复请求网络资源。

  3. 数据共享:在多个页面或组件之间需要共享数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单例模式将数据存储在一个共享的对象中,实现数据的跨页面或跨组件共享。

  4. 工具类的创建:有些特殊的工具类只需要一个实例即可,可以使用单例模式保证在整个应用中只有一个实例存在,避免重复创建。

alt

总的来说,单例模式的原理是通过限制一个类只能创建一个实例,来实现全局共享的效果。在前端开发中,单例模式常用于全局状态管理、缓存管理、数据共享和工具类的创建等场景,以提高应用的性能和代码的维护性。

6. 如何在React中实现观察者模式?

在React中实现观察者模式可以借助React提供的Context API来实现。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首先,创建一个Observer组件,它将负责存储观察者的列表,并提供注册和通知的方法:

import React, { createContext, useContext, useState } from 'react';

// 创建一个观察者上下文
const ObserverContext = createContext();

// 观察者组件
const Observer = ({ children }) => {
  const [observers, setObservers] = useState([]);

  // 注册观察者
  const registerObserver = (observer) => {
    setObservers((prevObservers) => [...prevObservers, observer]);
  };

  // 通知观察者
  const notifyObservers = (data) => {
    observers.forEach((observer) => observer(data));
  };

  return (
    <ObserverContext.Provider value={{ registerObserver, notifyObservers }}>
      {children}
    </ObserverContext.Provider>
  );
};

// 使用观察者的自定义钩子
const useObserver = () => useContext(ObserverContext);

export { Observer, useObserver };

然后,在需要使用观察者模式的组件中,可以通过useObserver钩子来注册观察者并接收通知:

import Reac

剩余60%内容,订阅专栏后可继续查看/也可单篇购买

前端面试必备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前端面试必备知识点:HTML和CSS、JS(变量/数据类型/操作符/条件语句/循环;面向对象编程/函数/闭包/异步编程/ES6)、DOM操作、HTTP和网络请求、前端框架、前端工具和构建流程、浏览器和性能优化、跨浏览器兼容性、前端安全、数据结构和算法、移动端开发技术、响应式设计、测试和调试技巧、性能监测等。准备面试时,建议阅读相关的技术书籍、参与项目实践、刷题和练习,以深化和巩固你的知识。

全部评论
mark,发布订阅模式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用于解耦消息的发布者和订阅者之间的关系。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8-30 17:12 广东
MVC模式 - 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组件:模型(数据处理)、视图(UI)和控制器(逻辑层)。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8-31 15:12 广东
观察者模式(Observer):应用于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其依赖的对象会自动进行更新。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8-31 15:12 广东

相关推荐

4 17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