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拿捏快速排序算法

🔥前言

今天还是算法的主题,分享快速排序的算法解析,并且使用vector容器实现,算是对知识的练习与巩固。

快速排序算法解析

一、掌握快排的算法流程

  1. 算法思想如下:

通过一趟扫描将待排序的元素分割成独立的三个序列:第一个序列中所有元素均不大于基准元素、第二个序列是基准元素、第三个序列中所有元素均不小于基准元素。由于第二个序列已经处于正确位置,因此需要再按此方法对第一个序列和第三个序列分别进行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最终可使整个序列变成有序序列。

  1. 其中的基准元素选择不唯一,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方法:
    • 取第一个元素
    • 取最后一个元素
    • 取位于中间位置的元素
    • “三者取中的规则”
    • 取位于low和high之间的随机数,用A[P]作为基准元素。即采用随机函数产生一个位于low和high之间的随机数P(low≤P≤high),用A[P]作为基准,这相当于强迫R[low:high]中的元素是随机分布

    二、快排的代码实现与效果

C++源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快排,分两步骤:分区和递归

//初始化动态数组
void getArray(vector<int>& v)
{
    srand((unsigned int)time(NULL));
    int n = 0;
    cout << "请出入数组的大小为:"; cin >> n;
    for (int i = 0; i < n; i++) {
        v.push_back(rand() % 100 + 1);
    }
    cout << endl;
}
//使用迭代器打印数组元素
void printArray(vector<int>v) {
    for(vector<int>::iterator it=v.begin();it!=v.end();it++)
    {
        cout << *it << " " ;
    }
    cout << endl;
}
//快排第一步:分区
int divided(vector<int>&v,int low,int high)
{
    int p = v[low];
    while (low < high)
    {
        while (low < high && p <= v[high])
            high--;
        v[low] = v[high];
        while (low < high && p >= v[low])
            low++;
        v[high] = v[low];
    }
    v[low] = p;
    return low;
}
//快排第二部,递归
void repeact(vector<int>&v,int low,int high)
{
    if (low > high)    return;
    int flag = divided(v, low, high);
    repeact(v,low,flag-1);
    repeact(v,flag+1,high);

}
int main(void)
{
    vector<int>v;
    getArray(v);
    //sort(v.begin(),v.end());
    printArray(v);
    repeact(v, 0, v.size() - 1);
    printArray(v);
    return 0;
}

运行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具体代码分析

快速排序的代码相信网上有很多一样的,所以博主分享一个特别的:用动态数组vector容器实现快速排序。下面就是代码解析:

1、分区函数 divided

这里选择数组中左边界作为基准元素 p,外层while循环以及内层while循环的条件都要有low<high,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退出循环时让low和high相等。

对于内层while循环,由于我选的是左边界作为基准元素,那么我们就应该从数组右端往前依次与基准元素标记:如果基准元素小,右端元素向前移动,high递减;如果基准元素大,直接将右边小的元素扔到数组下标low的位置,不用担心左边界被覆盖,因为我们用基准元素记录了。然后用左端元素与基准元素比较,如果基准元素大,左端向右移动,low递增;如果基准元素小,将左端元素大的值扔到数组下标high的位置。直到low==high,循环结束,此时数组被分为两部分:low左边的值都要小于或者等于low右边的值。最后将基准元素赋到下标low的位置并返回该下标即可。

2、递归 repeact

  • 使用递归来对数组的子序列进行划分,同样的子序列也会调用递归来对其子序列划分,直到子序列长度为零,这时候整个数组就是一个有序的序列了

首先给出递归结束的条件:low>high,这个条件什么时候会触发呢?上面以及提到了是子序列长度为零,所以我们每次调用递归 都要缩减序列的边界 。通过diveded函数来得到每次划分成两部分序列的下标,以此作为子序列的某一边界,这样随着程序的运行,子序列逐渐缩小,最终排序的结果就是我所想的。

3、初始化与打印函数

这里就是C++中vector容器的一些用法了:

  • getArray函数里有srand作为随机数种子,利用push_back方法将产生的随机数循环插入到v容器中。
  • printArray 函数使用迭代器来遍历输出容器中的数据,这些知识我也有写博客,可以在我的《C++提高》专栏里学习。

四、时间复杂度分析

  • 最坏的情况

如果说待排序列已经有序,那么快速排序分区的时候需要一个一个的比较、移动,根本不会发生多个子序列的情况,与冒泡无差别,时间复杂度为:O()

  • 最好的情况

由于算法是不断在子序列上递归执行的,如果说每次待排元素都恰好处在中间位置,将原有序列分成两个等长的子序列,每次划分都是这样的情况,那么总共的划分次数就可以用O(log2n)表示,这样时间复杂度可以在O(n log2 n)。

  • 平均情况

快速排序是基于关键字比较的内部排序算法中速度最快的,平均性能可达O( n)。


有关快速排序的算法解析到此结束了,期待你的关注和鼓励~

全部评论
快速掌握快排的算法流程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8-29 13:30 河南

相关推荐

2024-12-20 18:56
已编辑
武汉轻工大学 后端
牛牛大啊:er图都冒出来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程序员鼠鼠_春招版:我要12k吧我挂了,还招呢,天天被割,这点钱都不舍得出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3
4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