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秋招】专题二:在校期间可以参加的各类比赛
❖『为什么要准备各类比赛』
其实很多同学对于大学要不要参加比赛都有所疑惑,那接下来笔者就一些常见的问题为大家一一解答。
Q1.大学期间一定要参加比赛吗?
参加比赛不是必要的,因为即使没有比赛成绩,也不会影响到你正常毕业。
Q2.参加比赛会耽误时间吗?
会。如果想要拿到一个不错的名次,无论是比赛的前期准备还是整个过程都非常耗时,所以建议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参赛。
Q3.参加比赛有哪些好处?
()参赛奖励。在比赛中获得名次可以拿到证书、奖金,甚至是国外学习交流的机会。另外一些大型的商赛还可以直通名企面试。
()项目经验。在完成小组合作类型的比赛中,能够切实地锻炼你的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开阔眼界。尤其是全国性的比赛中可以让你跳脱校园,有机会见到同辈中的佼佼者、优秀的指导老师,去欣赏更好的风景。
()简历镀金。优异的比赛成绩会为你的简历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完全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Q4.应该选择哪些比赛?
俗话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赛类似于经济学中零和博弈的概念,有赢家就会有输家,所以选择自己薄弱的项目参赛无疑是浪费时间且很难取得进展的,因此选择比赛务必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比如英语、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就去参加对应学科的竞赛;毕业后打算投身于金融相关行业的同学就去商赛积累项目经验;有保研需求的同学就努力参加国家级创业创新类的比赛;社恐的同学就尽量避免组队类型的比赛。
接下来,笔者为大家奉上在校期间可以准备的比赛,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可以准备的比赛有哪些』1.英语类比赛(推荐指数:)
普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比赛
❖参赛对象:
全国在校大学生。
況参赛内容:
在线写作。
参赛收获:
(1)获得初赛及决赛奖项,组委会颁发荣誉证书;
(2)决赛一等奖以上的获奖选手,可以进入《海外英语》杂志(权威外语专业学术期刊)作者库,决赛作品有机会免费发表。
普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比赛
❖参赛对象:
全国在校大学生。
況参赛内容:
英译汉/汉译英。
参赛收获:
(1)获得初赛及决赛奖项,组委会颁发荣誉证书;
(2)决赛一等奖以上的获奖选手,可以进入《海外英语》杂志(权威外语专业学术期刊)作者库,决赛作品有机会免费发表。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参赛对象:
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研究生,35周岁以下,中国国籍。
況参赛内容:
(1)包括初赛、省级决赛和全国决赛三大赛程;
(2)包括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回答问题等部分。
参赛收获:
(1)所有获奖选手将获得由大赛组委会颁发的获奖电子证书;
(2)省级决赛获得各省(市、自治区)决赛第一名的选手和其指导教师将获得资
助,赴国外或港澳地区进行教学交流;获得各省(市、自治区)决赛特等奖的选手可免费报名参加“国才考试”(国际人才英语考试ETIC)任一科次的考试。
(3)全国决赛获得特等奖及一等奖的选手除获得证书外,并赴国外或港澳地区进行学习交流。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
❖参赛对象:
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研究生,35周岁以下,中国国籍。
参赛内容:
(1)包括初赛、省级决赛和全国决赛三大赛程;
(2)现场写作或线上写作,注意现场写作不允许携带电子设备,不允许查阅其他资料。
参赛收获:
(1)所有获奖选手将获得由大赛组委会颁发的获奖电子证书;
(2)省级决赛特等奖获奖选手代表本省(市、自治区)参加全国决赛,并可免费报名参加“国才考试”(国际人才英语考试ETIC)任一科次的考试;
(3)全国决赛获得特等奖的选手除获得证书外,并赴国外或港澳地区进行学习交流。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
❖参赛对象:
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研究生,35周岁以下,中国国籍。
況参赛内容:
(1)包括初赛、省级决赛和全国决赛三大赛程;
(2)线上初赛赛题仅为客观题;省级决赛和全国决赛包含客观题和主观题,主观
题考查读后论述。
参赛收获:
(1)所有获奖选手将获得由大赛组委会颁发的获奖电子证书;
(2)省级决赛特等奖获奖选手代表本省(市、自治区)参加全国决赛,并可免费报名参加“国才考试”(国际人才英语考试ETIC)任一科次的考试;
(3)全国决赛获得特等奖的选手除获得证书外,并赴国外或港澳地区进行学习交流。
2.数学类比赛(推荐指数:)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参赛对象:
(1)竞赛不分专业,但分本科、专科两组。其中本科组竞赛所有大学生均可参加,专科组竞赛只有专科生(高职、高专生)可以参加;
(2)注意每个队的队员必须来自同一所学校;
(3)研究生不能参加。
況参赛内容:
(1)大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不超过3人(须属于同一所学校),专业不限;
(2)竞赛期间参赛队员可以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包括互联网上的公开资料)、计
算机和软件,但每个参赛队必须独立完成赛题解答;
(3)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含经济管理)等领域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需要学过高等学校的数学基础课程;
(4)参赛者应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
参赛收获:
(1)各赛区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赛区评阅专家组,评选本赛区的一等奖、二等奖(也可增设三等奖)。
(2)各赛区组委会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数额将本赛区的优秀答卷送全国组委会。全国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全国评阅专家组,按统一标准从各赛区送交的优秀答卷中评选出全国一等奖、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参赛对象:
(1)所有在校大学生均可参赛;
(2)竞赛分为数学组(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和非数学专
业组。
参赛内容:
(1)非数学专业组:初赛-高等数学;决赛-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2)数学专业组:初赛-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决赛-大一大二学生在初赛考试内容基础上增加常微分方程,大三大四在初赛考试内容基础上增加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抽象代数、数值分析、微分几何、概率论等内容,需任选其中三门课程的考题。
参赛收获:
初赛、决赛均设奖项并颁发证书。
3.计算机类比赛(推荐指数:)
全国高校高级应用挑战赛
❖参赛对象:
高校所有专业的在校生(含高职、大专、本科及研究生)。
参赛内容:
(1)Office高级应用赛分为区域赛(初赛)和决赛。区域赛分为华东、华中、华北、华南、东北、西南、西北七大赛区,根据各区域考生的参赛科目分别排名,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各若干项;
(2)Word、Excel和PowerPoint共三门科目,报名时可任选一个或多个参加比赛(各科目分开评奖);
(3)各科目分别命题,包含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和各科目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及操作。
参赛收获:
(1)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颁发电子荣誉证书+电子版指导老师证书;
(2)优秀奖颁发电子荣誉证书。
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程序设计赛
❖参赛对象:
高校所有专业的在校生(含高职、大专、本科及研究生)。
参赛内容:
(1)程序设计赛分为区域赛(初赛)和决赛。区域赛分为华东、华中、华北、华南、东北、西南、西北七大赛区,根据各区域考生的参赛科目分别排名,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各若干项;
(2)C、C++、Java和Python共4门语言,报名时可任选一个或多个参加比赛(各科目分开评奖);
(3)各语言科目分开比赛,题目根据所选语言系统自动生成。区域赛和决赛题型均为选择题+程序设计题(每题设置若干得分点,按通过的得分点计分)。
参赛收获:
(1)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颁发电子荣誉证书+电子版指导老师证书;
(2)优秀奖颁发电子荣誉证书。4.创业创新类(推荐指数:)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参赛对象:
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参赛。
況参赛内容:
(1)参加竞赛作品分为已创业(甲类)与未创业(乙类)两类;分为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生物医药,化工技术、环境科学,电子信息,材料,机械能源,服务咨询等七组;实行分类、分组申报;
(2)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申报,以创业团队形式参赛,原则上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
(3)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参赛收获:
(1)参加全国终审决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的,由全国组织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并视情况给予奖励;
(2)参加各省(区、市)预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而又未进入全国竞赛的,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参赛对象:
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況参赛内容:
(1)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
(2)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为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3)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
参赛收获:
(1)入围获奖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的,由全国组织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并视情况颁发相应的奖金;
(2)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预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而又未进入全国竞赛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参赛对象:
(1)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学生;
(2)年龄不超过35岁。
況参赛内容:
(1)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
背景选择相应类型;
(2)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
(3)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等,分为本科生创意组、研究生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
(4)大赛主要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
参赛收获:
设金奖、银奖、铜奖和各类单项奖。
5.其他商赛(推荐指数:)
宝洁挑战赛
❖参赛对象:
海内外所有在校大学生,不限专业,不限年级。
況参赛内容:
1.3-4人组队,选定1个品牌展开策划营销;
2.分为初赛、复赛及总决赛。其中初赛需要视频提交方案及方案展示;复赛需要匹配导师完善产品方案及完成中期展示。
参赛收获:
1.获得宝洁大学公开课的结业证书;
2.进入复赛有机会参与宝洁品牌及部门提供的商业实战项目;
3.完成复赛可以获得宝洁官方项目的实践证明;
4.完成决赛可以获得校招(正职/实习)直通终面绿卡。
欧莱雅
❖参赛对象:
中国大陆境内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在校学生,不限学校、年级、专业。
況参赛内容:
需要组队,三人一组,就挑战命题给出最佳商业解决方案。
参赛收获:
(1)只要3人组队成功并提交合格作品,即可获得欧莱雅官方参赛证书;
(2)有机会直通欧莱雅暑期实习生面试;
(3)全球总冠军将前往法国欧莱雅总部参与3个月的内部创业项目。
德勤数字化创新精英挑战赛
❖参赛对象:
(1)全球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不限制专业和年级;
(2)不需要组好队伍再参赛,允许个人参赛,比如2021年的挑战赛只接受个人
报名。
況参赛内容:
每一年的赛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在这里笔者以2021年的赛制为例:
(1)参赛者在注册报名后通过在线笔试才能获得比赛资格,后期根据赛制规则完成导师及战队的匹配;
(2)选择导师及战队后,大家共同完成与数字化有关的案例分析及产品设计;
(3)在导师的指导下提升决赛方案,完成决赛前的冲刺环节;
(4)最后通过在线的battle,角逐冠亚季军战队。
参赛收获:
(1)通过网申海选的参赛者有直接拿到校招/实习生面试资格的机会;
(2)表现优异者有拿到最终轮面试直通卡/Offer的机会;
(3)总决赛冠军、亚军及季军战队可获得现金奖励。
贝恩杯咨询案例大赛
❖参赛对象:
每队4人,队伍中应有至少两人(包括队长)来自下述十所高校,其余队员无此要求,每位同学只能参加一支队伍。
北京赛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赛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海外赛区(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況参赛内容:
(1)大赛分为北京、上海和海外三大赛区;
(2)大赛包括初赛、复赛、决赛三大环节;
(3)需要根据给出的题目提交研究报告并展示。
参赛收获:
(1)决赛的冠军及亚军可以获得奖金和贝恩公司全职录用或暑期实习录用的终面机会;
(2)入围决赛的队伍可以获得与咨询相关的职业规划问题答疑机会;
(3)除冠亚军外的全部队伍都可以获得贝恩公司全职录用或暑期实习录用的初面机会。
华为财务精英挑战赛
❖参赛对象:
高校在校学生。
況参赛内容:
(1)每队有效人数4-6人,队伍满员即可申请参赛;
(2)同一复赛赛区内可跨校组队,每队同一学校人数占比不低于60%;
(3)参赛团队需完成对给定案例的分析,并根据安排参加答辩;
(4)赛程整体为:初赛-复赛-总决赛。
参赛收获:
(1)初赛的奖品包括获奖证书、奖金、精美奖品等;
(2)复赛的奖品包括奖金、精美奖品及华为财经应届生招聘面试Pass卡;
(3)决赛的奖品包括奖金、华为财经秋招Offer及暑期实习Offer。
沃尔玛未来零售创想大赛
❖参赛对象:
学校在读学生,不限年级和专业。
参赛内容:
(1)同校学生自由组队,人数不超过5人,一旦组队成功不可替换队员;
(2)从已给的选题中任选一个选题做商业计划书,作品不少于5000字。
参赛收获:
参赛者有获得奖金、管培生直通卡、管培生终面卡、证书、奖杯、总裁就业推荐信的机会。
#你觉得今年秋招难吗##晒一晒我的offer##银行#大三、 大四的银行考生正处于一个迷茫期, 被就业大军所裹挟着前进,最终找到的工作即使没有那么满意。 制作这本秘籍的目的是帮助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比如: ①考证是不是越多越好?性价比高的证书有哪些? ②大学实习从哪找?哪些渠道能找得到靠谱实习? ③如何才能成功入行?我需要做哪些准备?...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阅读这本秘籍后不再迷茫,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让自己的大学生涯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