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23秋招!
截止到今日,23届秋招绝大多数可谓是走到了收尾阶段(国企、银行除外)。
本人末流211,目前2 offer,2池子(池子也都是近期会开奖),1实习offer。😪
可能是因为两个月的奋战太过消耗体力,从节前起,我开始拒绝一切没太大兴趣的笔试和面试,保持半躺平状态。
2offer都是绝对不会去:上海链家,白菜同一价,做六休一;华为慧通,base北京,薪资没谈,但估计不会很高。
2池子相对要好些:途虎养车,上海,运营相关,可惜不是最想做的类目;心识宇宙,杭州,运营,梦中情厂。
实习offer已经入职两周多的时间,体验感非常好:成都超有爱,百词斩产品运营。
面试推进中的有:希望学,产品运营;久爱致和,运营。
拒绝的公司就不挪列了,没意义。
接下来想简单(好吧也没那么简单)谈谈我的秋招个人感受:
1.尽力了,不后悔。
作为一个冷门专业(茶学)中唯一一个不考研的独秀,我几乎是在入学前就笃定不会考公考编。
职业目标明确,规划方向明确,正是得益于此,少走了些不必要的弯路。
又因为性格泼辣(?),其实是比较强势有想法啦,也没怎么上过当,谁都忽悠不了我。
秋招的信息是自我抓取的,没有任何人引路,几乎没看过面经,凭借一身正气走到了现在。
尽管两极分化非常明显:80%的公司一面挂,只要过了一面的,全能走到最后。
浩浩汤汤一趟,投递了三百多家,笔试了七八十家,面试了二十余场。
相较于躺尸的大学三年,我妈简直惊叹我是“垂死病中惊坐起”,“太拼了”,“能不能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仔细想想,确实,我妈说秋招前她觉得毕业后一月能赚6k以上就ok,我奶说不不不,5k就行。
我们,已经做的很好了。
2.失败的,去求吧!
嗯…我们不推崇国粹哈,重要的还是领会精神。
我个人一直秉持着能力>学历的职业观,该给自己压力时压力,该休息时摆烂,且摆烂时长>>压力时长。
比起踏实学习,我更在乎效率,这一点从高中习惯可见一斑:玩了两年半,休学一个多月,学了一小会,从一本临界生摇身一变…
当然也没变得多优秀哈,勉强看得过去。
我不愿拘泥于成绩,于是乎…目前综测专业倒一…(嘘!小声!
除了一门《西方哲学概论》我非常感兴趣且认真听并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其他科目都是靠考前一天的2h速记挺过来的。
最令人讶异的是什么,单就成绩排名我还不是垫底!综测计算是要按照一定占比结合校内活动参与情况衡量的,而我,参加的全是校外活动…
校内活动太过家家…不愿参与…
所以这样的结果是,成绩单丑的要死,但履历丰富又美丽~
或许成就我今日不卑不亢性格的因素之一也与比较早地步入社会有关。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不会因外界的声音而焦虑。
所以,在绝对清晰的自我认知面前,即便淘汰一千遍一万遍,会伤心,但绝不灰心。
(推心置腹一下,如果你专业倒一,会不会焦虑!反正我不会~因为我没在这个方向努力,所以不看重)
3.缘分嘛,天注定。
有时我万事俱备,结果面试官很厌烦我专业的说辞;
有时我狼狈上场,没曾想能力和潜力被大加欣赏夸奖。
走到现在了,多少也明白,有些东西道不清说不明,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轮不到你的时候,再怎么努力也都徒劳。
醒醒,我不是赞同你无为而治,只是在安抚努力但未结果的心。
虽然这样讲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毕竟个人经验之谈嘛,看开些,对于那些已终止的流程。
4.形势不好,快跑快跑。
即便说,最后去不了心仪的公司(不不不我一定能去
),而被迫选择了一家没那么满意的,你也不用气馁。
这就像高考前人们常说的,“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一样狗屁。你的未来,或许会为其所限制,但绝不会被之决定!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嘛。可能是我们运气不够好,碰上了疫情,撞见了经济萧条、互联网寒冬。
但我相信,没有人会一直运气不好!(强行阳光
再见啦!23秋招!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那我一定不会重来!太痛苦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